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弈桑
第四屆“拉沃爾杯”剛剛在波士頓落下帷幕,因傷缺席本屆比賽的納達爾,就迫不及待地在社交媒體“圈”了費德勒:“明年一起合作雙打?”至于費德勒,雖然因為剛剛做完手術,同樣缺席了今年的比賽,但還是在術后馬不停蹄地飛到了波士頓來助陣。
不了解原委的朋友可能會感到疑惑:最近兩年連大滿貫都時常缺席的費德勒,怎么會對這樣一項比賽如此賣力?其實拉沃爾杯原本就是費德勒一手創立的,2017年在布拉格舉辦的首屆比賽中,他和納達爾就曾經歷史性地合作雙打,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個吸引眼球的動作,為剛誕生的拉沃爾杯打響了名號。
而在芝加哥舉行的第二屆比賽中,雖然納達爾因傷缺席,但又促成了費德勒和德約科維奇的雙打組合,同樣書寫了一段佳話。正是因為前兩屆比賽的成功舉辦,讓ATP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這樣雙方在經過商議之后,2019年在日內瓦舉辦的第三屆比賽中,拉沃爾杯就正式被列為ATP的比賽,雖然依舊不設積分,但會算到正式的戰績和交手記錄當中。在那一屆中,納達爾回歸參賽,不過因為臨時受傷,大家期待的“費納合體”沒能再次出現。
去年由于疫情關系,拉沃爾杯停辦一年,今年第四屆則是來到波士頓舉辦,由于費德勒和納達爾都有傷在身,德約也沒有參加,今年是拉沃爾杯創辦以來,第一次缺少“三巨頭”的比賽。但沒想到的是,這屆比賽卻創造了史上最懸殊的比分:14比1!歐洲隊實現了四連冠,而世界隊僅僅在首日的雙打比賽中拿到一分。
既沒有了三巨頭,又缺少了足夠的懸念,這讓本屆拉沃爾杯的關注度大打折扣,梅德維德夫、茲維列夫和西西帕斯這95后“三小巨頭”首次攜手出戰,似乎也沒有掀起足夠多的浪花。在ATP的官微下面,拉沃爾杯期間討論度最熱的話題,反而是賽前球員們盛裝出席晚宴,以及費德勒和羅迪克這對”老CP”合體出現在看臺這些花絮,而相比于拉沃爾杯,球迷們似乎對遠在巴爾干半島休假的德約的一舉一動更加感興趣。
甚至,無論是拉沃爾杯還是ATP都不愿意提及的不和諧一幕,反而在球迷中間引發了更多討論。起因是代表歐洲隊出戰的茲維列夫,在輸掉首日的雙打后放下一句:“這是你們拿到的最后一分!”這引發了世界隊的集體不滿,奧佩爾卡甚至含沙射影地說:“他還說自己是無辜的”,被指是在暗諷對方的家暴傳聞。
所以整體來看,對于這樣一個沒有積分的賽事,縱然已經被列為ATP的正式比賽,可球迷們更關注的,依然還是這些場外的花絮,而并非比賽本身,特別是當三巨頭不參賽時,這一現象就會更加明顯。無論明年在倫敦舉辦的第五屆賽事中,費納能否成功合體,但對于拉沃爾杯甚至是ATP來說,終有一天需要面對巨頭時代結束后的“殘局”。
當然,由于是自己一手創辦的比賽,費德勒對拉沃爾杯的持續投入是可以預見的,即便將來不能以球員身份參賽,擔任隊長依然可以吸引大批球迷關注。不過除了明星效應之外,想讓拉沃爾杯變得更加精彩,現在“歐洲強世界弱”的格局就必須得到改變,否則由于懸念的缺失,恐怕很難擺脫“表演賽”的質疑,現在我們也只能期待:未來能夠代表世界隊出戰的年輕選手要快一點成長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