記者謝銳報道 2025年第17屆“衡水杯”深州全國業余圍棋公開賽日前在棋圣聶衛平家鄉衡水深州結束,行泓丞四段、陳揚8段、馬天放8段獲得前三名,已是職業棋手的行泓丞再次奪冠,被人笑稱為“天下苦行久矣”。
來自全國各地195名棋手參賽,其中職業棋手6人,業余8段4人,業余7段8人,業余6段65人。經過九輪比賽,行泓丞四段與陳揚8段總得分相同,因行泓丞直勝陳揚,最終行泓丞奪冠,陳揚第二。
職業四段行泓丞為何能參加業余大賽,是因為“衡水杯”規程里寫得很清楚,“特邀女子職業二段(含)以下棋手、2024年全國圍棋定段賽青少年組定段職業棋手和2025年全國圍棋定段賽少年組新定段職業棋手參賽。”行泓丞2010年6月生于山西臨汾,2024年7月定段,同年12月升為二段,2025年1月和4月,先后升為三段和四段。
行泓丞還入選了2025年圍甲聯賽山西元工弘弈隊陣容,出場過兩次,未嘗勝績。他此次參加業余圍棋公開賽,確實有點勝之不武之意,但在規程允許范圍內,亦無可厚非。
職業棋手到底能不能參加業余圍棋賽事?這要看業余圍棋賽事的定位,如果是一個行業系統比如電力部門舉辦的業余圍棋賽事,那就是一個純粹的業余賽事,且不以爭奪高額獎金為目的。但像“衡水杯”這樣的業余圍棋公開賽,冠軍獎金高達3.6萬元,參賽的業余7段和8段加起來多達12人,那這肯定就不是一個純粹的業余賽事,而是全國性的圍棋公開賽。只是因為其獎金遠低于職業賽事,所以參賽的業余棋手占據絕大多數。
業余圍棋賽事應該是業余棋手參加的賽事,但一批業余高段棋手卻并非“業余棋手”,而是“職業棋手”,他們常年參加各項業余賽事,以此為職業,因此,稱他們為“職業棋手”更合適;相反,有一大批擁有職業段位的棋手一年都難得參加一次比賽,他們應該叫專業棋手,而非職業棋手。
職業棋手和業余棋手的界限在于有無職業段位,顯然這個標準不夠明確,因為類似胡煜清、馬天放這些業余強豪,他們的實力并不遜于職業高段棋手;還有的沖段少年,比如楊雋翀在周懶予杯新銳公開賽中戰勝過吳依銘七段、李思璇六段等職業棋手。因此,僅靠有無職業段位來劃分職業和業余棋手,既不合理,也不現實。
因為職業段位的道統屬性,是圍棋一大固有標識,因此不能輕易取消,但職業棋手和業余棋手以此為劃分標準,顯然又不盡合理。鑒于此,國內眾多的業余圍棋公開賽適當向職業低段棋手放開是一大進步,也是為低段職業棋手提供比賽機會。至于那些“搶了業余棋手的飯碗”之說亦屬無稽之談,如果你是純粹的業余棋手,并不會以掙獎金為目的;如果你不是純粹的業余棋手,那等同于職業棋手,又何來搶飯碗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