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0比1皇馬(戰報)
體壇周報特約記者 楊健
用1/3個賽季尋找狀態,然后在決賽全面爆發,4年前對失利最耿耿于懷的薩拉赫,在夜色已深的巴黎,收獲的是比基輔之行更深的失落。全場6次射正,幾乎以一己之力撐起了球隊下半時全部威脅進攻,然而面對創造歐冠決賽撲救紀錄的庫爾圖瓦,“法老”連續第二次敗在了對手的“玄學”之下。當然,比起4年前早早退場、有心無力的遺憾,這次薩拉赫更多是力戰而竭的無奈,無往不利的三叉戟決賽各自為戰,體系的跑偏,映襯得埃及人的孤勇愈發悲涼。
開球前狀況百出的決賽,之于習慣三板斧搶先手的利物浦,消極意義顯然更勝活成精的皇馬,當對手進場時心照不宣地集體發出吼聲時,一向不輸氣場的利物浦,卻沒了賽前動員。盡管鏡頭更多鎖定在上次決戰皇馬進球的馬內臉上,但走在全隊最后一個的薩拉赫,入場前始終背靠球員通道,持續閉目深呼吸調整情緒。雖然對方陣中已經沒了仇家拉莫斯,但皇馬衛線已經切實感受到了薩拉赫的進球決心。在后衛包夾下強行倒地捅射,已經考驗了庫爾圖瓦的反射弧,而無人盯防下的頭球過正,也讓錯失機會后的薩拉赫分外懊惱。
平心而論,在季末持續的高強度輸出、尤其是足總杯決賽后傷勢未愈的情況下,失去爆發力的薩拉赫已在一對一中不再占據優勢,這點在埃及人格外低產的后半季已是常態。而在歐冠,身為利物浦最輪換不得的存在(決賽前出場918分鐘,為全隊非門將位置第一人),埃及人已狂奔了101.5公里,整整領先第二名法比尼奧7公里之多,等于多跑了一小時,比起產量更高、但決賽未到尾聲已近透支的本澤馬,持球攻擊消耗更大的薩拉赫,和4年前一樣在燃燒自己。
但與此前突破踉蹌、射門也失準不同,英超收官戰的補射入網,似乎找回了薩拉赫一度消失的進球感覺,進入下半時,路易斯·迪亞斯一側仍舊遲遲打不開局面,而擔任9號的馬內自上半時中柱后,也沒了準星,下半時皇馬防守時落位5后衛,甚至莫德里奇都多次出現在禁區附近救險,維系高壓態勢的紅軍要打穿皇馬層層布防的攻堅任務,舍薩拉赫其誰?
薩拉赫不乏完成歐冠決賽首個運動戰進球的機會:在維尼修斯進球后僅4分鐘,在自己最手拿把攥的“薩拉赫區域”,埃及人橫向盤帶后左腳兜出完美弧線,但這個精確到以厘米計算的射門,被庫爾圖瓦極限擋出;隨后利物浦角球制造混亂,后點的薩拉赫小角度已成空門態勢,但移動速度快到不可思議的庫爾圖瓦,又結結實實地堵上了窟窿;待到第82分鐘,強突費蘭·門迪的薩拉赫超出半個身位后旋即射門,又被無所不能的庫爾圖瓦倒地化解。面對這堵“嘆息之墻”,先是郁悶,隨后苦笑,最終面無表情的薩拉赫,著實是盡了人力,輸了天命。
終場哨響,紅軍眾將淚灑當場者不在少數,即便強悍如范戴克,也不免“鐵人流淚”,而一度強忍著淚水的薩拉赫,還是在目睹對手慶祝后終于破防。從切費林手中接過銀牌,仍舊看不出喜怒哀樂的薩拉赫,甚至不屑于看胸前的獎牌一眼,3次挺進歐冠決賽,薩拉赫只在3年前的英超內戰中,將馬內25秒就創造的點球罰中,其他時刻都耗在了和對方防線漫無涯際的消耗戰之中。對比皇馬11名首發9人4次奪得歐冠的經驗,埃及人的歷練仍嫌略少,哪怕如今的紅軍早已不是4年前的初哥。
薩拉赫強扭的瓜不甜,亦是本季以來利物浦決賽每每占據上風,卻始終拿不下對手的縮影:克洛普的球隊此前在聯賽杯和足總杯兩次擊敗切爾西奪冠,不過在兩場比賽中都沒有攻破對手球門,全部依靠點球大戰獲勝。
本場的歐冠決賽他們再一次未能取得進球。本賽季利物浦參與的杯賽決賽除去點球大戰,紅軍在330分鐘(5.5個小時)比賽時間里,貢獻了61腳射門、17腳射正,預期進球數為5.7個,但是實際進球數為0。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利物浦在英超有3人進球15+(薩拉赫、若塔、馬內),埃及前鋒還早早鎖定了金靴。
如今,小快靈鋒線似乎已經撞上了天花板,除去“法老”本人遲遲未能博得的續約,同樣合同無幾的馬內也被傳將轉戰拜仁,加上錯過決賽的“錦鯉”奧里吉,下季紅軍無論情愿與否,都必須為洗牌做好準備,而面對卡瓦哈爾處處吃癟、最先被換下后以淚洗面的路易斯·迪亞斯,在面對首個英超完整賽季時,也必有更多功課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