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六年前的今天,張楠在里約奧運會攜手傅海峰摘得男雙金牌,就此成為連續兩屆奧運會在兩個項目中收獲金牌的國羽第一人,六年后的今天,這位被世界羽聯評為“奧運羽毛球比賽史上最成功運動員”選擇退出國家隊,未來將以職業選手的身份開啟全新的征程。
還有兩天,2022年羽毛球世錦賽將在日本打響,作為世錦賽的“四金王”得主,早早與本屆賽事無緣的張楠今天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宣布自己將退出國家隊:“考慮到自身年齡、身體狀態等因素,以及國家隊目前需要培養更多年輕隊員的需求,我認為現在是我離開國家隊,把更多資源留給年輕隊員的時候。”
提及張楠,他的影響力或許沒有男單名將林丹、諶龍來得更廣大,他的名氣或許沒有同是男雙名將的蔡赟、傅海峰來得更響亮,但在世界羽壇、中國羽壇的雙打發展歷程中,他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重量級選手。
原本平平無奇的單打預備役,在轉成雙打選手后,開始展現了獨特的光芒。倫敦奧運周期,隨著一批老將的退役,張楠走到臺前,他和柴飚的男雙在“風云”的掩映下并不突出,但主攻混雙的他和趙蕓蕾很快升級到世界頂尖水平,2011年倫敦世錦賽,二人首次登上世錦賽冠軍領獎臺,也成就混雙世界第一,次年的倫敦奧運會,他們決賽擊敗隊友徐晨/馬晉,一年之內,完成了混雙的大滿貫。
里約周期,張楠和趙蕓蕾的混雙依然強勢,在2014年和2015年兩度摘得世錦賽桂冠,但最重要的里約奧運會,他們未能成功蟬聯,只能以一枚銅牌收場。但張楠的里約之行卻不是以銅牌為終點的,該周期和傅海峰征戰男雙,在并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勇奪桂冠,成為中國羽毛球歷史上第一位在連續兩屆奧運會兩個不同項目中奪冠的選手,而放眼世界羽壇,此前也只有韓國名宿金東文做到過這一點。
再來到東京奧運周期,隨著傅海峰的退役,張楠先后和劉成、歐烜屹搭檔,他和前者摘得2017年世錦賽男雙桂冠,和后者卻未能從東京奧運積分賽脫穎而出,兩枚奧運金牌得主最終無緣了東京奧運會的名單,其實從那時候開始,張楠的主力位置就不復存在了。
但對于張楠來說,還是不是主力、還能不能打上世界大賽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球打。一直以來,這個帥氣的北京男孩都有著“球癡”的稱號,他太愛羽毛球了,你問他業余愛好是什么,他說,那就是看技術錄像,研究比賽啊。
其實作為成績斐然的奧運冠軍,在隊內是可以有一定“特權”的,比如可以自主安排一下訓練計劃、可以提出先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但張楠不會,他身后有兩枚奧運金牌,但32歲的他依然和一幫二十出頭的隊友一起訓練,他甚至練得比他們還多、還累、還苦,但他從來都不說。
全新的巴黎周期,混雙作為國羽的王牌,儼然已經不“需要”他了,男雙雖然處于低迷,但他和劉成再度攜手在今年頭幾站的比賽中卻打得不甚理想,現在,是新一批球員的天下了,而這,就是競技體育的殘酷,你不可能永遠在巔峰,也不可能永遠在臺前。
于是,張楠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家人、陪伴孩子,并且來思考未來的發展,他做出了退出國家隊,成為職業選手的決定:“未來我將獨自安排訓練、比賽及相關的一切羽毛球活動。”顯然,張楠還不會離開這片他為止奮斗了二十多年的羽毛球賽場。
不過很多人將他稱作“國羽第一位職業球員”是不太準確的,因為早在2007年,國羽男單名將陳宏就曾退出國家隊,并以個人名義參加比賽,成為中國羽毛球歷史上第一位自由球員,只不過原本想憑借自身能力來積累北京奧運積分的他最終效果并不理想,“單飛”的道路也并么有走得太長久了。
的確,離開國家隊的優渥環境來自主訓練參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對于雙打球員來說,還牽扯搭檔配對的問題,但這對于張楠來說都不是最大的問題,職業生涯已經足夠輝煌的他,有球打、打得開心,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