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季孟年
黎巴嫩與澳大利亞從各自半區殺出,最終在亞洲杯的決賽舞臺會師。
澳大利亞登上決賽舞臺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他們是本屆賽事的衛冕冠軍,小組賽開始前就被看做奪冠大熱門。但是,黎巴嫩能夠殺入決賽,多少還是有些超出人們的預期。早在小組賽階段,他們便不被看好能夠力壓新西蘭獲得小組第一。四分之一決賽與中國交鋒。黎巴嫩同樣不是被看好的那一方。但最終,他們還是連克強敵登上了決賽的舞臺。
其實黎巴嫩和澳大利亞在本屆賽事的晉級歷程,其實就反應了現如今亞洲籃球的整體發展趨勢。一方面,亞洲各支球隊的整體實力差距正在被不斷縮小。另一方面,亞洲籃球與世界籃球之間的差距卻被越拉越大。
綜述:澳新依舊強勢 中伊無緣四強
2017年,第一次參加亞洲杯的澳大利亞就輕松拿到了最終的冠軍。這一次在印尼,澳大利亞的晉級之路依舊無比輕松。晉級決賽前唯一一支給他們帶來一定壓力的球隊,或許就是另外一支大洋洲勁旅新西蘭。半決賽前三節的絕大多數時間里面,兩支球隊的確打得難分難解,袋鼠軍團到第四節發力最終拿到了那張通往決賽的門票。
5年之前在貝魯特,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便聯手進入了四強。這一次在雅加達,兩隊依舊還是在半決賽完成了會師。盡管大洋洲雙雄都沒有派遣自己的最強陣容出戰亞洲杯,但在這一舞臺上似乎依舊有降維打擊的意思。
相比較而言,以中國、伊朗為首的亞洲傳統強隊,在今年亞洲杯當中的表現就不是那么令人滿意。中國男籃在小組賽不敵韓國,面對巴林也僅僅贏了1分。淘汰賽面對黎巴嫩,最終以3分之差輸球。2017年亞洲杯,中國男籃便無緣最終的四強。這一次再度與半決賽無緣,連續兩屆亞洲杯無緣前四在中國男籃歷史上還是第一遭。
伊朗隊同樣也沒有進入前四,他們在小組賽全勝晉級,但卻在四分之一決賽被約旦爆冷淘汰。以哈達迪為首的黃金一代,似乎已經到了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刻,2019年男籃世界杯已經是他們最后的輝煌。在這屆亞洲杯上,伊朗隊顯得有些老態龍鐘,很難掀起更多的波瀾。
同樣的,韓國也很遺憾沒能進入四強。與新西蘭的那場交鋒,他們一度看到了贏球的希望。但是,球隊因為傷病、疫情等等原因出現了減員,導致他們的體能在第四節多少有些跟不上。迎回渡邊雄太的日本也沒有打出足夠有說服力的表現,最終被澳大利亞擋在了半決賽大門之外。中國、韓國、日本這三支東亞球隊都沒能殺入半決賽,這在亞洲杯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出現。
當然,亞洲杯的最終戰績也并不能完整的反應亞洲各支球隊的實力狀況。中國隊遭遇疫情突襲,陣容嚴重不整,競爭力自然會受到影響。日本隊八村壘的缺席,菲律賓隊歸化球員克拉克森的缺席,也都影響了他們各自的實力。但本屆亞洲杯還是能夠清晰體現出亞洲籃球的一些變化,各支球隊實力差距正在被縮小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以中國為首的傳統強隊在亞洲比賽當中早已經沒有了明顯的優勢。
亞洲各隊實力差距正在逐漸變小
約旦能夠殺入最終的四強,正是亞洲籃球各支球隊實力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最鮮明的例子。他們在小組賽與印尼幾乎殺到了比賽的最后時刻,12進8面對中國臺北,幾乎是靠著奇跡般的表現完成了翻盤。8進4與伊朗交鋒,這支球隊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之下大勝波斯軍團。半決賽對陣黎巴嫩,兩隊同樣打得難解難分。
或許,你可以用“不穩定”一詞來形容約旦的發揮。但是,縱觀這支球隊的晉級之路,同樣也能看得出現在亞洲比賽的偶然性變得越來越大,各支球隊的實力差距不再像此前那般不可逾越。
以往在亞洲比賽當中,小組賽出線分差50、60分的較量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在今年,分差如此懸殊的比賽其實并不算特別多。以中國男籃所在的B組為例子,巴林男籃是這一組當中實力最弱的一支球隊,他們的FIBA排名在100名開外。但是,巴林隊三場比賽合計也僅僅輸掉了24分而已。與中國隊的交鋒,他們直到比賽最后時刻其實還領先1分。面對韓國,這支球隊也與對手拼到了最后時刻。之所以巴林能夠打出這樣的表現,與他們的歸化球員齊斯姆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在這三場比賽當中,他場均能夠貢獻21.3分17.3籃板,這才讓巴林隊有了與其他球隊周旋的資本。
國際籃聯之所以推出與歸化球員相關的政策,就是希望能夠平衡世界各國籃球的實力。尤其是對于那些籃球運動起步較晚,發展比較緩慢的國家來說。引進歸化球員,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提升他們的整體實力。亞洲杯各支參賽球隊之間實力差距越來越小,正是歸化球員作用的體現。
巴林是如此,東道主印尼也是如此。盡管在12進8淘汰賽當中,印尼慘敗中國男籃50分。但不得不說,這支球隊小組賽與約旦與澳大利亞的比賽,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一切都與博爾登坐鎮內線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殺入四強的兩支西亞球隊約旦和黎巴嫩,同樣也有歸化球員坐鎮。約旦的后衛塔克在半決賽砍下了15分,此前面對中國臺北隊更是有36分入賬。黎巴嫩的歸化球員阿利奇雖然不是那支球隊的絕對核心,但他的貢獻同樣非常大。與中國男籃那場交鋒,阿利奇最終砍下了16分11籃板,并且在比賽最后時刻給了顧全一個結束比賽懸念的大帽。
翻開此次亞洲杯的技術統計表,得分榜、籃板榜、助攻榜的前幾名幾乎都被歸化球員所占據。接下來,亞洲各支球隊或許都會在歸化球員方面做更多的文章。被譽為現如今亞洲“最強歸化球員”的喬丹·克拉克森,已經表態稱會在下一階段世預賽當中加入菲律賓隊。同樣的,日本隊也在積極尋找個人能力更強的歸化球員,從而爭取在明年的世界杯上取得更好的戰績。
亞洲籃球與世界差距卻在逐漸變大
亞洲各支球隊之間實力差距的確在變小,但亞洲籃球與世界籃球水平發展的差距卻在逐漸變大。
在今年的亞洲杯上,其實誕生了不少精彩的比賽。但是如果我們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上來看,亞洲杯的本質無異于一場“菜雞互啄”。盡管亞洲各隊近年來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想方設法提升自身水平,亞洲范圍內各支球隊的差距其實在減小。然而,亞洲籃球與世界水平的差距卻在拉大,從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對待亞洲杯的態度就能看出一二。
亞洲杯之前,中國男籃曾經與澳大利亞在世預賽舞臺上有過兩次交鋒,那支澳大利亞隊成色本就比較有限,但他們依舊還是兩戰全勝,并且在第二戰最后一節打出了一波懸殊的26比3。這一次出征亞洲杯,此前世預賽發揮出色的老后衛德拉維多瓦與側翼球員杰克·懷特并不在名單當中,袋鼠軍團的整體實力有著進一步的下滑,球隊主帥戈爾也沒有隨隊前往。可即便是如此,澳大利亞一路過關斬將同樣沒有遇到太大壓力,最終完成了衛冕。
新西蘭亞洲杯的征程雖然不像澳大利亞那么一帆風順,但他們對待亞洲杯的態度同樣有些敷衍。在新西蘭的大名單當中,合計有6位00后球員,這支球隊擺明了就是利用亞洲杯鍛煉隊伍,根本沒有把這項賽事的勝敗放在心上。
不過,這也并不是什么無法令人理解的事情。亞洲杯本身就是比較雞肋的賽事,亞洲籃球的整體水平也的確有限,因此大洋洲雙雄自然會有些意興闌珊。2017年澳大利亞同樣沒有派出最強陣容出戰,可他們依舊還是打遍亞洲無敵手,不論是中國還是伊朗,在澳大利亞二隊面前幾乎都沒有任何還手之力。如果澳大利亞安排最強陣容出戰,他們以場均凈勝對手50分的成績站上最高領獎臺,似乎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澳大利亞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世界杯、奧運會,與美國、塞爾維亞、法國這樣的對手交鋒。亞洲球隊面對澳大利亞二隊、三隊都毫無還手之力,到世界舞臺上,自然也只剩下被動挨打的份兒。反觀歐洲、南美甚至非洲,籃球整體水平一直都在不斷提升。過去這幾年,NBA全明星級別的國際球員越來越多,國際籃聯U系列的青年錦標賽那些孩子們的天賦以及他們打出的比賽,甚至可以用令人瞠目結舌來形容。非洲與NBA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不少潛力新星都在孕育當中。然而,亞洲就像是一塊被遺忘的土壤,逐漸被世界其他大洲拉開差距。
相較于中國男籃亞洲杯的兵敗,亞洲籃球正在進一步與世界籃球拉開差距才應該是更值得擔憂的事情。若想迎頭趕上,像周琦、渡邊雄太那樣跳出舒適圈,前往高水平聯賽進行歷練才是唯一解。否則,亞洲籃球的競爭力在未來還會變得更為孱弱,徹底與世界水平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