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駐倫敦記者 劉川
切爾西對陣利物浦的聯(lián)賽杯決賽,賽前誰也想不到,最終成為焦點的是雙方的3位門將:其中愛德華·門迪和凱萊赫在120分鐘比賽中表現(xiàn)出色,而在點球大戰(zhàn)前循例替換門迪上場的凱帕,則成了最終的悲劇人物:在其余10名隊友彈無虛發(fā)的情況下,他面對利物浦全隊的11次點球無一撲救成功,且自己最終操刀主罰放了高射炮,成為雙方22人中唯一射失的球員。這直接宣告比賽結束,藍軍在點球大戰(zhàn)10比11敗北。
這是一場精彩程度罕見的0比0決賽,事實上雙方打進4球,但全部被判無效。兩隊一共有10次中靶射門,都被門迪和凱萊赫奮力撲出。門迪的高光時刻是在第30分鐘先奮力撲出納比·凱塔的遠射,緊接著又機敏起身封出了馬內(nèi)的補射。而凱萊赫最為重要的一次撲救,則是傷停補時階段將盧卡庫極為隱蔽的近距離射門倒地用腳封出,當時有兩名利物浦球員處在盧卡庫的射門路線上,凱萊赫在視線嚴重受阻的情況下,憑借本能反應擋出了切爾西的絕殺進球,否則將不會出現(xiàn)加時賽。
進入加時賽下半場,電視轉播畫面頻頻切給了在替補席摩拳擦掌的凱帕。這是切爾西公開的戰(zhàn)術秘密:一旦比賽進入加時賽最后時刻,圖赫爾將啟用最后一個換人名額,讓西班牙門將負責點球大戰(zhàn)。
在BBC擔任評論員的名宿伍德蓋特在120分鐘比賽結束后表示,凱帕可能最終成為切爾西奪冠的關鍵人物,“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幾場0比0之一,你能看到所有戲劇性的場面:不可思議的門線撲救,越位進球,VAR復核推翻進球。除了真正的進球之外,幾乎所有事情都發(fā)生了。而切爾西在加時賽結束前換上凱帕,你不得不在點球大戰(zhàn)前更加高看切爾西一眼,一方面是他臨場的點球撲救技術,另一方面則在于他對點球大戰(zhàn)的充足準備。”
不過,利物浦名宿勞倫森認為,凱萊赫要比凱帕更熟悉點球大戰(zhàn),“別忘了利物浦在1/4決賽是怎么淘汰萊斯特城的,當時就是靠凱萊赫在點球大戰(zhàn)的發(fā)揮。我覺得他在信心方面沒任何問題。”
點球大戰(zhàn)中,凱帕的表現(xiàn)讓人失望。利物浦的點球大多踢向兩側靠近門柱的死角,且罰球球員毫不拖泥帶水,大部分射門力量和角度俱佳。凱帕在12碼單挑范戴克時,曾篤定地站在靠近自己右側門柱的位置,結果荷蘭中衛(wèi)完全沒受影響,仍然一腳踢向自己習慣的位置,而凱帕對從自己身邊掠過的皮球毫無辦法。最接近的一次是利物浦的第10個點球,他面對科納特時,已經(jīng)準確判斷到了對手的罰球路線,且眼看將皮球單手托出,可惜當他的手掌觸到皮球時,身體重心已開始急速下落,沒能阻止皮球入網(wǎng)。
凱萊赫在12碼輪盤賭中同樣欠缺撲救表現(xiàn)。切爾西相當一部分球員都是先用假動作晃倒利物浦門將,然后輕松推空門得手。不過凱萊赫在最關鍵一刻穩(wěn)住了陣腳:輪到他主罰時,利物浦門將信心十足地以一腳勢大力沉的射門洞穿了凱帕的十指關。這也將所有壓力送到了凱帕肩上,一定程度上導致后者的射門因為動作變形而高出門框,將冠軍獎杯拱手送給了利物浦。
事實上,凱萊赫雖然一共為利物浦出場16次,但他已經(jīng)經(jīng)受過3次點球大戰(zhàn)的考驗,全部幫助利物浦勝出。賽后他表示:“我的幾次點球撲救很多其實就差一點點,但對手今天主罰質量都很高。輪到我主罰時,我根本來不及細想,而事后我也忘了點球大戰(zhàn)里致勝一球是我主罰的,今天所有隊友都表現(xiàn)出色。”
英格蘭媒體最終將這場決賽稱為“三位門將的故事”。BBC表示,利物浦和切爾西兩隊得分最高的球員都是各自的首發(fā)門將,而全場得分最低的也毫無懸念,被不太走運的凱帕摘走。有媒體還促狹調(diào)侃道:“有誰能做一個凱帕全場比賽的觸球熱點示意圖?我想和上周盧卡庫的相關數(shù)據(jù)對比一下!”
而BBC記者貝格利則為凱帕之后的職業(yè)生涯表示擔憂,在這次搞砸之后,圖赫爾恐怕不會繼續(xù)堅持之前對兩個門將的分工:“我們不知道門迪會不會罰進那個關鍵點球,或者他之前面對利物浦的那11次點球,是否至少能撲出一個。但我知道,切爾西至少下次再有點球大戰(zhàn)的話,應該不會讓凱帕再臨時頂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