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團體三大杯賽剛剛鳴金收兵,丹麥公開賽就已經無縫銜接,連軸轉的賽程中,在蘇杯打了五場球、在尤伯杯從第二場小組賽就連續入選比賽陣容的黃東萍更是勞模般的存在,身兼混雙和女雙兩項,她顯然成為國羽在巴黎周期最為看重的主力之一。
蘇杯結束,從芬蘭轉戰丹麥,湯尤杯落幕,好在丹麥公開賽就是原地展開,雖是免去了舟車勞頓,但對于從七月中旬開始征戰東京奧運會、全運會、蘇杯、湯尤杯的國羽主力來說,一個比賽接著一個比賽,是根本沒得休息時間。
好在,中國隊在三大杯賽收獲兩冠一亞的成績,算是超出預期,而這份成績單的背后,如果要說表現最出眾的選手,陳清晨/賈一凡自然當仁不讓,他們在蘇杯和尤杯牢牢守住了一號女雙的位置,但不要忘了還有黃東萍,她在混雙和女雙兩個項目中,都保持了非常高的出勤率,并取得了只要登場就一定獲勝的戰績。
因為鄭思維/黃雅瓊沒有隨隊伍來到歐洲,國羽蘇杯混雙這一分是王懿律/黃東萍必須要確保的。小組賽首場適應亮相,第二場休戰讓年輕選手鍛煉,這時,比賽還都是波瀾不驚。
但小組賽最后一場對泰國,當男雙男單雙雙失利,陳雨菲和陳清晨/賈一凡將比分扳成2平后,黃東萍與王懿律最后登場一錘定音,之后的四分之一決賽對陣丹麥,又是熟悉的劇情,還是他們倆,在男線輸球后,最后一分穩穩地拿下,鎖定勝局。
再來到半決賽與韓國相遇,王懿律/黃東萍首個出戰贏得開門紅,為國羽3比0完勝奠定了基礎。倒是決賽的中日PK,國羽在前四場3比1獲得勝利,“黃鴨”也終于能休息一回,盡情享受勝利的喜悅了。
黃東萍和王懿律在蘇杯混雙這一分的重要性無需多言,但來到湯尤杯賽場,二人在自己已經很少練習的雙打賽場也有著極大的貢獻,王懿律和劉成搭檔出戰三場全都獲勝,但遺憾的是,決賽面對印尼,還沒有等到他們作為二雙亮相,國羽就已經0比3無緣了桂冠。
如果說王懿律在湯杯頻頻和劉成臨時配對打男雙是在于隊伍實在沒有能拿得出手的組合了,那么尤杯這邊,“凡塵”之外的二雙還是有著不少的選擇,但教練組還是給黃東萍安排了更多的場次,足以見得對她的信賴。
小組賽后兩場,黃東萍就分別和賈一凡、李汶妹搭檔出戰,之后的淘汰賽,她和李汶妹也形成固定搭檔出現在二雙位置上,不過四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國羽都是3比0輕取對手,他們不用亮相就已經躺贏,但決賽,在前三盤2比1領先的時候,黃東萍/李汶妹以24比22、23比21險勝對手,幫助國羽重奪桂冠。
二雙這一分太重要了,如果沒有拿下,雖然雙方戰平還有第五盤的三單之爭,但韓悅的能力和經驗終究有所欠缺,國羽是否還能夠穩操勝券就是未知數了,所以從決賽的結果也能看出,教練組把黃東萍安排在二雙的位置上就是看中了她關鍵時候把控局面的能力。
本以為黃東萍偶爾為之的女雙表現會隨著尤杯的奪冠也圓滿結束,丹麥公開賽就是黃鴨向著新周期第一個混雙冠軍發起沖擊,但除了混雙,黃東萍和鄭雨又搭檔出現了丹麥公開賽的賽場。從20日雙打開戰,連續幾天,黃東萍都是一日雙賽,當然結果也都贏了,和兩個搭檔均順利躋身了各自單項的八強。
26歲的黃東萍正處在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東京奧運會的奪冠讓她在能力、信心上有了一個新的提升,巴黎奧運周期伊始,混雙自然是她的王牌項目,但教練組也在嘗試讓她擁有更多的可能。
所謂能者多勞,黃東萍或許也還能在混雙之外,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