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弈桑
從來沒有一屆大滿貫的混雙比賽能像今年美網一樣,吸引到如此多關注的目光,當然也伴隨著前所未有的爭議。這屆美網的混雙被移出了傳統的兩周時間,放在單雙打的前一周進行,加上同時舉行的資格賽,今年美網已經名副其實變為時長三周的賽事。當然更重要的變化就是參賽陣容,不再是由雙打專家們自行組隊,而是變為“力邀”單打明星球員們搭檔參賽。
另外,簽位也從32簽縮減至16簽,比賽濃縮在兩天打完。這一改變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盡管多位大牌單打球員,像鄭欽文、薩巴倫卡、辛納等先后退賽,高芙一開始就因為行程安排沒有報名,但依然吸引了阿爾卡拉斯/拉杜卡努、德約科維奇/丹尼洛維奇、斯瓦泰克/魯德、萊巴金娜/弗里茨、魯內/阿尼西莫娃、大坂直美/孟菲爾斯、佩古拉/德雷珀等眾多“吸睛”的組合。
盡管美網多次出面否認,但這樣的結果確實讓混雙項目變得越來越像表演賽。闖入四強的德雷珀在發布會上就不小心說出了真實想法:“顯然這有點像表演賽,和其他人一起搭檔感覺很棒。”搭檔佩古拉趕緊替他圓場:“這不是表演賽,你不該這么說,不過沒關系。”美網總監史黛西·阿拉斯特則再次辯護:“我要明確強調:這是一項大滿貫賽事,而非表演賽。”
阿拉斯特還表示,這次改革旨在聚焦網球明星而非專項選手。確實如此,這次參賽的16對選手中,僅有衛冕冠軍、意大利組合瓦瓦索里/埃拉尼是完全依靠雙打排名入圍的,而其他絕大部分雙打好手都被排除在外。像湯森德、哈里森這樣的雙打專家,也都“被迫”和單打明星配對參賽。這一改變不出意外遭遇了眾多雙打球員的批評,其中就包括瓦瓦索里/埃拉尼。
然而諷刺的是,最終奪冠的卻是這對唯一“貨真價實”的雙打組合——衛冕冠軍埃拉尼/瓦瓦索里,他們在決賽中擊敗了斯瓦泰克/魯德,此前還淘汰了萊巴金娜/弗里茨、盧布列夫/穆霍娃。在頒獎儀式上,埃拉尼不忘酸組委會:“這個冠軍獻給所有無法參加本次比賽的雙打選手,這個冠軍也屬于他們。”瓦瓦索里則說:“我們是為所有無法參賽的雙打選手而戰。”
兩人不但成功為雙打選手正名,也顯示出雙打是完全不同的項目,并非簡單的一加一大于二。但我們同時也要看到,這次改變確實也讓混雙的曝光度大幅提升,只安排混雙同樣也能讓球場爆滿,而且獎金也從20萬美元大幅提升至100萬。唯一受損失的當然就是那些不能再參加這個項目的雙打專家們,但作為“補償”,今年美網的男雙、女雙獎金也相應有所提高。
其實如果嚴格來說,混雙本來就是“表演賽”。因為和單雙打不同,混雙沒有積分,只不過以前賽程“混在”兩周的常規時間里,讓大多數人沒有察覺罷了。而經過美網這一波騷操作,混雙這個項目現在徹底被“娛樂化”了。任何改革都伴隨爭議,也會暫時損失一部分人的利益,至于它是有利于這個項目的發展,還是會徹底毀了這個項目,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