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孔德昕
中國女籃的隊員們擁抱、大笑、放聲吶喊,聲音融入悉尼超級穹頂體育館近一萬兩千名球迷的尖叫聲中。她們圍成一團,把主教練鄭薇拋到天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61比59,中國女籃通過罰球準絕殺險勝東道主澳大利亞,時隔28年又一次在世界大賽舞臺中殺進決賽。放眼望去,這次身披中國國家隊戰袍的姑娘們只有一人出生于1994年6月之前。換言之,當鄭薇以隊內最老球員的身份跟隨中國女籃征戰上一次世界杯(原世錦賽)決賽時,眼下這支中國女籃的絕大多數球員尚未出生。
這支平均年齡26歲的中國女籃當然應該慶祝,她們已經創造了歷史。回顧過往,中國女籃在奧運會和世界杯兩大世界賽事中的最好成績便是銀牌,分別在1992年奧運會和1994年世界杯拿到。我們眼前的這支中國女籃,至少已經追平了歷史最佳戰績。
那么,然后呢?征程尚未結束不是嗎?
如果說這支中國女籃給我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什么,那便是他們無所畏懼,既然已經突破了自我,何不把夢做得更加大膽!當我們在2010年世界杯僅列第13,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小組賽只取1勝,在亞洲賽場連續輸給日本時,沒人敢想象中國女籃能在去年的東京奧運會距離四強一步之遙,沒人敢想象她們如今回到了世界巔峰戰場。但現在,我們敢不敢想象和世界霸主的美國女籃一爭高下?
困難是巨大的。論及在籃球世界的統治力,美國女籃比男籃猶有過之。從1996年至今,美國女籃在奧運會、奧運資格賽、世界杯(世錦賽)、美洲杯四個主要國際賽事中只輸過一場比賽——在2006年世錦賽半決賽,他們輸給俄羅斯,最終收獲季軍。自那以來,美國女籃在世界杯(世錦賽)上的連勝場次已經達到29場。
在中國女籃和澳大利亞拼殺到最后一刻之前,美國剛剛40分狂勝加拿大,不費吹灰之力地等在了決賽賽場。要知道在小組賽期間,加拿大僅僅3分憾負澳大利亞,差一點獲得小組頭名。
過去兩場淘汰賽,中國女籃贏法國、勝澳大利亞,過程并不輕松。這兩個對手陣中都有效力于WNBA的輪換球員,但球星級別和坐擁斯圖爾特、切爾西·格蕾、阿賈·威爾遜這些超級巨星的美國女籃相去甚遠。論及天賦,沒有任何球隊能和美國媲美,中國女籃同樣如此。
但在大部分人看來,如果說這屆世界杯還有哪支能向美國發起沖擊,那便是中國隊!美國女籃過去7戰只有2次贏分不到30分,其中一場是揭幕戰87比72比利時,當時美國女籃陣容殘缺,剛剛在WNBA奪冠的三位明星(格蕾、威爾遜、普拉姆)尚未歸隊。入列之后,三人5次登場的場均數據如下:
普拉姆:15.6分4.4助攻,命中率51%,三分40%
威爾遜:16.8分8.0籃板2.2搶斷,命中率70.2%
格蕾:9.0分4.8助攻,命中率58.6%,三分57.1%
所以當美國陣容齊整時,只有一支球隊輸給他們不到30分,那便是小組賽63比77輸給美國14分的中國隊。那場比賽中國女籃半場落后19分,但沒有就此崩潰。第三節22比12,末節16比21,中國女籃一度將分差縮小到個位數,戰斗到了最后時刻。李夢和王思雨化身外線雙核,李夢拿到全隊最高的21分,多次打成巨星球,化身中國隊的攻堅核心;王思雨則有4中3的極高三分把握度,拿到17分的同時還有4籃板6助攻。與此同時,拿到12分6籃板的韓旭打滿整個下半場,1分鐘沒歇。
兩隊的天賦差距和個體能力差距肉眼可見,但上面提到的三位證明了自己完全可以在這個級別的對抗中發揮,潘臻琦、武桐桐、張茹等人也有靈光一現的時刻。那場賽后,我們相信自己起碼有能力咬住美國!
有了小組賽的經驗,完成了沖進決賽的理想目標,中國女籃可以放手一搏。我們不知道李夢能否及時恢復登場,也明白美國一路大勝必然以逸待勞,中國要想取勝似乎真的只有祈禱奇跡。但現在,原諒我只想拋開理智,任性地相信那一抹中國紅。能在祖國生日當天和美國女籃巔峰一戰,姑娘們已經成功了,你們盡力一拼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