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北京時間2月11日凌晨,2023亞洲杯在多哈盧塞爾體育場落下大幕,東道主卡塔爾隊憑借著阿費夫的三個點球,以3比1擊敗約旦隊,如愿在家門口衛冕,成為亞洲杯歷史上第五支蟬聯冠軍的隊伍。不止于此,卡塔爾足球更是成為本屆賽事的最大贏家,除了球隊奪取冠軍外,阿費夫以8球當選最佳射手,并被評為本屆賽事最有價值的球員;門將巴沙姆當選賽事最佳門將。此外,卡塔爾還獲得了本屆賽事的公平競賽獎。作為一個中途接辦的東道主,卡塔爾此番可謂出盡了風頭。
拋開東道主辦賽等場外因素不談,單就競技層面而言,本場亞洲杯冠亞軍決賽未必就是本屆賽事最高水準的一場對決,而且技戰術含量也未必是最高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卡塔爾隊雖然衛冕,但其奪冠的含金量恐怕遠無法和2019年上屆阿聯酋亞洲杯上首次奪冠時相提并論。甚至某種程度上,本屆賽事所展現出來的,讓人有一種“亞洲足球進入無序狀態”的感覺。
①奪冠含金量無法相比上屆
和上屆賽事一樣,雖然身為衛冕冠軍同時還是東道主,但卡塔爾隊并不是本屆賽事的奪標熱門隊伍。相反,像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伊朗等這些亞洲傳統強隊,也是代表亞洲征戰世界杯的“常客”,才是2019年阿聯酋亞洲杯賽的奪標熱門。至本屆賽事開幕前,這幾支球隊再加上2022年世界杯上有驚人之舉(即爆冷2比1擊敗阿根廷隊)的沙特隊等,才是奪標熱門隊伍。
但是,卡塔爾在2019年亞洲杯上一路干掉了沙特、伊拉克、韓國,半決賽又以4比0橫掃東道主阿聯酋,在最后的冠亞軍決賽中又以3比1令日本隊稱臣,從而歷史上第一次登上亞洲之巔。那一次,卡塔爾隊奪冠可以說是令各界“心服口服”,不管是阿費夫還是莫伊茲·阿里,抑或是海都斯等,表現都堪稱亞洲頂級。
但五年后,卡塔爾一路上的對手就只是黎巴嫩、塔吉克斯坦、中國,在1/8決賽中靠著點球勉強淘汰了巴勒斯坦;1/4決賽中則是與亞洲二流隊伍烏茲別克斯坦激戰120分鐘不分勝負,以互射點球勉強過關?;蛟S,只有半決賽對陣伊朗隊一仗算是一個真正有質量的對手。而最后的冠亞軍決賽對陣約旦隊,靠著三粒點球取勝,恐怕很難令輸球的約旦隊心服。
相比上屆7場比賽,卡塔爾隊取勝5支排名高于自己的對手,此番僅僅只是戰勝了伊朗隊這一支排名高于自己的對手。這樣的冠軍,含金量打折恐怕是必然的。而且,作為東道主,在分組編排、賽程設計等方面,卡塔爾不得不說在賽前是費盡了心思,讓諸多強隊提前“火拼”,從而可以讓東道主盡可能不碰或少碰強隊,以確保爭取到最好成績。當然,亞洲諸強自身在本屆賽事中的表現未達預期,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全”了卡塔爾隊。
必須承認:作為東道主,卡塔爾不僅在賽事主辦方面大獲成功,這體現在上座率等諸多方面;而在競技場內,更是全面豐收。所以,身為東道主的卡塔爾,本屆亞洲杯無疑是成功的一屆賽事,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彌補了2022年世界杯留下的缺憾。
②成功進入“無模式”狀態
不過,說卡塔爾隊此番衛冕的含金量不高,并不是要否定卡塔爾隊將士的努力,畢竟奪取這個冠軍也是一場一場比賽打拼出來的。記者其實真正想要說的是,通常情況下,像亞洲杯這樣的洲際大賽,最終奪冠的隊伍一般都具有引領性作用,其成功的背后有很多東西值得其他球隊去學習和借鑒,不管是球場內的技戰術層面,抑或是球場外的發展之路??墒牵ㄋ栮牬朔瑠Z冠,包括與卡塔爾隊一起聯袂上演冠亞軍決賽的約旦隊,我們似乎很難用某種模式去“套”。這其實才是最令人感到困惑的,甚至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亞洲足球的一種悲哀。
譬如說,2011年也就是卡塔爾上次主辦亞洲杯時,參加冠亞軍決賽的日本隊和澳大利亞隊,前者以青少年培養而著稱,國內聯賽也是公認“亞洲第一”,再加上大批留洋球員助陣;而澳大利亞隊則是由諸多旅歐球員組成。兩隊為全亞洲奉獻了一場高水準的對決。這場比賽結束后,給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展足球起到的積極作用就是:搞好本國聯賽、搞好青少年球員培養、鼓勵更多球員“走出去”。
至2015年澳大利亞亞洲杯,參加冠亞軍決賽的東道主澳大利亞隊和韓國隊同樣為亞洲球迷奉獻上了一場高質量的對決,澳大利亞隊除了依然擁有大批留洋球員之外,本國聯賽也在逐步發展,青少年球員也是逐漸成體系;韓國則更不用多說,在狠抓本國聯賽與青少年球員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球員赴歐。這同樣在引領著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足球發展。
上屆阿聯酋亞洲杯上,卡塔爾隊3比1力挫日本隊第一次奪冠,給亞洲各國和地區最大的鼓舞和引領作用就是:“阿斯拜爾精英學院”修成了“正果”,注重青少年精英球員的培養是發展足球的必由之路。因為像阿費夫、莫伊茲·阿里、巴沙姆·拉維等一大批95、96年齡段球員都是精英學院培養和打造出來的優秀球員,從2014年緬甸亞青賽上奪冠到2019年奪取亞洲杯,讓亞洲足球落后國家和地區更進一步清楚地看到:注重青少年球員培養肯定是可以“有所得”的。至于日本足球,則更不必多言了。
但是,當卡塔爾隊此番與約旦隊聯袂進行冠亞軍決賽、并第二次登上亞洲杯冠軍寶座之時,我們似乎再也找不到類似的、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了。
③老齡化卡塔爾最后的狂歡?
先來看看卡塔爾隊。2019年亞洲杯上,卡塔爾隊的平均年齡為24.87歲,是當時24支參賽隊中平均年齡第四小的隊伍。而此番亞洲杯上,卡塔爾隊的平均年齡為28.30歲,在24支參賽隊中平均年齡排正數第六位。全隊26名球員中,征戰過2022年世界杯賽的共18人,參加過上屆亞洲杯的共12人。換言之,卡塔爾隊平均年齡趨于老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西班牙人洛佩斯在接手后為應對亞洲杯賽,甚至還召回了多名已經遠離國家隊數年的老隊員。為什么?后繼乏人!
我們可以來看一下卡塔爾各級青少年隊伍過去10年的情況。請見下表:
卡塔爾的95/96年齡段在2014年緬甸亞青賽上獲得冠軍之后,這批球員隨即征戰了2016年U23亞洲杯,結果殺入四強,距離里約奧運會只有一步之遙;2018年在我國江蘇進行的U23亞洲杯上,小組賽中淘汰了中國隊,并最終獲得了第三名。直至以這批球員為主,卡塔爾隊在2019年亞洲杯上問鼎冠軍。
這之后,99/00年齡段隊伍在2018年印尼亞青賽上進入過一次四強,再度參加了2019年波蘭U20世青賽,結果在世青賽上三戰三敗、一球不進。
除此之外,卡塔爾各級青少年隊伍就再也沒有在亞洲賽場上有所作為。相信有印象的球迷都不會忘記,就在去年3月在烏茲別克斯坦進行的U20亞洲杯上,卡塔爾2003年齡段的國青隊以1比9慘敗給澳大利亞國青隊,創下了近些年來U20亞洲杯史上輸球比分最懸殊紀錄,最終在16支參賽隊中排名墊底恐怕并不出人意料。
卡塔爾的2006年齡段U17國少隊,在連續無緣U17亞洲杯賽后,去年6月前往泰國首次參加決賽階段比賽,結果1比6慘敗韓國隊,甚至還以1比2輸給阿富汗隊!在16支參賽隊中,卡塔爾隊排名僅僅在老撾隊之前。而更往前,恐怕球迷們都不會注意到:卡塔爾2002年齡段國少隊曾在預選賽以1比6慘敗給也門隊、0比2輸孟加拉國隊,無緣決賽階段比賽;2000年齡段國少隊也曾在預選賽中被塔吉克斯坦隊所淘汰。
換言之,卡塔爾精英學院其實也就培養出了95/96年齡段加上當時部分跳級的97/98年齡段球員,之后就再也沒有出現亞洲頂尖青少年球員。于是,為什么現在的卡塔爾國家隊呈現“老齡化”、大有“青黃不接”之意?恐怕也就非常清楚了。
另一個層面,當我們越發提倡“走出去”、闖蕩歐陸之時,卡塔爾隊卻是本屆亞洲杯賽八強中唯一一支全部來自本土聯賽的隊伍,整個亞洲杯24支隊伍中,只有5支隊伍是全部由本土聯賽球員組成的,其他4隊最遠也就走到16強。如果說卡塔爾聯賽真的很強的話,在2023-24賽季的亞冠聯賽中,卡塔爾的俱樂部球隊無一進入到16強中;在2022賽季,卡塔爾也就只有杜海爾一隊進入到八強之中,但被沙特的希拉爾隊以7比0橫掃;在2021賽季中,卡塔爾的球隊也是無一能夠進入到16強淘汰賽中;2020賽季中,只有薩德隊一隊進入到16強中,但在1/8決賽中被伊朗的波斯波利斯隊淘汰。
盡管精英學院依然還存在,但卻沒有能夠再培養出優秀的好苗子;國內的聯賽情況也完全不像同為西亞的沙特或東亞的韓、日,又沒有一名留洋球員。這與我們先前印象之中的足球崛起與發展模式完全不對路。那么,這樣一個亞洲冠軍,究竟對亞洲足球是一種怎樣的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