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靜宜
經歷過2020歐洲杯決賽的溫布利之亂、2022年歐冠決賽的法蘭西擁堵和2023年歐冠決賽的伊斯坦布爾失調后,大英球迷受難本上可以再添一筆,即2024年的蓋爾森基興之困。英格蘭1比0小勝塞爾維亞的歐洲杯首戰,“帝國巨星”貝林厄姆主導的激情開場和一錘定音,不少持票球迷無緣得見,這些人當時正因有軌電車的無故延誤,而被迫陷入苦等。又一次,英格蘭球迷成為了歐足聯主催賽事的受害者。他們并未盲目指責德國當局,而是將矛頭指向準點率連年下降的德國鐵路公司。
球迷計劃搭乘有軌電車,直達城外的傲赴沙爾克競技場。結果蓋爾森基興的公共交通暴露出的問題,大大出乎了他們的預料。站臺內擠滿了前往觀賽的球迷,當局沒有任何分流或管控措施,前排的球迷被擠到沒有防護欄桿的站臺邊緣,只能依靠自身體重牢牢站定位置,防止被身后不斷增加的乘客擠下鐵軌。他們沒想到,這只是開胃菜,上車之后,才是“地獄之旅”的開始。車廂內人群密集如沙丁魚罐頭,摩肩接踵,抬頭正對一張張陌生面龐,低頭望不見自己腳下。然后這些列車卡在半途,沒有原因,沒有解釋,只有漫長而無盡的等待。開始球迷還能相互安慰,但隨開球時間臨近,焦慮如超級病毒,傳播到每個人身上。
公共交通的擁堵與延誤,讓部分人選擇步行前往球場,整個路程約一個半小時。賽后出現了同樣的情況,一名名為亞歷克斯的英格蘭球迷告訴競技網:散場之后他決定搭乘火車回到住地,與他同住的朋友則選擇步行,最后朋友比他早半個小時到家。
當然,英格蘭球迷的遭遇,也有其背景的特殊性。三獅首戰所在的蓋爾森基興,在本屆歐洲杯10個舉辦城市中,為規模最小之一。作為工業城鎮,蓋爾森基興夜生活匱乏,對游客吸引力有限,酒店數量也相對較少。大賽自然會對其運力造成巨大壓力。但與此同時,大城市如慕尼黑,也出現了同樣的火車延誤的情況。
競技網評論,高效、可靠、硬件功能強大這些永遠同德國緊密相連的陳詞濫調,與歐洲杯的球迷體驗毫不相干。往返賽場的路途中,球迷要忍受“悲慘”條件,德國鐵路公司踐踏了他國游客對本屆賽事的美好想象。德鐵因其最為嚴格和先進的鐵路標準之一,而享譽世界。那已經是老黃歷,現在德國人對延誤司空見慣,白眼也是家常便飯。看準點率,德鐵2020年有超80%的列車準時到達,2021年75%,2023年降到了60%以下,低于德鐵公開承諾的70%目標。德媒重復最多的統計數據,是2022年有33%的長途列車晚點(晚點定義指遲到6分鐘及以上),創10年來新低。
《每日電訊報》批評歐洲足球最高權力機構:歐足聯早已提供了大把證據,證明他們無法順利舉辦一場精彩盛會,他們永遠將球迷視為安全威脅、需要防御的敵軍,而不是試圖參加球賽的普通人類。從過往經歷看,盡管球迷在觀賽過程中遭遇的問題各不相同,但統一暴露出一個共同點,即歐足聯對普通球迷的感受漠不關心,體現出資本主義晚期對個體尊嚴的極度漠視。他們總在談論球迷可能制造的暴力、沖突與混亂,但刻意忽視了,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只是申請假期、花費錢財又勞心勞力,想要抵達觀賽場地的正常人而已。
當然,所有人還是對本屆歐洲杯擁有公正評價。作為這個世界上足球基礎設施最為先進的國度之一,德國全數歐洲杯承辦球場,都給了觀賽者極佳的氛圍和足球體驗。德國的人民、飲食、飲品、建筑和歷史,也豐富了球迷的旅行體驗。沒有任何酬勞的志愿者們,盡心盡力提供幫助。德國當局也的確在娛樂活動上花費心思,如開辟多個球迷觀賽區、球迷公園等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