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傅亞雨
隨著今天(3月1日)傍晚6點泰山與亞泰比賽的打響,新賽季的中超將正式拉開帷幕。過去的幾個賽季,伴隨著新冠疫情的影響、史無前例的足壇大規模反賭掃黑,中國職業足球聯賽降到了成立以來的最低谷。新的賽季,中超的唯一任務,就是努力從谷底向上攀爬,在任何一個維度都該如此。
新賽季,足協推出的聯賽新口號是“以熱愛,競未來”。表明聯賽管理者在期待所有的參與者以愛足球、尊重足球的本心出發行事,這也是足壇經過反賭掃黑滌蕩之后的應有之意,同時也認識到聯賽的復蘇和繁榮絕不會是朝夕可待之事,需要有一個相對長的過程。足協主席宋凱表示新賽季要堅持兩個不變,仔細分析也是內涵頗多。盡管從各個層面看,中國足球仍未顯現出有實質性轉變的明確信號,但作為中國足球無可爭議的柱石,職業聯賽需要率先給外界呈現出積極的態度和趨勢。
更快、更激烈的比賽
過去三四個賽季,中超比賽質量的退步是肉眼可見的,金元足球的退潮導致大量高水平的外援離開,而無可奈何的集中賽會制模式讓我們看到了職業聯賽之前中國足球的模樣,比賽技戰術含量不升反降,養生球、老爺球在職業聯賽的比賽中屢屢出現,這絕不應該是職業聯賽該有的形態。
新賽季,中超將開啟5外援上場政策,一方面是要與亞冠的外援政策銜接,避免中超參賽隊被自廢武功,同時更是中超比賽提升質量的迫切需求。盡管對增加外援上場人數也有不同意見,主要是認為會進一步擠占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對國家隊不利,但沒有異議的是,在目前中國球員水準還達不到在歐洲聯賽立足的情況下,國腳的競技狀態,只能依靠聯賽維系,國足要想在亞洲賽事中跟上其他隊的節奏,前提就是中超賽事有足夠快的節奏、足夠激烈的對抗,只此別無他法。同時,更積極的比賽態度、更多的跑動、更激烈的對抗,是對中超各隊擁躉和觀賽者最基本的回饋,是職業球員和職業球隊該有的職業態度。
而中超比賽技戰術含量的提升,則非一日之功。盡管有5外援政策,但中超各俱樂部目前的經濟實力決定了本賽季外援的質量不可能高,我們注意到,盡管各隊的外援人數不少,但身價普遍不高,這意味著新賽季中超球員的整體水準提升有限,跟當年金元時代高水平外援云集的日子不可同日而語,指望通過增加外援上場人數迅速提升比賽技戰術質量并不現實,而我們能有的現實期待是,中超各隊有意識地在提升隊伍技戰術水平上努力,頭部俱樂部在打法上更有追求,能看到進步的跡象,也就算可以了。
因此,從比賽內容角度來說,新賽季中超可以期待的就是更多的跑動、更快的攻防轉換以及更激烈的身體對抗。
轉變生存模式,更好服務球迷
賽季前足協公布了去年聯賽的觀賽數據,現場觀賽人均接近2萬人,現場觀賽、直播和點播人數這三項指標都是亞洲首位。這并沒有什么可夸耀的,自從30年前職業聯賽成立以來,在觀眾數量這項指標上中國是長期傲視亞洲的,在去年中國足壇負面新聞不斷的情況下,仍有這樣的數據,表明中超不缺關注度,而且有進一步提升關注度的巨大空間。問題的核心在于,如何把巨量的關注度,轉化成真正意義上的球迷,而不只是看客,并在此基礎上真正建立俱樂部生存的基石。
宋凱主席提出要堅持打造百年俱樂部的決心不變,俱樂部要長期生存,真正的球迷群體是唯一的根基,更好的服務球迷,給他們主人、家人的待遇和感受,是唯一打造球迷群體的路徑。有人說,光靠球迷有什么用?哪一家俱樂部能光靠球迷買門票、買衍生品就能生存?此話不無道理,只靠球迷消費肯定不夠,但問題的另一面是,有哪一家沒有球迷基礎的俱樂部能長期生存直至百年?堅實的球迷基礎是俱樂部生存的必要條件,有這個基礎,才會產生更高的商業價值,帶來更多的商業贊助和媒體版權收入,否則就是回到靠投喂的老路,而這已經被證明是不可行的。過去的2023賽季,我們看到了一些俱樂部經營思路的改變和一些實際的舉措,我們希望所有俱樂部都有這樣的認知,并且堅定地付諸實施。只要思想對路,方法是可學習和無窮盡的。
中超新賽季只有6家贊助商,從數量和金額來看都跟鼎盛時期相差甚遠,但在目前中國足球整體氛圍還處于寒冬狀態的當下,已實屬不易。不管他們是真心愛中國足球還是低谷抄底,在此時能對聯賽投入真金白銀,值得我們贊賞并支持。
拋棄投喂,建立真正的生存基礎和商業邏輯,是中超唯一的發展方向。因此,對于今年足協放開俱樂部的異地轉讓政策,我們不得不說聲遺憾。
對于聯賽管理者來說,反賭掃黑臨近尾聲,新賽季的聯賽有非常好的重塑形象的契機。中國的職業足球聯賽,并不是一開始就是人人喊打的負面形象,在聯賽的最初時期有過巨大的輝煌,認真總結過往30年的經驗教訓,特別是犯過的管理上的錯誤,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宋凱主席提出要堅持弘揚健康向上、公平競爭的足球文化不變,中超聯賽是不是已有這樣的足球文化不好說,但聯賽形象的改善,公平競爭是基礎,而保證公平競爭的最重要基礎是公開,只有真正做到了公開透明,接受全社會的監督,那不公平的東西就無立錐之地。此事說易行難,非常考驗管理者的能力和勇氣。
中國足球的管理者們其實需要明白,球迷和輿論對中國足球并不過于苛刻,也不是不能接受中國足球犯錯,我們不能接受的,是犯錯了不認錯,不改錯,而是去掩蓋錯的事和錯的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