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報道
又是馬斯喀特!還記得2001年十強賽,同年9月1日《體壇周報》的頭版頭條標題嗎——《上海男人攻陷馬斯喀特》。十年之后,在另一場中國足球的馬斯喀特之戰,還有一個標題分外醒目——《生于1989,死于馬斯喀特》。
這是中國足球關于馬斯喀特的兩段往事,區別在于一部是可歌可泣的榮耀史,而另一部是刻苦銘心的血淚史。
也許少有人還記得這兩部歷史的經過,但之于現在這支中國國家隊來說,恰好都有親歷者健在。李霄鵬和孫繼海,20年前中國男足的馬斯喀特大捷——十強賽中國隊客場2比0擊敗阿曼,正是他倆在右翼聯手發動的一次陣地進攻,為米家軍敲開勝利之門(李霄鵬妙傳孫繼海,后者斜傳至祁宏打破僵局),如今兩人均已步入不惑,化作另一種身份繼續在國家隊一線堅挺。而在十年前,王大雷、鄭錚、張琳芃和吳曦,則是另一場馬斯喀特之戰的見證人——國奧隊1比3不敵阿曼無緣奧運會。區別在于他們所親歷的,不是中國足球的另一個光輝,而是89/90年齡段國奧隊的“生死離別”。
10年輪回。從2001到2011是一個十年,從2011到2022,又過了一個十年零一載。馬斯喀特還是馬斯喀特,可中國足球已經不再中國足球。
20年前的時候,即使馬斯喀特的地表溫度達到51攝氏度,米盧依舊故意裹上一件藍色毛衣,他要傳遞一種自信。那時候,中國隊是標準的亞洲一流強隊,最大的敵人不是阿曼隊,而是阿曼的天氣。可即使再苦再難的外部條件,也難以阻擋米家軍戰車以一騎絕塵之勢走在康莊大道上。然而在十年后,同樣是一位前南教練帶隊,最終抵不過命運的悲壯蒼涼。2011年6月,布家軍在馬斯喀特足夠努力、足夠血性、足夠堅韌,但還是慘遭伊朗籍裁判多基的“絕殺”。可即便如此,那個年代的中國足球正值百廢待興之際,國奧隊甚至同年國家隊的失利,都難以阻止整個足球大環境的春意盎然。數年后,也正是王大雷、張琳芃、吳曦、武磊這一批夢碎馬斯喀特一代,扛起中國足球的一片天:兩次亞洲杯8強,兩度殺入12強賽,還有一次只差1分即可參加世預賽附加賽,這已經是中國男足過去15年最能拿得出手的成績。
再次來到馬斯喀特,中國足球已經回不到20年以前。正如昨天在賽前發布會上,有阿曼記者提問李霄鵬,“中國隊沖擊世界杯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后者的回應言簡意賅,“實力不夠。”我想這不會是李霄鵬的客套話,而是他在過去20年所積累的最真實想法。作為2001年西征馬斯喀特的勝利一方,什么樣的球隊才能配得上參加世界杯?在如今這支中國隊當中,他是最有發言權者。但只可惜,20年前李霄鵬能和一批隊友共同締造中國足球的榮光,但現在想把中國足球帶回亞洲一流,他和他的團隊舉步維艱。
上帝在云端,只眨了一下眼。有生之年,有些事情,終不能幸免。20年前,阿曼人雖是外界公認的魚腩,但早已暗下苦功夯實青訓,崛起那是指日可待。其實在2011年,哪怕阿曼隊憑借較為爭議的方式淘汰中國國奧隊,他們之后幾乎創造一個奇跡。在倫敦奧運會預選賽中力壓烏茲別克斯坦、敘利亞、卡塔爾和沙特,殺至跨洲附加賽最后一關,最終不敵塞內加爾飲恨出局。本以為這就是阿曼足球的黃金一代,結果卻是出乎預料。當中國隊還在依靠吳曦、張琳芃、鄭錚89一代打天下時,阿曼隊的這批球員已經全面淡出國家隊。由伊萬科維奇執教的一股12強賽新勢力,完全是以90后甚至95后撐起門面。兩相對比下來,阿曼人一直是在循規蹈矩,而中國隊早已青黃不接。
李霄鵬說,這次來到馬斯喀特,將是個別球員代表國家隊的最后一戰。他并不想回避這個即將發生的事實,比如蒿俊閔,世預賽四朝元老,世少賽、世青賽和奧運會三項大賽親歷之人,恐怕終究無法以球員身份站在世界杯賽場上。而諸如吳曦、張琳芃、王大雷等89一代球員,2011年,他們就是在馬斯喀特,終結了個人的國奧生涯,11年之后,國家隊生涯也要在此畫上句號?
我無法做出肯定式的預判。但命運輪回,再戰阿曼,人們還會期盼朱辰杰如范志毅一般,續寫《上海男人攻陷馬斯喀特》的傳奇,或是吳曦再演2011年挺身而出的絕地反擊。但實際上,無論勝敗如何,中國足球的命運呼叫轉移已經尚難改變。從2001年的鼎盛輝煌,到2011年的蓄勢輝煌,馬斯喀特見證了中國足球兩種完全不同的盛世。可在如今,即使鵬家軍如20年前凱旋而歸,誰也無法相信中國足球能在短時間內,可以再次回到2001年的光景。
明天,作別馬斯喀特,在下一個路口,想必又是抉擇。十年復十年,十年何其多。哪一年,能讓一生改變?
中國國家隊預計首發陣容(541):
門將:顏駿凌
后衛:高準翼、張琳芃、朱辰杰、鄭錚、劉洋
前衛:戴偉浚、吳曦、廖力生(徐新)、劉彬彬
前鋒:張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