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梁熙明
上世紀,世紀之交的世紀評選,米歇爾斯被一致推為最佳教練,并不是因為他的戰績,4個荷甲、一個西甲、一個冠軍杯、一個歐洲杯,名帥圈中有很多人超越了他。米歇爾斯受推崇,是因為在防守型打法對這項運動窒息性的扼殺之下,他對這項運動理念和實踐的突破性貢獻,以及由此為足球帶來的精彩程度的提升。盡管全攻全守打法,是一個不同國家不同教練逐漸靠攏的漸進過程,但米歇爾斯作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享有最高地位當之無愧。
本世紀剛剛踢了十多年,很多人就將瓜迪奧拉視為本世紀最佳教練的預定人選。他將米歇爾斯-克魯伊夫一系思想發揚光大,在穆里尼奧、貝尼特斯等中后場肌肉絞殺成風的桎梏中,通過傳控一舉突破足球多年的停滯不前,重新將足球從肌肉主導拉回到技術主導的軌道上來,解放了一大批被迷戀肌肉絞殺的教練視為無用的小個技術型球星,帶動并引領了傳控天下的新潮流。瓜迪奧拉之于米歇爾斯,絕不是單純的繼承,而是在其原有思維上新的飛躍。
但是,對瓜迪奧拉,圈內外同樣存在多年的質疑。有不服氣的同行始終認為,瓜的成功是因為他的球員太優秀,哈梅白是無數教練夢寐以求的黃金組合,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級別的存在,而且那還是年輕的梅西,是一年進91球的梅西,誰擁有這樣的組合,不會出成績?
所以,對瓜迪奧拉的質疑乃至非難,包含在瓜迪奧拉離開巴塞羅那之后的觀察中,他能否從成績到風格,復制巴薩的偉大?
執教拜仁時,瓜迪奧拉說過:對我的要求已經變成年年三冠王,只要不是三冠王就是失敗。偏偏,在鼎盛西甲、巔峰梅羅期,瓜氏拜仁連續三年被西甲三強擋在半決賽,引來對瓜迪奧拉個人極大的批評,由此可見人們對瓜迪奧拉標尺高到何等離譜——一個三連冠主帥離開時,被認為是失敗的!
在曼城的二次創業,決定了瓜迪奧拉能否加冕世紀最佳,甚至關系到他在巴薩的成功是否得到應有的認可。
創業絕非想像的那么簡單,盡管瓜迪奧拉不用擔心物質條件與工作氛圍,但是英超群雄四起,前茅者以億投入不可勝數,各國猛龍紛紛過江,瓜迪奧拉面臨來自意、德同行的極大挑戰。
從2016-17賽季開始至今,已經7年。這7年里,瓜迪奧拉英超蕩平群雄,最初沒有英超冠軍,第二年就有了,又有了百分冠軍,之后連冠斷了,如今三連冠也有了,最難的在于歐冠突破。
毋須諱言,足球世界沒有完人,瓜迪奧拉當然也有缺陷,他在臨場不夠機變,過于按部就班,而歐冠往往對手在一場甚至幾分鐘內突如其來的爆發,己方一場的失常,甚至幾分鐘的走神,就極可能使一年努力付諸東流。
歐冠前6年,瓜迪奧拉在曼城遭摩納哥、里昂防反兩次擊倒,對利物浦遭對手爆發一場0比3一戰出局,對熱刺進球大戰遭爭議吹罰,略倫特手球放進從而失利。
屢屢受挫,極大動搖了瓜迪奧拉的意志,使其心神不寧,即使前年殺入決賽,也無來由地變陣,即所謂的“整活”,主帥的猶疑影響了全軍,進而稀里糊涂地敗陣。
去年,瓜迪奧拉在領先到終點前,1分鐘被皇馬逆轉,拖進加時終于落敗。如果說早年在巴薩,瓜迪奧拉太順的話,之前6年里,所有失敗的方式,他全部嘗了一遍。
足球,本質上就是個守號游戲,你每次都買這個號,然后等待運氣終于光顧的那一天。
就如同當年切爾西的老男孩們,當他們在9年里把所有失敗的方式全部嘗過后,上蒼把之前欠他們的,一次性打包還了。所以他們能在兩場半決賽,被巴薩四次擊中門框、以寡敵眾大半場而不死;能在決賽被拜仁按著打了全場,就只有一次射門就靠德羅巴角球頭攻扳平,然后點球耗死對手。
瓜迪奧拉一樣。上蒼終于把之前欠他的運氣,一次性還在這一場決賽中。
相信同行們會一致公認,這是一場曼城踢得很差的比賽,這是跟之前他們連破拜仁、皇馬那種奔放又銳利的場面標準相比。決賽沉重的心理負擔,壓抑得球員發揮不出,速度節奏提不起來,整個上半場踢得不湯不水,在緩步推進中很快就磨掉了時間,可以說,作為絕對大熱門,曼城完全浪費掉了上半場。
而這正是國際米蘭希望的,小因扎吉取得了夢寐以求的比賽態勢——對手勢頭起不來,哈蘭德沉悶到隱身的發揮,半場很快磨掉,沒有給對手留下多少機會,而且對方絕對主力德布勞內還下去了,對對手的心理也是巨大的打擊。一切,都在朝著小因扎吉設想的方向走。在接近一小時后用盧卡庫換下哲科,他就可以希望有反擊勢頭了。
然而,曼城球員超卓精細的腳下,還是在關鍵時刻起了作用。迪馬爾科沒有料到對方在肋部插上如此之快,身體跟不上思維,以至于身體不協調,轉身失去重心摔倒,給了曼城唯一的突破機會。而羅德里精確的推桿,找的竟然是兩名國際米蘭防守球員身體的外側與門柱間的唯一縫隙!
如果,只是如果,什克里尼亞爾沒有扮演他的忠誠人設,依然保持這兩年來的水平,依然可以為小因扎吉所用,那么歐冠決賽首發,小因扎吉可以動用一個更令人放心的中衛,也許那個時刻,就不需要迪馬爾科去填肋部那個位置,也許就不至于出現轉身摔倒。
歸根結底,還是什克里尼亞爾帶來了傷害。
可是,足球人生,哪有那么多的如果。
瓜迪奧拉終于可以充分享受積攢多年的運氣了。比賽從閉塞變成開放,小因扎吉一把把所有的牌都打出去了,戈森斯與貝拉諾瓦的上場,有點出人意料不按常規,但確實有用。國際米蘭馬上展現出反擊能力,迪馬爾科頭攻中梁,補頂又被盧卡庫擋出,盧卡庫近在咫尺的正中央頭球,直落門將下懷。
也許從一開始,青少年時代盧卡庫的青訓教練就錯了,光看他身體讓他踢中鋒。然而無數次重大決戰表明,盧卡庫可以做除了射門以外的任何工作,反搶、爭頂、當支點、做墻、拉邊、傳中。唯獨,不能射門!
這是一個世界杯上創造單場四連空門錯的前鋒,一個只要不射門、干什么都比現在強的前鋒,那為什么還要讓他踢前鋒?
他的胖大塊頭,過于沉重缺乏柔韌協調性的身軀,與天生位置感的遲鈍呆滯,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所以屢屢擋住自家射門,擋出自家絕佳機會,就絕不是偶然的了。
這一切,都算得上是冥冥之中為瓜迪奧拉所準備的,上蒼為他安排了盧卡庫這樣一個對手,在他最需要運氣的時候,幫他擋住了。
但是,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瓜迪奧拉的運氣,來源于之前6年的積累。而這只是小因扎吉第一次站在這個舞臺,所以他獲得的只是“雖敗猶榮”這個足球中最令人厭惡的詞匯。
歸根結底,足球游戲的本質就是,這次你輸,都是因為之前你輸得還不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