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新版世俱杯滋味如何?到這只剩下四強爭雄的階段,相信不少球迷都已改變了“這只是表演賽”的印象。接下來很快就有巴黎大戰皇馬的超重磅對決,南美的弗魯米嫩塞挑戰切爾西其實也不錯,都有望精彩且刺激。不過場內有好戲,場外其實同樣“刺激”,最近世俱杯的票價大跳水就著實讓人跌破眼鏡:原本標價高達473.9美元的半決賽門票,三天之內就能跌到只賣13.4美元,這變化真是有夠夸張。
國際足聯對上座人數預期過高,對球票的定價過高,這是新世俱杯開幕之前就已經暴露出的問題。隨后小組賽階段也確實因此呈現出了一種有些詭異的景象,包括開幕戰就開始出現大量“贈票”,以及部分場次觀眾太少,氣氛有如空場。當然,有一些比賽依舊能夠高朋滿座氛圍熱烈,例如有皇馬的較量就場均上座超過6.7萬人,票房明顯很好。而隨著賽事的深入,1/4階段的上座率也普遍不錯,其中皇馬對多特到場人數超過7.6萬,在容量8.25萬人的大都會人壽球場上座率也達到了92.8%。巴黎對拜仁則有6.7萬名現場觀眾,切爾西對帕爾梅拉斯6.5萬人,最差的弗魯米嫩塞對利雅得新月也有4.3萬人到場觀戰。
照此看來,國際足聯曾經期待的,“世俱杯在進入淘汰賽階段后票房會大幅轉好”的設想,果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別著急宣布他們的勝利,因為票賣得多了,價格卻遠非“原價”,世俱杯仍然需要大幅降低票價來吸引球迷。據競技網的觀察,世俱杯上半區半決賽(切爾西對弗魯米嫩塞)的門票在本周三時最低價為473.9美元,到當地時間本周五正午便已降到44.6美元,只剩下“原價”的1/10不到。而到周六下午,最便宜的門票已經來到13.4美元。這一價格甚至比在比賽地大都會人壽球場買一份芝士牛排(15美元)或者啤酒(14美元)還要便宜。
鑒于現票價只有“原價”的2.8%,如果有球迷從一開始就買了上半區決賽的門票,那豈不是成了超級冤大頭?目前尚不清楚國際足聯是否會為這些購票者提供退款補償或者折扣,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國際足聯非常希望半決賽繼續保持高上座率,以彰顯新世俱杯的受關注與成功,所以球票降價就是必然的選擇。另據競技網爆料,世俱杯的志愿者在1/4決賽階段就收到了贈票。除皇馬對多特的比賽之外,都有不少“被要求不身穿工作制服”的志愿者坐在看臺,而這據稱并不是在招募志愿者時就許諾的福利,更像是國際足聯臨時增補的計劃。
相較于上半區,下半區由于有歐冠冠軍巴黎圣日耳曼和“票房冠軍”皇馬,半決賽門票依然價格不菲。但換個角度來看,它的降幅同樣很大,周三時最低票價也高達978美元,到周六中午則僅為199.6美元。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國際足聯采用了浮動定價的模式,球票也隨時可能因“需求增加”而漲價——就在大巴黎擊敗拜仁晉級四強之后的幾分鐘內,下半區半決賽的球票就突然猛漲70美元,最低價來到266.6美元。而當皇馬多特一戰進入半場休息后,票價一度下跌了70美元,到比賽結束后又重新回漲。
截至北京時間周日下午,巴黎對皇馬的最低票價為258.7美元。如此變來變去,真是有如炒股一般。只是炒股還有可能賺錢,球迷最多也就買到(沒人愛看的)低價門票,這能算賺了嗎?讓人有點頭疼的是,據說明年美加墨世界杯也要使用類似的動態定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