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沖過終點線后,尼揚薩巴高舉雙手慶祝這一歷史性時刻。就在五年前的里約奧運會上,她還拿到過女子800米的銀牌,但當世界田聯頒布“睪酮素法案”后,天生性別發育有缺陷的她不得不從800米賽道轉向長跑領域,沒想到僅用了短短五年她便創造了新的歷史。當地時間9月14日晚,世界田聯洲際巡回賽薩格勒布站,在女子2000米的比賽中,尼揚薩巴以5分21秒26的成績奪冠,同時打破了世界紀錄。她成為首位正式打破世界紀錄的性別發育異常(DSD)運動員——即被認定為“雙性人”的運動員。
盡管2000米比賽通常在田徑賽事中并不常見,但尼揚薩巴當晚打破世界紀錄的表現還是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對于患有性別發育異常(DSD)運動員的爭論——有褒揚也有批評的——因為尼揚薩巴體內的睪酮素水平過高,不符合世界田聯關于“女性運動員”的性別界定標準。
根據世界田聯在2018年出臺的“睪酮素法案”其中對于運動員性別鑒別標準的定義,這類患有DSD的運動員必須將體內的睪丸酮水平降低至5nmol/L 以下,否則將被禁止參加400米至1600米內五個項目的國際比賽,包括400米,400米跨欄,800米,1500米,一英里比賽,除非他們愿意服用藥物來降低體內高睪酮水平。
28歲的尼揚薩巴曾經是800米賽道上一名實力強勁的選手,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她以1分56秒49收獲800米的銀牌,僅次于南非名將、同樣被認定為“雙性人”的塞門婭。
2019年,體育仲裁法庭(Cas)裁定,“由于生理原因,攜帶‘46 XY DSD’基因變異(即DSD)的女性運動員,比‘46 XX 沒有攜帶DSD’的運動員享有顯著的體育優勢”,為了確保女性運動員在某些跑步項目上的公平競爭,體育仲裁法庭最終維持了國際田聯對DSD運動員所制定的參賽限制條件。
被禁止參加800米比賽后,尼揚薩巴選擇轉戰長跑項目。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她的競技狀態依舊在不斷提升。東京奧運會上,尼揚薩巴拿到了10000米的參賽資格,并在決賽中跑出了第五名的成績。奧運會結束后,尼揚薩巴便馬不停蹄輾轉至鉆石聯賽賽場,在巴黎站女子3000米決賽,她以8分19秒08刷新賽會紀錄和國家紀錄,并在布魯塞爾站擊敗了肯尼亞名將海倫·奧比,以14分25秒34的個人最好成績奪得女子5000米冠軍,并創造了國家新紀錄。
一周后,來到洲際巡回賽薩格勒布站,尼揚薩巴依舊延續了火熱狀態。比賽中,她在1000米的分段成績僅用時2分41秒37,最后一圈沖刺階段,尼揚薩巴進一步提升速度,將單圈用時縮短至63秒,最終她以5分21秒26的驚人成績打破世界紀錄,將2017年由埃塞俄比亞名將根澤貝·迪巴巴創造的5分23秒75原紀錄提高了2秒之多。
其實和塞門婭相比,尼揚薩巴的“轉型”無疑是成功的。但在接受采訪時她還是表示,由于“睪酮法案”的影響,過去幾年她的生活并不容易,“沒有人信任我,也沒有人愿意幫助我做我的教練,但我相信我自己,我會用決心和堅持面對所有質疑和挑戰。”
盡管如此,尼揚薩巴和塞門婭一樣,同樣也遭到了包括兩屆400米奧運會冠軍、巴哈馬名將米勒·尤博在內的其他女性運動員質疑,她們曾抗議世界田聯為什么不將“睪酮法案”的參賽限制擴展到其他田徑項目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東京奧運會200米銀牌得主,18歲的納米比亞女子短跑選手姆博馬今年曾創造了女子400米賽季世界最好成績,但同樣也因體內睪酮素過高,而不得不轉戰至200米賽場。
文/局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