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駐意大利記者 王勤伯
對于曼奇尼來說,昨晚和瑞士隊的比賽,基耶利尼和維拉蒂的缺席,并不是最棘手的問題。
實際上,基耶利尼已經(jīng)在2020歐洲杯站完最后一班崗,如果他的狀態(tài)還能允許他參加2022世界杯,那將會是曼奇尼的運氣。維拉蒂的傷缺則是常事,如果2022年世界杯,他還能像2020歐洲杯一樣健康踢踢完最后半程,同樣會是曼奇尼的幸運。
意大利隊真正的問題,是所有意大利媒體指出的:進攻乏力。
意大利缺少優(yōu)質(zhì)射手的問題,在2020歐洲杯之前就很突出。歐洲杯上,曼奇尼選擇了揚長避短,突出個人突擊的作用,讓邊后衛(wèi)、前鋒在有隊友策應(yīng)的情況下比較反常識地增加帶球突破。這種做法實際到了淘汰賽階段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乏力,半決賽和決賽都是點球取勝,盡管決賽對英格蘭時創(chuàng)造了很多機會,但始終缺乏高效的最后一擊,“防守型前鋒”因莫比萊在進攻時,讓意大利隊更像是10打11。
曼奇尼在歐洲杯之前說,希望拉斯帕多里成為新的保羅?羅西,可見他對鋒線問題非常有知覺,也對年輕人充滿了期待。不過拉斯帕多里的成長,仍然未能進入加速狀態(tài),在國家隊只能獲得較少的出場時間。那么問題就已經(jīng)非常清晰了:等到因莫比萊、扎尼奧洛、佩萊格里尼等本次缺席的球員回歸,意大利隊的進攻乏力有可能緩解嗎?這個問題,可能連穆里尼奧也不敢給出肯定的答案,他老早以前就非常喜歡扎尼奧洛和佩萊格里尼,甚至希望能親自幫助他們提高自身水平,但到目前為止,進步并不明顯。
曼奇尼和意大利U21主教練尼科拉托之間關(guān)系密切。任何一個重要的U21球員的比賽時間,集訓(xùn)時為哪一邊出戰(zhàn),都是曼奇尼和尼科拉托商定好的,例如托納利上次集訓(xùn)就去了國青。至于現(xiàn)在,曼奇尼毫無疑問會加緊關(guān)注21歲的,身高2.02米的前鋒洛倫佐·盧卡。
歷史上的意大利國家隊,不喜歡有高中鋒的踢法,但現(xiàn)在恰恰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誰也無法忽視的人物。他今年在意乙剛剛亮相,賽季初就憑借自己的進球幫助比薩領(lǐng)跑聯(lián)賽,而在意大利國青,盡管尼科拉托堅持腳下球踢法,隊友們卻總是會不由自主地,圍繞盧卡的身高優(yōu)勢來做文章。
盧卡實在是太高了。就算是身高1.90左右的北歐球員在他身邊,都會感到很大的壓力。此前意大利國青對陣瑞典國青,某一些在平時很可能會直接飛出底線的傳球,瑞典的后衛(wèi)也不得不拼命起跳去破壞,因為不破壞這一下,身后的盧卡是可以碰到球并制造威脅的。
然而,在比賽中的大多數(shù)時間,盧卡引發(fā)注意的又不是他的身高,而是他的腳下技術(shù)。他的射門技巧非常全面,正腳背、凌空球、外腳背……而且他有一套專屬自己的技術(shù),如運用身體優(yōu)勢迅速轉(zhuǎn)身擠開對手形成突破。
通常而言,高中鋒腳下技術(shù)都不會太細膩,但盧卡確實是個古怪的結(jié)合體。他說,他很早開始就潛心研究伊布拉希莫維奇的每一個動作,以及移動方式,因為他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同樣靈活果斷的高個子。
盧卡的身高,是不是定位球進攻中的利器?比較有意思的是,如果是球隊獲得30米距離的任意球,盧卡不一定會站到禁區(qū)里,他會親自去主罰任意球,因為他的大長腿揮起來,就能讓球像炮彈一樣射出。
現(xiàn)在的盧卡,當然還達不到前輩伊布或同齡人哈蘭德等中鋒的境界,不過他已經(jīng)被視作盧卡·托尼在意大利足壇的接班人。而托尼這樣的前鋒,恰恰就是曼奇尼的國家隊現(xiàn)在需要的:他能很好地牽扯對方的后防線,同時自己也有一定的進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