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閆羽
金球先生本澤馬突然宣布傷退,在世界杯正式開打的前一天。顯然,這是個相當糟糕的消息,不僅僅對于衛冕冠軍法國隊而言,也足夠再度深化“冬季世界悲”這一話題,讓這場于卡塔爾舉行的全球盛會蒙上更多的陰影。
但氣氛有必要無比沉重嗎?傷感是難免的,畢竟又一位頂級選手將不會在接下來的拼殺中展現自我,尤其是本屆很可能還是他的最后機會。2022我們見到了最好的本澤馬,卻無緣見到最好的本澤馬在最頂級的國際賽場,這是法國隊的遺憾,也是世界足球的遺憾。然而換個角度來想想,大牌傷退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毀滅”,新的機遇也極有可能蘊含其中,而這也是往屆大賽早就驗證過的真理。
這里冒犯一句:4年前高盧雄雞在俄羅斯稱霸,隊中功臣可是根本沒有本澤馬。如果你再假設一下,甚至還可能得出“沒有他更好”的結論——就像去年的歐洲杯那樣。當然,止步16強被瑞士爆冷的根源絕對不在于皇馬前鋒,但我們也確實可以找出一些負面因素:比如讓本澤馬、姆巴佩、格列茲曼和吉魯4大前鋒并存是幾乎不可能的。而在放棄最后一位的前提下,余下3位要如何分配球權,讓誰更多做掩護更多的擔當陪襯,其實并沒有那么容易杜絕“1+1<2”的情況發生。
考慮到如今的吉魯又老了4歲,我們并不是真想說“法國隊沒有本澤馬更好”,但因禍得福這種事在世界杯是存在的,并且發生過遠不止一回。還記得1966年的世界杯英雄赫斯特么?這位于決賽上演帽子戲法的英格蘭中鋒便是因意外而上位。原本格里夫斯和羅杰·亨特才是三獅軍團的鐵打主力前鋒,但前者不幸于小組賽末輪遭受重創,這才給了赫斯特從1/4決賽開始一飛沖天的機會。
不談遠古歷史,只看本世紀的世界杯結果,也不難從中找出一些由悲到喜的例子。比如2014年的德國,他們在大戰前夕就失去了隊內表現最為優異的中場攻擊手。在當年的世預賽中,羅伊斯曾6場打進5球并送出3次助攻,隊內作用不言而喻。而當他倒在6月份的熱身賽時,德國媒體一片哀嚎,全世界球迷也為之哀嘆,但結果呢?羅伊斯個人是經歷了災難,可德意志戰車卻在巴西世界杯笑到了最后。
還有更早一點的2006年世界杯,所有球迷應該都不會忘記發生于決賽的驚人一幕:齊達內頭頂馬特拉齊,不僅自己被罰下場,也讓出了法國隊的奪冠機會。而那位挑釁成功,“犧牲”自己胸口卻成就冠軍大業的意大利中衛,也是一位“因傷得福”的典型。原本意大利擁有內斯塔與卡納瓦羅這對黃金中衛組合,是前者在小組賽末輪受傷才讓馬特拉齊有了主力的機會。
或許健康的內斯塔也可以擋住法國人的進攻,但以他的防守風格,恐怕并不會引發齊達內紅牌離場這樣的勁爆事件。而如此蝴蝶效應,有趣之處就在于一個壞的開始并不代表結局不能美妙,最后的收獲與最初的預感很可能完全相反。
當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回頭再看看眼前的卡塔爾世界杯,期待或許又該多了幾分。事實上你也不難覺察到幾處“舊人哭新人笑”的可能,又拿德國做例子,維爾納、羅伊斯的無緣固然可惜,但也讓穆科科這樣的18歲天才接近了真正的機會——不僅僅是入選世界杯陣容,或許主帥弗利克也不得不給他更多的出場時間。
所以請記住,“諸神黃昏”雖是今年的最大主題,但世界杯也永遠不能只用懷舊的眼光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