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孔德昕
北京時間9月14日,根據The Athletic名記沙姆斯·查拉涅的報道,NBA聯盟正討論在未來的賽季中設立季中錦標賽,贏得冠軍的隊伍每名球員都會拿到100萬美元的獎金。今日的競賽委員會電話會議里討論了相關概念。
自從2年前設立NBA季中錦標賽的方案被提出,這件事就一直是聯盟著眼討論的重點。關于常規賽太過枯燥和漫長的吐槽一直存在,而NBA聯盟也渴望通過引入新的賽制來刺激增長點,讓聯賽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過去幾年,新總裁亞當·蕭華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存在一些受到爭議的舉措,但也確實通過新花樣讓NBA不斷吸引球迷們的眼球。比如NBA的全明星賽改為隊長選人制,而且過去兩年還設置了末節目標得分制的決勝方法;比如設立季后賽附加賽,讓7-10名的隊伍爭奪最后兩張季后賽門票。但和這些相比,集中錦標賽顯然是一項更龐大的變革,它對NBA的沖擊會是巨大的。
一方面,聯盟會獲得額外收入。根據此前的報道,季中錦標賽的理念誕生于對歐洲足球的學習。枯燥的常規賽會因為誕生額外的冠軍而更吸引眼球,同時單敗淘汰的賽制也會無比刺激——參考每年NCAA的瘋狂三月以及過去兩年NBA附加賽的情形。一旦錦標賽落地,NBA勢必能借機獲取更大收益,他們很快也要進行新的電視轉播合同談判了。
另一方面,這會大大影響傳統模式的延續。季中錦標賽的提出也遇到了眾多反對的聲音,其中最主要的一類是認為這會破壞NBA70多年的傳統。設立錦標賽一定會讓常規賽縮減,而錦標賽和常規賽的數據多半要被分開來看,那么對球員頗為重要的個人數據及榮譽要如何評價?未來我們是不是再也無法看到有人能在生涯總得分一項上超越賈巴爾了?
事實上,季中錦標賽能否成型還要看NBA能否創造足夠吸引人的籌碼。就目前而言,冠軍隊伍每人100萬美金的獎勵不低,但還不足以撬動杠桿。對于低收入球員來說,百萬獎金可以讓他們的年收入增加40%-60%,但明星球員很可能不會特別買賬。對于那些拿著超4000萬年薪的超級球星來說,這項賽事既無法累積個人榮譽、也不會增加那么多收入,他們為何要浪費時間和體能去投入戰斗呢?
所以早在2年前這個概念被提出時,就有人懷疑這是否會變成角色球員比拼的舞臺?如果那樣,還符合NBA設立這一比賽的初衷嗎?假如一支球隊的低收入球員渴望努力征戰,而明星球員又想休息調整會怎么樣?這些始終是橫在聯盟面前的問題。
從隔三差五就有設置季中錦標賽的消息傳出可以感受到,聯盟對于設置新賽制的愿望是非常強烈的。原本季后賽附加賽的提出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但眼下NBA似乎已經確定要保留這一制度。如果蕭華真的要搞一些新花樣,他肯定會想方設法平衡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