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 1比1 曼城(戰報)
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楊健
與上輪一模一樣的首發,配上一模一樣的思路,但安聯顯然不是伊蒂哈德。在過度注水、坑坑洼洼的“菜地”上,控球率比上輪交鋒還少了1個百分點的曼城,經歷了可能是本季歐冠最艱難的前1小時,畢竟,瓜迪奧拉面對的,是研究戰術成狂的圖赫爾,盡管在上周英超盡可能地讓主力休息,但持續作戰的疲勞,與對對手“上強度”的不適感,還是讓曼城發揮相較首戰滑坡不少,哈蘭德的失點、阿克的受傷固然都略顯糟心,但至少結果足夠瓜帥和弟子們滿意。創紀錄第10次躋身歐冠半決賽,這一次的瓜帥,足夠穩。
從瓜帥闖蕩德甲時,他和圖赫爾的對決的最大看點,便是戰術博弈,平心而論,圖赫爾雖然遭遇了上任以來最慘痛的戰略挫敗,但在戰術上可供指摘之處不多,尤其在舒波-莫廷復歸后,上場被完全鉗制的無鋒陣,終于吐出了胸中塊壘。薩內在20分鐘就有可能率先改寫比分,而此后科芒和舒波-莫廷也都錯過了得分良機。而在對手6成控球率+10次射門的半場巨大優勢面前,曼城最值得稱道的,是沒有犯上賽季次戰皇馬被對手一沖就垮的覆轍,對手固然進攻端有聲有色,但缺少一錘定音人物卻是無解難題,4次射正預期進球只有0.91,側面可見曼城防線眾志成城到何種地步。當然,除去壓縮了對手射門角度的三中衛,本場埃德松也必須點贊,世界杯后狀態起伏不定、時常“射正亡”的巴西二門,本場完成5次撲救,遲遲沒有讓對手率先進球起勢。
圖赫爾猜對了開頭,但沒猜對結果。比起主帥的功敗垂成,球員們的表現顯然才是本場話題所在。2019-20賽季拜仁問鼎歐冠時,尚在萊比錫效力的于帕梅卡諾堪稱當季歐冠最大發現,但時隔3年,轉戰拜仁的法國中衛卻成了兩回合交鋒中最現眼的那一個:若不是半自動越位技術認準了毫厘之間的哈蘭德,拜仁或許在18分鐘就要以少打多,但此后法國人硬是證明自己有能力讓比賽變成10打12,他的禁區內手球送上黃點套餐,但哈蘭德卻不可思議地主罰高出,本季首次在12碼上失手。但失點后曼城借將坎塞洛緊握雙拳的慶祝,也著實令人無語。但這還不是于帕梅卡諾臥底表現的全部,下半時面對哈蘭德,驚惶的法國人面對身側接球的哈蘭德明顯心虛,他的滑倒成就對方殺入禁區破門,4球落后的拜仁,已然回天乏術。而“魔人”也成為姆巴佩之后,第二位歐冠淘汰賽打入13球的U23球員。而這個進球,仍是本賽季早已熟稔的“魔丁連線”。
相比于比賽尾聲拜仁挽回尊嚴的點球,已經有些控不住場面的法國主裁蒂爾潘,也讓瓜帥不得不承擔了更多和事老的角色。面對因抱怨拉波爾塔犯規被逐的圖赫爾,和德國人私交不淺的瓜帥,賽后仍頗具風度地安慰了幾句;而面對出局后難掩失落的舊將薩內,瓜迪奧拉也捐棄當年德國人鬧轉會時的前嫌,安撫起了流淚的拜仁10號。本場薩內表現不可謂不出色,進攻端制造威脅不提,多次夾纏貝爾納多·席爾瓦,也讓上輪曼城有聲有色的右路威脅驟降。加上近幾輪多次積極參與防守、體能幾乎枯竭的格里利什,藍月能靠“魔丁連線”一招制敵,著實不易。面對舊主,率先立足于理性思維和靠譜套路的瓜帥,憑借更充分的比賽閱讀與準備,讓半途換帥的拜仁吞下了格外苦澀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場是瓜迪奧拉首次在歐冠連續3場派出相同首發,究其原因,3241的新陣固然降低了曼城各線間空隙,尤其是反擊被打身后的空檔,但也和球隊目前人手短缺不無干系。福登雖然隨全隊飛赴慕尼黑,但仍處于闌尾炎手術后的恢復期;正值齋月的馬赫雷斯,也不具備踢滿全場的體能;戈麥斯、帕爾默等人對比眼下主力,即戰力差距明顯;而唯一可能成為陣型變招的沃克,公允而言,出任三中衛之一已不是他的強項,何況在半決賽對上皇馬爆點維尼修斯,三獅右閘注定有更多戲份。
從理想回歸現實,之于瓜帥難言是進步還是衰退,但至少讓球迷不再提心吊膽。賽后,瓜迪奧拉也坦言自己為何讓出了場面:“在曼徹斯特的結果真的很驚人,但我們在這里沒有什么可以贏的。球員們已經學會了使用比賽積累的經驗,我知道這個體育場的氛圍,我們現在很好地學會了如何抗壓,我認為這是我們與上賽季相比進步最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