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柴夫
當凱文·杜蘭特向布魯克林籃網隊提出交易申請時,NBA歷史上最宏大的交易談判正式開啟。根據ESPN的報道,聯盟超半數的球隊都撥通了籃網隊的電話。
但這并不是NBA歷史第一次發生類似的巨星申請離隊事件,從奧尼爾到加內特,從安東尼到霍華德,這些過往的故事足以幫助我們推測眼下的事態會如何發展。就算無法預知籃網會以怎樣的方式將KD送走,但我們起碼能從歷史中得到三個經驗。
經驗一:別指望得到其他球隊的最佳資產
通常來說,和籃網處境類似的球隊會爭取從其他球隊那里得到他們最好的年輕球員。那也是湖人在2004年交易奧尼爾時提出的要價。他們的目標?那個爆炸力十足的新秀得分后衛,德韋恩·韋德。
隨后熱火干脆地掛斷了電話。
最終湖人又一次撥給熱火,提出了別的交易方案:圍繞著年輕前鋒拉馬爾·奧多姆做文章。這位前鋒剛剛和韋德一起帶領球隊打到了東部第二輪,邁阿密此前覬覦奧多姆許久,最終在前一年夏天拿下了身為受限制自由球員的他。
這一次,熱火同意達成交易。
所以熱火送出的是他們陣中第2和第3好的球員——奧多姆+卡隆·巴特勒,外加一些選秀權,從湖人那里得到了奧尼爾。
所以盡管籃網會毫不客氣地向有意杜蘭特的球隊索要最大回報,但他們可能得到的籌碼或許就是放大版的熱火籌碼:有潛力的年輕新星外加一把首輪選秀權,但他們得不到對方最看重的資產。
經驗二:球星擁有話語權
當一位明星球員想要離開時,他們往往會參與并影響整個談判過程。
想想2007年湖人和公牛關于科比的交易談判,科比希望披上芝加哥戰袍,但無論如何拉扯,湖人要價的核心都是公牛側翼羅爾·鄧。所以問題來了:科比不同意公牛在交易中搭上羅爾·鄧。理由很簡單,他希望擁有爭冠實力,而不想僅僅是換一支球隊繼續扮演孤膽英雄。
所以整個交易談判戛然而止。
回到籃網和杜蘭特的情況,歷史會預示什么?第一,有意杜蘭特的球隊不可能犧牲巨大的即戰力,讓自己無力再扮演冠軍競爭者。第二,KD不會對加入一支沒有足夠競爭力的球隊感到興奮(這也意味著那樣的球隊不太可能愿意付出太多籌碼,他們會擔心KD的投入程度)。
經驗三:尋找缺失的拼圖
當一支球隊渴望交易到杜蘭特這個級別的球員時,他們或許并沒有籃網所渴望的全部籌碼。
類似的事情發生在2019年的洛杉磯快艇身上——那是聯盟最近一次遭遇這種地震式陣容變動,當時萊昂納德選擇為快艇效力。但在萊昂納德將自己的態度告知快艇時,他還表達了一件事情:他想要和保羅·喬治聯手。
問題來了,喬治并不是自由身,他和雷霆還有多年合同沒有履行。這意味著快艇的下一通電話并不是去安排小卡的歡迎宴,而是撥給雷霆管理層一把手薩姆·普雷斯蒂。最終洛杉磯人付出年輕的亞歷山大外加多個選秀權,從雷霆換回了喬治。
在籃網隊的談判過程中,他們可能會在某這個球隊那里看到自己渴望得到的部分回報,但并非全部。本來指望一支球隊拿出足以換回KD這種球星的籌碼也不現實——更何況他們還得保持競爭力。但籃網可以做出和三年前萊昂納德類似的舉動,讓對面的球隊去尋找自己渴望的其他籌碼,最終促成一筆更大的交易。
每一次交易談判都是獨一無二的,但過往的案例可以為我們提供參考。無論怎樣,籃網一定會綜合各種方案,最終做出一筆令他們愿意接受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