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多哈報道
2023亞洲杯賽北京時間今天(13日)凌晨已經在卡塔爾正式點燃戰火,20分鐘的精彩開幕式后,東道主卡塔爾隊用3比0擊敗黎巴嫩隊。不過,記者在觀看這場揭幕戰之時,更多地是想起了國足最近熱身賽中的情景,賽后更為國足今天晚上出戰塔吉克斯坦隊一仗而擔憂。
①界外球得分!
今晨的揭幕戰中,比賽的轉折點恐怕應該是上半時進入傷停補時之前卡塔爾隊11號阿費夫的進球。但是,回想整個進球的過程,可以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即卡塔爾隊當時是在左側邊線發界外球,球擲進場內后,接球隊員沿著邊線帶球,然后傳中,最終是由后插上的阿費夫一腳打破場上僵局。
就整個進球過程來看,卡塔爾隊的界外球似乎擲進時顯得漫不經心,殊不知對方或許就是賽前有意設計好的一種套路和方式。而且,當我們在談足球運動的進球分為兩大類即“運動戰”和“定位球”時,提及“定位球”,更多的人都知道間接任意球、直接任意球、角球、點球等,幾乎很少會有人把“界外球”和定位球聯系起來。
提及“界外球”得分時,更多地只是想到“擲手榴彈”、大力發球進入禁區這樣一種常見的方式。所以,卡塔爾隊能夠打破場上僵局,恰恰就是這種“界外球”的定位球方式。
之所以重點提及這個進球的方式,是記者今年元旦在現場目睹了國足在阿布扎比和中國香港隊的那場熱身賽時的丟球情景。中國香港隊追平國足比分的進球,甚至可以說是和卡塔爾隊攻入黎巴嫩隊的這個進球極其相似!當時,中國隊在下半時第50分鐘時,在后場右側也就是卡塔爾隊擲界外球的相似位置上,由中國香港隊罰界外球,中國香港隊擲界外球時直接擲給禁區內底線附近的一名隊友,后者直接用頭回傳到點球點附近,中國香港隊員與阿費夫一樣后插上、一腳抽射,球應聲入網!
看著卡塔爾隊的這個利用界外球進球,再聯想到世界杯賽上這種利用界外球的進球,所謂的“定位球進攻與防守”,恐怕已經不止是任意球和角球戰術,利用好前場界外球也是“定位球”中的一個很重要手段。那么,我們的國腳們在后場處理球時都知道盡可能不給對方角球機會,那遇到本方后場界外球暨對方前場界外球時呢?似乎急需補上這一課!
②超長傷停補時!
作為本屆亞洲杯賽的揭幕戰,比賽中的很多執法方式、尺度其實是帶有示范性和標志性的,也就是隨后展開的比賽,都將以此為引導。當下半時第四官員舉牌、示意傷停補時10分鐘時,記者又不由得擔心起來。
先前,記者在去年的中超聯賽后半程曾明確提到過:如今世界足壇的一個趨向是超長補時,而且西亞足壇特別是像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等國的聯賽也都是“超長補時”,一場原本是90分鐘的比賽,如今出現超過100分鐘已經是一種常態。但是,中超聯賽如今依然還是一般上半時補時1至2分鐘,下半時一般補時4、5分鐘,極個別場次曾有過補時8、9分鐘的情況。那么,當國字號隊伍參加外戰、補時長達10分鐘時,國腳們如何應對?
記得去年9月份亞冠聯賽小組賽武漢三鎮隊第一次主場亮相對陣浦和紅鉆隊時,三鎮隊在大好形勢時,就是遭遇了長達10分鐘的傷停補時,結果因為體能嚴重透支,導致傷停補時第5分鐘時被對方絕平。而在今晨的比賽中,阿費夫在第95分鐘又梅開二度、將比分鎖定為3比0。
那么,假設中國隊與塔吉克斯坦隊的比賽甚至是更往后的其他場次中出現傷停補時10分鐘甚至更長的情況時,國腳們的體能能夠支撐得住嗎?更為重要的是,好不容易熬到比賽就要結束了,一看第四官員示意傷停補時10分鐘,更會在心理上產生某些波動,因為中超聯賽很少有這種情景。這又是中超“自娛自樂”、完全與亞洲甚至世界脫軌的一個具體表現,建立在中超聯賽基礎上的國家隊,何以能夠在洲際賽場上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