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駐意大利記者 王勤伯
贏得歐國聯獎杯,法國隊成為歐洲大陸第一支實現世界杯、歐洲杯、聯合會杯、歐國聯大滿貫的球隊,法國足協的榮譽室又得騰出點空間了。德尚也終于可以擺脫今年歐洲杯之后受到的巨大輿論壓力,當時一些人恨不得他立即被齊達內取代。
無論是半決賽對比利時,還是決賽對西班牙,法國都是以同一種方式贏得了勝利:上半時嚴重缺乏主動權,不僅被對手攻擊,而且很吃力,很難看,但是下半時他們總是有能力利用對手體能下降、陣型更松散而找到多次機會,實現致命的逆轉。
在歐國聯開戰之前,德尚說過,他非常清楚法國隊應該怎么打。這可能是最有意思的一個點:歐國聯奪冠的法國隊,到底是不是德尚想要的法國隊?
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是2018世界杯和2020歐洲杯,德尚都會在大賽進行過程中變化陣型,但是這一次2場比賽法國隊沒有變陣,只有人員方面的調整:比利時半決賽首發的拉比奧在決賽中被摩納哥中場喬瓦梅尼取代,盧卡斯·埃爾南德斯被金彭貝取代。
德尚在本屆歐國聯的技戰術意圖非常清晰:
-中衛位置,烏恩蒂蒂難以恢復狀態,朗格萊陷入低潮,金彭貝能力有局限,于帕梅卡諾成長較慢,因此必須尋找新的后防線組合,瓦拉內領銜的3后衛有可能取代此前使用更多的4后衛。塞維利亞小將孔德在之前的國家隊比賽中犯過錯,但德尚對他的能力有信心,對他的潛力相當看好,堅持讓他得到鍛煉。反倒是金彭貝和盧卡斯·埃爾南德斯需要爭奪1個位置。
-在門迪長期受傷的情況下,法國隊需要重新尋找左側的攻防解決方案,尤其是左側的助攻能力必須加強。特奧的入選相當及時,而且以他現在的狀態,完全可以成為主力。他在決賽中就差點像半決賽一樣差點用進球決定比賽結果。
-尋找格列茲曼-本澤馬-姆巴佩的三叉戟配合默契度是徒勞的,這三人總是在2人之間有默契,3人在一起就多余了。因此不如讓格列茲曼完全扮演中場角色,尤其是在強強對抗中,格列茲曼位置相當靠后。三叉戟去掉一個不是太大的問題,世界上大多數球隊無法抵擋姆巴佩和本澤馬2人的沖擊。
但是法國隊在歐國聯上也暴露出一些很明顯的問題,或者說是德尚在2018世界杯以后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
一是在沒有坎特的情況下,法國隊中場對對手的控球破壞能力有限,拉比奧在對陣比利時的比賽中得到全隊最低的3分,他確實不是坎特。決賽對西班牙換成喬瓦梅尼效果更好一些,他在摩納哥踢得就是完全相同的陣型和位置。
二是法國隊的進攻更多依靠的是對手攻防脫節以后留下的空當,這樣姆巴佩的速度、本澤馬的經驗才能發揮較好的作用。無論是比利時還是西班牙,都是在下半時最后30分鐘才頻繁出現讓法國隊可以利用的漏洞。
法國隊用實際成績回應了馬賽主席隆格利亞對法國足球的批評,這個西班牙人認為法國足球只注重個人能力,不訓練團隊意識。但在法國和西班牙陷入混戰的階段,真的就是法國隊球員更強的個人能力解決了問題,擊敗了團隊意識更好、整體配合更流暢的西班牙。如果奧亞薩瓦爾的個人能力和姆巴佩、本澤馬更接近一些些,他是可以打進第2球的,但他確實個人能力有很大局限。
不過這里體現了一個德尚未來可能會感到矛盾甚至不得不繼續試驗的問題——2018世界杯,法國固若金湯的防守搭配犀利的快攻,走的是一條追求“必然性”的道路,有很多比賽,從1/4決賽贏烏拉圭、半決賽贏比利時到決賽贏克羅地亞,法國隊贏球都是“很穩”的。但是本次歐國聯逆轉比利時和西班牙,人們更多看到的是“懸念”,決賽甚至有進球是否越位的爭議,而比利時和西班牙在比賽中也是自始至終都有不少機會,法國隊贏球的必然性已經消失了很多,歐國聯的勝利,偶然性扮演了強大的角色。
有一些教練敢于在尋找偶然性上面去冒險,但這是德尚萬萬不想的,他歷來就不是這個風格。而且德尚也很清楚的是,有了這次歐國聯的教訓,無論是比利時、西班牙,還是其他正在觀察法國隊的潛在敵人,將來都會非常關注解決本隊下半時60分鐘前后的脫節問題,并研究在這個階段應該如何對本澤馬、姆巴佩形成持續干擾。這個時段如果挺過去了,尤其是像半決賽的比利時那種領先狀態,對手是可以給法國隊制造不少威脅的。
歐國聯是德尚想要的獎杯,他實現了自己的奪冠承諾。但這是不是德尚想要的法國隊?或許還不是,他一定還會進行更多的人員和打法試驗,甚至不排除一路試驗到2022世界杯小組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