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張奔斗
家里還有個小baby時,離家數周是很難捱的。至少對于一部分父親來說是這樣。
我記得04年雅典奧運會時,和體壇的同事們出差一個月,兒子當時才一歲不到。在賽事前方忙起來其實還好,畢竟奧運現場報道壓力真的山大。忙完奧運會后,我們一幫同事先去了希臘一個小島放松了兩天,隨后又轉道巴黎,參觀《隊報》業務學習。
是無比開心和放松的幾天啊,那種美好的感覺至今記得。但我的心里有一個聲音每天都在吶喊尖叫:我要回家抱兒子我要回家抱兒子我要回家抱兒子!
那時候可沒什么視頻通話。只有短信,和彩信?百爪撓心,如今回想我都不知道怎么熬過來的。
納達爾輸掉了成為父親之后的首場比賽,巴黎大師賽首秀3盤不敵美國好手保羅。而且,他顯得比賽感覺生疏,斗志不強,最后幾局都不太跑了,甚至讓人懷疑他是否有傷。室內賽固然本就不是他擅長的場地類型,他美網賽后又已多時未參加正式比賽,但他本場比賽略顯渙散的表現不由令人遐想,多大程度和家里的寶貝兒子有關。
他應該也并沒有傷,比賽后納達爾表示應該會去都靈打ATP總決賽。至于兒子,他在賽前發布會上已經說了,“我才認識他兩三個星期,可我已經好想他。”嚶嚶嚶,懂的人自然懂。
我記得納達爾多年前曾說過,他會在退役后再考慮結婚,就更別說生孩子了。但他的職業生涯是如此輝煌而長久,如今,在退役之前,他就已成為丈夫,成為父親。
納達爾之所以曾經預言他退役前不會組建家庭,是他太清楚,網球需要他一身堅硬的鎧甲,心里存不下任何柔軟的角落。但最終,生命之河將納達爾帶到了合適的時間節點,他選擇向生活臣服,并且滿心喜悅。
相比于結婚來說,其實,成為父親,對于一些男人的心理狀態,改變甚至更大。這也許就是為什么,很多球員選擇在孩子尚小時,就帶在身邊征戰巡回賽。好在,這個賽季就要結束了,再堅持一下,納達爾至少可以連續和家人孩子穩定地生活一兩個月。下賽季,他也會考慮帶著孩子出征嗎?
會不會因為這個親愛的寶貝,納達爾變得更為戀家?并且開始思考繼續堅持打下去的意義?其實,不用預測,只需靜靜看著納達爾應對就好了,相信他能做出最好的抉擇。更何況,孩子也會成為父親新的動力,費德勒和德約都曾經表達過,希望在孩子懂事時仍能看到老父親打球,正是他們堅持的一大動力。
踏上賽場那就拼盡全力,但走下賽場,卻也懂得生活永遠大于網球的道理——這就是值得我們好好品味的納達爾哲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