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董倡碩
北京時間6月3日,也就是本周五上午,2021-22賽季NBA最終的決賽較量,就將在金州勇士和凱爾特人之間展開。回頭來看,綜合健康程度、當家球星成色、輪換球員配置再加上防守端的成熟體系,勇士與凱爾特人無疑是各自分區內綜合實力最強的隊伍,今年的總決賽無疑是東西部最前戰力的巔峰對決。在這篇文章之中,我們就先站在勇士的角度,看看以庫里為核心的傳切體系,面對到聯盟最頂級的防守,究竟會用什么方式來打開局面,這也將會是勇士想要爭奪NBA總冠軍,需要破解的最關鍵命題。
回顧2021-22賽季的常規賽,凱爾特人的軌跡可以說是低開高走。賽季初的時候,剛剛換帥的綠軍還存在一些排異反應,更衣室內的氛圍也是暗流涌動。在本賽季2021年的常規賽里,凱爾特人36場比賽戰績為17勝19負,108.3的進攻效率排名聯盟第20位,107.5的防守效率位列聯盟第9。
不過隨著磨合的深入,再加上史蒂文斯,一系列清理施羅德、理查德森,交易得到懷特和泰斯的操作,凱爾特人在2022年完成了華麗的變身。在2022年的46場常規賽里,凱爾特人的進攻效率上升到了117.9,同期排名聯盟第二位。最耀眼的還是他們標志性的防守,百回合105.2分的失分高居聯盟第一。如果把對手拖入到陣地戰,凱爾特人的百回合失分還會進一步下降到90分,聯盟里無人可出其右,百回合12.7分的凈勝分,也是牢牢占據聯盟頭把交椅。
到了季后賽里,凱爾特人的防守成為了他們可以進入到總決賽里的最強悍武器。首輪直面歐文和杜蘭特兩位單打專家,次輪挑戰FMVP希臘野獸阿德托昆博,東部決賽和鐵血戰士巴特勒硬碰硬,雖然凱爾特人的進攻端表現還是會出現偶爾斷電和不夠穩定的情況,但是始終可以把防守保持在一個極高的水準,百回合105.1分的失分,讓他們成為了季后賽16支球隊里防守效率排名第二的隊伍。
現在我們來說勇士的進攻,從整個季后賽的維度去縱覽,勇士是今年季后賽期間進攻效率最高的球隊。這個數據可以說是直觀反映了勇士隊現在的陣容配置級別和球員能力,庫里現在是投射、組織和關鍵時刻單打一肩挑,湯普森和普爾可以此起彼伏地去提供進攻火力,維金斯每場比賽平均下來也能提供17分左右的火力補充,火力點的分布是非常多樣的。再加上格林、別利察、盧尼這些球員的串聯,整體掩護和傳跑上的默契,勇士是凱爾特人在今年季后賽里所遇到的進攻最好最全面的球隊,面對到凱爾特人的防守,勇士并非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
無限換防并非百密無疏
凱爾特人在防守端的優勢在于1到5號均碼的身材和平均標準極高的防守能力。當他們把輪換壓縮到7個人的時候,球場上是不存在防守弱點的。沒有普爾、東契奇、丁威迪、莫蘭特這樣,進攻存在感極強,防守非常容易被針對的球員。這就意味著當他們執行無限換防的時候,庫里和普爾這樣的單打強點,會無處下手。
季后賽前三輪系列賽,勇士面對的無限換防并不多,對手在防守端執行換防的回合數只占31.5%,甚至不到總回合數的三分之一。不過凱爾特人是常規賽期間換防比率最高的球隊,44%的占比排名季后賽第二位。因為沒有絕對的防守弱點,凱爾特人必然會繼續增加換防的比重,來嘗試限制勇士的傳切,將勇士的持球人拖進體能消耗極大的一對一單打。
但是對于勇士來說,凱爾特人的無限換防絕非百密無疏的銅墻鐵壁。即便霍福德和羅威有著非常出色的護筐能力,但是一旦被拖到三分線外,凱爾特人的防守就會進入到最脆弱的階段。霍福德的腳步移動相對緩慢,羅威的膝蓋也有傷病隱患,在一對一之中,庫里、普爾還是有信心通過單打和突破創造機會的。更關鍵的是,一旦霍福德或羅威被拉出禁區,凱爾特人的內線就會向勇士的傳切敞開大門。
換句話說,1到5號位無限換防絕對不是凱爾特人克勇致勝的絕對法寶。西決G5,獨行俠曾經把換防比率提高到63%,但是勇士全隊還是傳出了今年季后賽球隊單場第二高36次助攻。而且,無限換防對于場上五位球員綜合的防守默契、意識和能力要求極高。整場比賽下來,加上巨大的體能消耗,布朗、塔圖姆和懷特這幾位球員,很難不出錯。所以說,凱爾特人不會瘋狂地去無腦使用無差別換防,把霍福德和羅威盡可能地留在籃筐附近,才是他們在陣地戰里最主流的思路。
擋拆后五號位下沉要如何破解?
擁有羅威和霍福德,凱爾特人非常擅長阻止對手進攻籃筐。這個賽季常規賽階段,凱爾特人把對手籃下的出手比重限制在了27.7%,僅次于勇士的27%,排名聯盟第二。與此同時,綠軍常規賽期間場均42.5分的油漆區內失分,也只多過熱火,同樣排在聯盟第二位。羅威和霍福德的存在,可以讓凱爾特人的側翼在三分線附近的防守非常激進。哪怕失位,內線也有人給他們彌補錯誤。
西決和獨行俠交手的時候,勇士的球員可以肆無忌憚地在對手內線穿插,盧尼緩慢的出手也不會被對手懲罰。整個5場系列賽,克勒貝爾只拿到了6次封蓋,勇士所有球員拿球都敢去沖擊,敢去挑戰。反觀此前和灰熊的系列賽,有亞當斯、杰克遜和克拉克在,你就很難看到普爾在對手內線游龍戲鳳。有霍福德和羅威在,包括可以在小球陣容里頂上五號位的格威,凱爾特人的內線護筐和灰熊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從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旦勇士在內線打不開局面,對手側翼瘋狂撲防三分,給勇士持球人壓力,失誤打鐵隨之而來。
當格林或者是盧尼在場的時候,羅威或者是霍福德就會在三秒區附近游蕩,踩進來踩出去,一旦勇士通過空切或者是二過一溜到籃下,羅威就會火速補防送上大帽。這樣一來,即便塔圖姆、布朗和斯瑪特在三分線外撲地很兇,綠軍也不會重蹈獨行俠一場讓盧尼拿到21分的覆轍。在三月份雙方的常規賽最后一次交手中,羅威在23分鐘的出場時間里送出了4場封蓋,其中兩次都是賞給想要上籃的普爾。
所以說,可以預見,當勇士針對其他位置發起擋拆或者是手遞手掩護的時候,對位盧尼或者是格林的羅威、霍福德就會收縮在油漆區附近。而如果是盧尼上提發動擋拆,凱爾特人的這些大個子會優先考慮對油漆區的保護,踩在罰球線附近延阻勇士持球人的決策,等待斯瑪特或者是布朗的回追。因為凱爾特人側翼球員的防守、對抗和速度都很快,這種追三分、保內線的策略對凱爾特人很受用。
但是,這種策略并非沒有弱點。側翼三分線施壓,內線球員擋拆沉退,就給中距離留下了非常多的空間,形成防守真空區,這就是凱爾特人防守最大的弱點區域。擋拆發生的一瞬間,羅威縮在罰球線位置,斯瑪特還沒有追上來,你會發現在三分線到罰球線這個長兩分區間,凱爾特人幾乎是不設防的。
在常規賽階段,凱爾特人對手在中距離區域出手的占比是35.9%,這個數據排名全聯盟第三多。而綠軍給對手讓出的長兩分機會,也就是從距離籃筐4.3米到三分線這個區間內的出手,為全聯盟第一多。面對到擁有三個聯盟頂級三分投手,而且非常善于通過傳切進攻籃筐的球隊,凱爾特人必然會繼續強調追三分、保內線的策略。本著對手給什么就拿什么的精神,中距離就是勇士必須要把握的綠軍防守軟肋。
除此之外,勇士可以盡可能多地針對羅威和霍福德,去執行高位擋拆,給庫里和普爾或者是湯普森,在三分線外創造最大的自由空間。想要破解凱爾特人的防守體系,勇士中遠距離投射的穩定性和堅決程度,非常重要。絕對不能帶著進攻三分和沖擊內線的預設想法去打球,抓好綠軍防守給你的機會。
轉換進攻與二次進攻是黃金機會
在季后賽開始之前你可能很難相信,勇士隊可以成為整個季后賽里前場籃板拼搶最出色的球隊之一。16場季后賽,維金斯和盧尼的前場籃板數都為42個,并列排名聯盟第一。幫助勇士隊場均拿到了14.5分的二次進攻得分。
雖然說凱爾特人的防守給人一種密不透風的感覺,但是他們的籃板保護還是存在提高的空間,72.5%的籃板率,在常規賽期間,只排在聯盟第16位,也就是中游水準。而到了季后賽里,他們的籃板率進一步下滑到了71.2%,季后賽期間場均讓對手得到13.3分的二次進攻得分,排名16支季后賽球隊的第10位。
我們知道,丟后場籃板的時候,就是一支球隊防守最松懈的時候,哪怕是對于綠軍這種級別的球隊來講也是一樣的。維金斯、波特、佩頓和盧尼,這幾位球員必須要延續他們在前三輪中對球權沖搶上的侵略性,在凱爾特人防守最松懈的時候,嘗試拿到二次進攻的分數。
剛才我們也提到了,綠軍在半場陣地戰里的防守有多出色,到季后賽里,綠軍陣地戰百回合只丟87.5分,這是常規賽雷霆的陣地戰進攻水平。意味著什么,面對綠軍的防守,籃網、雄鹿、熱火這三支球隊,陣地進攻全變雷霆。想要繞開陣地防守,除了剛才提到的籃板,最重要的就是防守反擊。
對于這一點,勇士球迷是深有體會的。在和灰熊的系列賽里,勇士就深受失誤所害,早早挖下大坑。綠軍在這方面也沒比勇士好上多少。比如說和熱火的第一場比賽,凱爾特人上半場摧枯拉朽,第三節瞬間崩盤。熱火單節比賽沖下6次搶斷,迫使凱爾特人出現8次失誤,前7分鐘沒有運動戰進球,被熱火打了一波22比2完成逆轉。
系列賽第三場的情況完全一樣,塔圖姆6次失誤、布朗7次失誤、斯瑪特4次失誤,凱爾特人全隊出現23次失誤,讓熱火得到33分,布朗用70%命中率拿到40分也贏不了球。和熱火的系列賽,在凱爾特人輸球的比賽里,他們的場均失誤數是18.7次,贏球的比賽則是11.5次。
整個季后賽里,凱爾特人場均被對手利用失誤得分的分數是16.7分,排名聯盟倒數第七;場均被對手利用快速反擊得到的分數是13.4分,排名聯盟倒數第四。考慮到這輪系列賽兩支聯盟最強防守球隊的防守強度,單場單隊的均分可能也就在100分左右。算上利用失誤的反擊和二次進攻,如果勇士能夠拿到30分的平均數字,這就能充實起球隊接近30%的得分。面對到綠軍這樣陣地防守極強的球隊,沖搶前場籃板與防守反擊,將會是勇士最輕松也是最重要的得分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