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載于第827期《足球周刊》
文/王勤伯
1
10月22-24日進行的意甲第9輪比賽出現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巧合:穆里尼奧、斯帕萊蒂、小因扎吉、加斯佩里尼4位名帥都在比賽中被主裁判驅逐出場(直接紅牌或兩黃)。
一直到第10輪聯賽開打之前,意大利媒體都在談論主教練的言行問題。我開車的時候習慣收聽位于托斯卡納的“體育電臺”,他們時常邀請一些知名記者擔任嘉賓,讓聽眾打電話進來提出問題,或者提供自己的看法。
打開電臺,節目已經開始,沒有聽到嘉賓的名字,主題毫無疑問是上面所說的內容。一個來自蒙扎的電話引發了我強烈的興趣。這位聽眾朋友自己是一名年輕的裁判。他說,亞特蘭大主教練加斯佩里尼為什么被罰下,這是可以討論的問題,但是加斯佩里尼賽后的言論是無法接受的。
當值比賽主裁判名叫利維奧·馬里內利,不到37歲。63歲的加斯佩里尼說,“我無法接受一個小孩子跑到我面前來舉起紅牌,一點解釋也沒有。這是非常荒唐的一次判罰,我什么也沒做,什么也沒說,我僅僅是抗議一次犯規,整個球場都在激烈抗議,之后還有兩次類似的情況,我甚至沒有注意到我之前已經被出過一次(黃牌)了。這些人應該當面做出解釋才對。”
來電的聽眾朋友說,把一個意甲裁判說成是小孩子,是對整個裁判界嚴重的不尊重,不是一個足球職業人士應該說的話。在意大利的足球系統里,成為意甲裁判是至高的榮譽,它意味著一個人為之付出了將近20年的努力,從執法青少、業余比賽開始,一步一個腳印、一級一級臺階地爬上意甲的舞臺。對于很多剛剛亮相意甲的球員來說,他們身上可能一點職業比賽的經驗也沒有,但是對于一個在意甲賽場亮相的裁判來說,他僅僅是職業比賽的執法經驗就起碼有數百場。
因此,把一個意甲裁判說成是“小孩子”是非常錯誤的以貌取人,在裁判這個行業里,能夠成為意甲裁判的一定是老兵,是如果不能執法意甲很可能會結束十幾年裁判生涯選擇退役的“老裁判”,技術問題可以討論,但這樣的用詞來自一個備受尊重的意甲主帥,是無法接受的。
擔任電臺嘉賓的老記者愣了好一陣子,或許他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點評”這次來電,最后他說:“我很感謝你的觀點,或許這正是我們需要告訴公眾的內容,我真的覺得我沒有任何一點需要補充的。你住在蒙扎對吧,如果你有時間,什么時候我想請你喝杯咖啡,我們可以深入地聊一聊。”
2
這位裁判聽眾對加斯佩里尼的批評,也讓我感到一點慚愧。過去我在報道和專欄里時常談到足球運動的社會性質,很多熱愛足球的義工和志愿者們構筑起了歐洲和南美的基層足球體系。但遺漏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裁判。
實際上,裁判培訓和選拔體系對一個國家的足球系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青訓一樣重要。在任何一個每周開展上萬場足球比賽的國家,裁判就是維持足球運動正常開展的關鍵。
我還記得過去在米蘭的業余女足俱樂部擔任領隊時的經歷,對于草根足球來說,裁判幾乎意味著一切——這種級別的比賽是沒有主辦方和組委會官員的,兩支球隊見到裁判,就等同于見到了比賽的組織者,而比賽中發生的一切,全部的決定權和記錄都在裁判一人手中。
來執法此類青少、業余比賽的裁判,大多數都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他們會在執法精準度、體能、心理素質等各方面接受考核,逐層接受選拔,優秀者可以成為更高水平賽事的裁判,每年逐層淘汰一部分人,吸納一部分人,這個系統的內部競爭激烈程度并不亞于6-18歲的青訓體系。也有不少裁判恰恰就是足球青訓體系里被淘汰的球員,希望以另一種方式繼續“足球生涯”。
像這位把加斯佩里尼驅逐出場的裁判利維奧·馬里內利,他是一名高級軍官,參加過維和部隊執行海外任務,從2002年(18歲)開始執法,在低級別業余聯賽6年,最高級別業余聯賽4年,意丁意丙聯賽4年,意乙4年,足足努力了18年,直到2020年才開始執法意甲。
意大利足球的基層經費很大一部分支出是用在裁判身上。各個球隊負責了自己的服裝、旅行等費用,裁判這一部分的支出則是由足協來承擔費用。業余級別的裁判會得到汽油費、地鐵票之類的補助,要吸引更多的人參與裁判事業,這是必須的開銷。
足球作為一個龐大的現代體育運動體系,裁判系統的搭建就像是現代社會的法制基礎。西方很多國家從政治層面來說,時常都給人亂哄哄的感覺,維持整個社會穩定運轉的其實是法制體系。足球運動的開展也一樣,任何地方都會出現各種預想不到的意外情況,規則的維護和體現,最直接依賴的也是裁判,其次是體育司法機構。
3
意甲出過裁判丑聞,但單純看意大利的裁判培訓和選拔體系,這里又是全世界最強的足球國家之一。像科利納、羅塞蒂等前意甲著名裁判在退役以后都會去國際足聯、歐足聯等機構任職,負責裁判工作,或者是被別國請去幫助培訓裁判。這說明意大利的裁判受到的國際認可度非常高。
除了選拔嚴格,意大利裁判界的另一個優點是總在學習、研究和探討。足球規則是死的,一些敏感的判罰涉及到對規則的解讀問題,例如有意和無意手球。涉及到規則的詮釋問題,意大利人對這些就摳得非常細,而且會根據實際運用的情況和足球圈的反應去進行適當的調整。這就好比律師圈子,優秀的律師對法律理解更透徹,詮釋更合理,講起課來也更容易讓人理解。
讀到同事安然在周刊文章《一個人的世界杯》(上篇、
下篇)里記錄的自己執法國際足聯5人制世界杯的點點滴滴,著實為他感到驕傲和高興。在今天的世界里,當你身邊的人為一件事情努力堅持整整20年終于圓夢的時候,你都會感到佩服和鼓舞。18年前我剛到《體壇周報》的時候,安然是最早的球友之一,當時他已經開始在參加足球裁判工作。過去也零零星星聽到他說過一些執法的經歷,從2008奧運會前為意大利國奧執法熱身賽,到執法國內賽事、亞足聯賽事。他和上文說到的意大利裁判一樣都是需要克服一層一級的選拔才能走到今天,直到在世界舞臺贏得認可。
可以說足球裁判的選拔比高考還更殘酷,高考需要你在最后關頭是個好學生,足球裁判選拔則需要你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都始終是好學生,在最后一關還得是好學生里的好學生,才能終于在最高舞臺登堂入室,成為一位“年輕的老將”。這是足球世界里一份隱藏的美麗。一個龐大的足球體系能夠維護得很好、維持得長久,一定是很多人為之付出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這其中絕對不僅僅只有球員和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