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林克報道
在湖人隊的構想中,勒布朗·詹姆斯和拉塞爾·韋斯特布魯克在一起,可以組成一個強力的雙人組。這個組合,可以在場上給湖人帶來加速的沖擊力,可以指揮這支在夏天經歷劇變的陣容,去完成很多他們此前做不到的任務。
這樣的構想,在新賽季的某些時段中,的確變成過現實。比如10月底與騎士一戰,在球隊落后的第二節,有這樣一個回合。當時湖人完成了一次防守,貝茲莫爾抓下籃板,沒有運球就傳給已經奔襲到中場的詹姆斯。而這位17次進入全明星的前鋒,也只是運球超前移動了一次,就發現了正在從右翼朝籃下狂奔而去的韋少,將球傳給韋少之后,詹姆斯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繼續沖刺。韋少心領神會,吸引了對手的防守后,將球傳回給詹姆斯,然后后者可以在空無一人的情況下,完成了單手扣籃。
差不多過了三個回合之后,韋少又在收下防守籃板之后,運球來到前場。在騎士的兩個防守人之間,韋少敏銳地穿過,然后又找到了詹姆斯。結果就像之前那個回合一樣,詹姆斯勢大力沉的扣籃,幫助湖人在半場結束時,把比分追平。
前后兩個回合,間隔了1分39秒,而這99秒里詹姆斯與韋少的組合,成為兩人組隊至今為數不多的亮點片段。
“我們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去理解跟你一起上場的那位組織者,理解他在場上的視野以及他的意識,”詹姆斯聊到跟韋少的配合時說,“所以,我需要跟拉塞爾一起出現在場上,跟他一起跑戰術。因為他獨有的節奏和比賽強度,他總是會沖在第一線。不過,只要你能跟他一起跑起來,你就會獲得回報。”
但目前擺在湖人隊面前的現實就是,球隊孱弱的防線,無法連續阻擋對手的攻勢,自然也沒法給韋少以及詹姆斯太多一起沖起來的機會。像是跟騎士一戰中屢屢出現的精彩鏡頭,在如今的湖人隊比賽中也非常罕見。如何讓韋少與詹姆斯在一起發揮出1+1>2的威力,已經成為球隊迄今為止的一道難題。
“從他們組隊的第一天開始,他倆在空曠的球場上,彼此間的化學反應就非常明晰,”湖人主教練沃格爾說,“這樣的場面,我在訓練中見到過很多次,所以我才反復強調他倆在一起有多么棒。”
韋少與詹姆斯的磨合,早在今年8月就已經開始。在湖人隊助理教練菲爾·漢迪的幫助下,兩位球星在洛杉磯的一所中學體育館中,開始了日復一日的訓練。“他們展現出來的能量非常強大,兩人在第一次的訓練中,就已經開始給彼此創造機會了,”漢迪說,“他們倆在體育館里,真的是一直在尋找建立起聯系的辦法,他倆的出發點都是如何更好地支持彼此。”
兩人在這些訓練中積累起來的默契,已經在跟騎士的那兩次快攻當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了。但是,這樣的場面還是太少了。據統計,在湖人與灰熊的比賽開始前,詹姆斯與韋少共同出戰了13場比賽。在這13場當中,韋少一共給詹姆斯送出了19次助攻——包括跟騎士的那2次。而詹姆斯呢,他只給韋少送出過9次助攻。
其實,韋少和詹姆斯兩人,都是在NBA久經沙場的老將,此前也都是各自球隊的掌控者。本賽季成為隊友,兩人傳球助攻的能力也依舊不俗。韋少場均助攻數是8.6次,排名NBA第4位,而詹姆斯場均也有6.9次助攻,排在聯盟第13位。單獨來看,兩位球員的組織能力都沒有問題,但如何讓兩人發揮出更大的合力,卻是湖人在前1/4個賽季中,始終沒有解決的問題。
前面提到,湖人本賽季防守水平下滑嚴重,無法創造出足夠的轉換機會。上賽季,湖人平均每百回合的失分排名聯盟第一,前一個賽季也是高居聯盟第三,可本賽季打到現在,湖人的排名僅僅是第15位。而且,有些時候就算用防守爭取到了轉換機會,太多的失誤也會白白將其浪費。目前,湖人場均失誤數為16.1次,只比勇士和火箭略好,排名聯盟第28位。而韋少場均貢獻4.6次失誤,詹姆斯場均也有3.7次失誤分別排名聯盟第3和第9。
本來,湖人最近在這些問題上有好轉的跡象,比如韋少,在跟灰熊比賽之前的6場,場均失誤下降到3.3次,也幫助球隊取得4勝2負的成績,結果跟灰熊一戰,他又單場出現了6次失誤。“我們現在希望能夠在籃筐附近創造出更多進攻的機會,給我們球隊更多得分的機會,”詹姆斯最近說,“但是當我們沖擊籃下的時候,我們也必須要盡可能地保護好球權。”
湖人夏天組建陣容的時候,他們的構想就是,給詹姆斯和韋少身邊配置更多能夠拉開空間的球員,讓他們倆人能夠在場上沖起來。這樣的搭配方式,在10年前就有成功的先例,當年熱火組建三巨頭是,韋德與詹姆斯也一樣都是轉換進攻的好手。
這一點,當年在熱火做助教并且跟詹姆斯共事,如今成為湖人助教的菲茲戴爾,非常有發言權。“最好的局面就是,給場上的每一個人都創造出投籃的機會,”菲茲戴爾說,“球隊中不再會有那么一個人,他會說:‘兄弟,我在場上從來沒有摸過球。’現在我們每場比賽要創造出125到130個進攻回合,你肯定能摸到球。”
這就是湖人的構想,也是他們對于前一個賽季的休整。他們要追趕潮流,讓球隊加快速度,“減少思考,依靠本能”就是湖人本賽季的信條。如果一切順利,詹姆斯和韋少這兩個核心,同時都能驅動湖人前進,還能給彼此創造機會,湖人的進攻將會獲得很大的釋放。
但從賽季迄今為止的情況看,湖人的這些構想,真正在球場上展現出來的,可以說寥寥無幾。所以很多人開始質疑,把馬上要年滿37歲的詹姆斯,跟上個月剛剛過完33歲生日的韋少捏合在一起,到底是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東部某支球隊的高管,最近針對韋少做出了評價:“拉塞爾讓我想起了阿倫·艾弗森,艾弗森也很渴望勝利,但是想用他自己的方式來贏下勝利。如果拉塞爾能夠向后退一步,在洛杉磯拿到最終勝利,那無疑將是對他在這個聯盟中取得成績的一次全面肯定。”
只不過,韋少本人并不認可這樣的評價。
“我不同意,原因有以下幾點,”韋少說,“第一,我覺得自己是跟他不同類型的球員。我很尊重阿倫,也尊重他在這項運動中取得的成績,但是我覺得在各個方面我倆都沒法放在一起比較。第二,我覺得自己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努力融入球隊,爭取讓球隊變得更好的球員。我職業生涯這么多年來一直在這么打球,我也會一直這樣打下去,不管發生什么。如果我們最終贏下總冠軍,那很好。但如果沒有,我也覺得堅持自己沒問題。因為生活還要繼續。”
韋少堅持自我固然沒錯,但湖人當初通過交易得到他,還是希望在場上更多地贏下比賽。所以對于本賽季的湖人來說,勝利是應該的,失敗是不被允許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每個人的壓力都非常大。主教練沃格爾為了尋找合適的陣容搭配,在前25場比賽里,已經使用了12套不同的首發陣容,這個變化僅次于76人,排名聯盟第二位。
類似的情況,當年詹姆斯和韋德在熱火組隊初期,也曾出現過。特別是在熱火輸掉2011年總決賽后,韋德和詹姆斯才確定了兩人配合的重心,應該朝詹姆斯的方向傾斜。不過考慮到韋少跟韋德是完全不同類型的后衛,湖人在面對這個問題時,也應該有不同的思路。
詹姆斯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曾經跟很多有實力的后衛搭檔過,除了韋德,歐文也是一個成功的案例。詹姆斯跟韋德合作的第一個賽季,他在場上的使用率位31.5%,而跟歐文合作的第一個賽季,這個數字是32.3%。本賽季,詹姆斯與韋少合作的第一個賽季,他的使用率僅有29.3%。這一方面是詹姆斯年齡所導致,另外一方面,也存在詹姆斯“主動放權”給韋少的情況。
“(韋少)是他可以信賴和依賴的人,”菲爾·漢迪談到詹姆斯時說,“身邊有一位可以長時間保持高水準的控衛,這可以讓詹姆斯不用把個人的使用率提到那么高的程度,也可以讓他在賽季的進行過程中,不必那么勞累。”
不過,韋少就像一柄雙刃劍。一方面,他本賽季在“最后5分鐘、分差5分”的關鍵時段中,累計出現了12次失誤,排名NBA第一;另一方面,他也在這個時段內送出過15次助攻,比太陽的保羅還多了2次。如何更好地“控制”和“利用”韋少,是詹姆斯和湖人共同的課題。
最近與灰熊一戰,韋少的表現再次跌入深谷,全場9投3中,僅僅貢獻了9分、6個籃板和7次助攻,還出現6次失誤。這讓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了湖人11月客場慘敗給開拓者那一戰。在詹姆斯休戰、戴維斯早早退場的情況下,獨自帶隊的韋少全場13投1中,只得到了8分、6次助攻和6次失誤。湖人那一戰最多時落后達34分,也成為很多人批評韋少的一大罪狀。
但即便在那樣一場慘敗后,韋少也并未喪失信心。“我在場上可以完成的技術,絕對都是精英級別,這一點我每個夜晚都堅信,”韋少說,“同時,這也是我需要做到的,就這么簡單。”
事實證明,如果韋少可以將自己的技術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那他的確可以給湖人提供很大幫助。比如與凱爾特人一戰,韋少單場24分和11次助攻的表現,與詹姆斯的單場30分產生了彼此的呼應,帶給球隊今年最酣暢的一勝。但隨后的一場,韋少在面對灰熊的比賽中,又再度迷失了。
今年夏天,湖人為了得到韋少,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也錯過了諸如巴蒂·希爾德這樣可以來補強球隊的拼圖。如今,希爾德在國王發揮很好,場均3.6個三分球的命中,也僅次于庫里排名NBA第二。但是,希爾德注定無法像韋少一樣,給湖人帶來深層次的徹底改變,不管是積極方面還是消極方面。
所以,對于2021-22賽季的湖人來說,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可能都要經歷在“打得非常好”與“打得非常爛”之間的起伏。唯一可以讓湖人穩定下來、持續贏球的方式,就是詹姆斯與韋少找到彼此契合的方式,并證明他們可以一起在洛杉磯拿下勝利。
掘金的杰夫·格林,是如今聯盟中,僅有的3位不在湖人但跟詹姆斯和韋少都做過隊友的球員之一。站在前隊友的角度,格林相信這兩位巨星可以找到在一起打球的方式。
“他們倆肯定可以,”格林說,“他們都很清楚,想要贏下比賽需要哪些元素,他們也都愿意為了贏下更多比賽,而放棄一些東西。這是我之所以尊重他們兩個人的原因,他倆都是真正關心球隊的人。”
所以,湖人不會中途舍棄韋少,他們會拉上他和詹姆斯一起,繼續朝著前方進軍,不管那是更好的未來,抑或是更糟的明天。
“大家以前從來沒見過我這樣的球員,”韋少說,“當一些人做了大家從來沒見過的事情時,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肯定都是看到的負面的地方,這就是事實,這就是我們生活的世界。對我來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才不會管別人怎么看,我才會對自己的比賽方式,對自己爭取勝利的方式感到心安理得。因為,這就是我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