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全媒體駐西班牙記者 武一帆
借助拉法·米爾的帽子戲法,西班牙5比2擊敗科特迪瓦,晉級奧運會男足半決賽。結果很稱心,過程是否如愿就難說了。科特迪瓦在常規時間兩度領先,尤其在第89分鐘時的進球,幾乎“絕殺”了西班牙。然而勝利最終落在另一方的口袋。這究竟是歸功于實力、運氣還是頑強的斗志?真的是一樣事實能催生出兩樣截然不同的評判。
首發陣容方面,主帥德拉富恩特沿用之前幾場的思路,前場以阿森西奧、奧亞薩瓦爾和奧爾莫為攻擊群。當然收獲的也是類似的結果。球隊憑借強大的中前場壓制力,創造出為數不少的機會,但最大的問題依然擺在那里:沒人懂得最后一兩腳球的正確處理方式。德拉富恩特和全體觀眾一樣,一遍遍看著奧亞薩瓦爾和奧爾莫將近在咫尺的正面射門踢上看臺,心里著急。西班牙在常規時間打進的兩球,都來自科特迪瓦防線的送禮。尤其是第一球,科特迪瓦后衛胸停回傳不慎,被奧爾莫前先一步挑射破門。
與之前3場小組賽的情況有所區別,面對科特迪瓦開放式的打法和強悍的爆發力,西班牙靠傳控已經很難保住這條防線了。開場第9分鐘,巴伊通過角球機會為科特迪瓦首開紀錄,西班牙連續第2場定位球失守,都是保·托雷斯漏人或被人壓制。回看全場集錦,更會有“雙方勢均力敵”的感受。烏奈·西蒙做出多次極限救險,為隊友爭取到更多的揮霍空間。
進攻質量不理想,德拉富恩特卻首先換下負責中前場串聯的阿森西奧。在下場時,皇馬球員輕輕搖頭嘆氣,表示不解。另一個用人上的迷惑操作,是安排對陣澳大利亞時因傷落場的明格薩首發。結果巴薩邊后衛只踢了不到10分鐘就傷情復發被換下,而替補席上并無專職右后衛奧斯卡·希爾,只得再次讓中后衛巴列霍登場客串。
德拉富恩特最大的槽點是:直到科特迪瓦的格拉德爾在第90分鐘破門,幾乎殺死了比賽,他才舍得讓中鋒拉法·米爾“上去沖一沖”。結果米爾登場58秒就扳平比分,挽救了賽點。而在加時賽,米爾3腳射正打進2球,進攻線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這讓人不禁納悶,德拉富恩特究竟是太精明還是太糊涂,究竟是情況盡在他掌握中,還是完全靠命硬撐到了半決賽。
而在本屆奧運會上,這已不是拉法·米爾第一次嘗試挽救賽點了。小組賽首戰對埃及,西班牙在他登場后立刻掀起進攻狂潮,后10分鐘時間里幾乎拿下比賽。第二場對澳大利亞,米爾在登場后,立刻破壞了對方禁區內的密集盯防,這才有奧亞薩瓦爾前點破門的機會。至于本場比賽,一方面完全證明他作為中鋒的強點支撐作用,另一方面,加時賽中的小角度進球足見其門前腳感正佳。如果半決賽中,德拉富恩特依然將其放在替補席上,那或許只能說,讓米爾替補上來解決問題,也是球隊計劃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