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特派記者劉川發自多哈
11月16日,距離世界杯英格蘭首戰還有5天時間,然而倫敦的蓋特威克機場仍然看不到三獅球迷的影子。只有卡塔爾航空的值機柜臺前,豎著一面紫紅色的大力神杯海報。近在眼前的卡塔爾世界杯,在這里似乎還是一項很久以后的遙遠賽事。
三獅球迷曲線助陣
由于最近3年都沒有過長途旅行,因此我在出發前格外謹慎地規劃了自己前往機場的行程。結果發現蓋特威克機場遠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熙攘喧囂,以往熟悉的很多商鋪和服務點被大量合并簡化。距離航班起飛不到3小時,卡塔爾航空的柜臺前辦理值機的旅客僅有寥寥七八人而已。我在出示了本屆杯賽的特殊通行簽證(Hayya Card)之后,立刻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上前用設備掃描電子版上的二維碼,并仔細核對護照和數據庫里的各類信息。
和蕭條的卡航柜臺相比,隔壁的阿聯酋航空明顯更加喧嘩熱鬧,長長的值機隊伍在柜臺前彎彎折折,足足有四五列之多。這也是相當一部分英格蘭球迷本屆世界杯的遠征計劃:他們先前往旅程和住宿更加方便實惠的迪拜,然后以那里為之后一個月的大本營,再在英格蘭的比賽日當天往返多哈。而在稍后的航班上,我也沒有找到任何一個英格蘭球迷的蹤影。同機的旅客大多是舉家回國探親的卡塔爾本地居民,或者是西裝革履、夾著公文包的商務人士,這趟班機也遠算不上爆滿,我左側鄰座的位置空無一人,而飛機上享有這種寬敞空間待遇的旅客也遠非我一人。
跟值機的冷清場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多哈哈馬德國際機場的擁擠。事實上,我們的航班還未起飛就被早早告知晚點一小時,這明顯是機場跑道過于繁忙所致。而這里的入境關口也總算可以看到身穿球衣的球迷,由于大部分歐洲地區飛往多哈都需要6到7個小時,因此午夜12點左右的哈馬德機場,可能是世界杯期間最為繁忙的時刻。球迷和媒體的特殊通行簽證卡在這里被再度核對,不過這次的流程要簡化得多,工作人員僅僅抬頭稍作打量,就利索地往我護照上敲章放行。
小世界杯:敵軍就在隔壁
《體壇周報》這次在多哈的駐地,緊挨著哈利法國際體育場東側,英格蘭首戰伊朗的比賽將在這里打響。而從公寓步行到球場南側的媒體入口僅需要一刻鐘時間,相當便捷。不過提前抵達的同事告誡我,白天不要小看這15分鐘的步行路程,最近這幾天在沒有遮蓋的情況下,暴烈的日曬會在五六分鐘內迅速瓦解掉你的行動意志。
大家很快入鄉隨俗,和當地人一樣,盡量避免在日照強烈的情況下外出。炙熱的暑氣會在下午四五點之間逐漸消散,大部分陸續抵達卡塔爾的球隊也會選擇在傍晚的涼風習習之下進行訓練。
本屆世界杯的前2輪小組賽,大部分比賽日將在不同時段安排4場比賽,其中有7場的開球時間定在中午1點整,雖然主辦方史無前例地配備了室外空調,能夠通過球場四周的冷風將場地溫度強行控制在25度以下,但根據那些提前進行場地測試的同行描述,那是相當奇怪和詭異的體驗:一方面背對著強冷風口,需要穿著長袖衣服御寒;另一方面頭上的暴曬卻又絲毫未減。絕大多數球隊對此也毫無經驗,這也是為什么像英格蘭和德國這樣的球隊選擇在上午和中午訓練,因為若想在本屆杯賽走得更遠,這是所有球隊遲早要面對的問題。而除了讓球員提早主動適應之外,別無他途。
我們在上周四稍作安頓休整,領取了大賽證件。周五則前往卡塔爾大學的訓練場,觀看了阿根廷隊和西班牙隊的開放訓練。這又是一次難得一見的體驗,以往大多數參賽球隊的駐地和訓練場都會盡量遠離鬧市區,且互不干擾。而本屆杯賽,你會經常看到兩三支球隊的駐地扎堆在一起。
阿根廷隊的訓練被安排在了大學的3號場地,而西班牙隊的訓練場就在隔壁的1號場地,兩處訓練場之間的步行距離僅有10分鐘左右。因此,所有媒體都在當晚6點先去觀看阿根廷隊公開訓練,15分鐘的開放訓練結束后,再不慌不忙地收拾好設備,趕在7點之前走到隔壁的西班牙隊訓練基地,而這其中不少媒體還在當天造訪過荷蘭隊和克羅地亞隊的駐地!
和一天內報道多個訓練場的輕松經歷相比,比賽日的轉場則仍然讓不少記者心生疑慮。國際足聯允許記者在同一個比賽日申請最多2場開球時間間隔在4小時以上的比賽。因此屆時將會有記者在小組賽階段就創紀錄地完成20場以上的比賽報道,這在以往是根本無法想象的工作強度。
哈利法國際體育場隔壁的維拉吉奧購物中心,在當地以模擬威尼斯運河水鄉風情著稱。 攝/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