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銳衢州報道 最早的全國圍棋之鄉頒布于1990年,當時的國家體委四司發文,確定國內五個縣市為全國圍棋之鄉,依次為:河北省懷安縣、上海市嘉定區、浙江省天臺縣、浙江省嵊州市、江蘇省張家港市區,這是最早的由國家體委專門發文的五個全國圍棋之鄉。
時隔21年后即2011年,中國圍棋協會重啟圍棋之鄉授予工作,當年授予山東省德州市、浙江省衢州市、安徽省宣城市、江西省豐城市、新疆沙雅縣五個市縣為全國圍棋之鄉,新疆沙雅縣是一匹黑馬,當時授予其為圍棋之鄉時,很多人還不知道其名,這座西陲小城竟然有數千之眾下棋,實為奇跡。
隨后,江蘇省姜堰市、湖南省常德市、河南省洛陽市、廣東省汕頭市、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等先后加入圍棋之鄉大家庭,這些市縣都有一個共同點:舉辦了全國性圍棋大賽,是圍棋大賽的多年支撐者,居功甚大。洛陽還是出了名的“百段之城”,雖然僅僅為地級市,但擁有的在籍職業棋手數量和段位卻超過了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
截至2017年首屆圍棋之鄉聯賽創辦時,全國圍棋之鄉的數量共有35個。這個數量正好分批進行四站比賽,而后由各站前兩名匯聚一起進行總決賽。也正是從圍棋之鄉聯賽舉辦開始,國內各地對圍棋之鄉稱號的申辦積極性空前高漲,中國圍棋協會順應潮流,對圍棋之鄉的授予提速,2018年12個,2020年10個,2021年16個。至今共有73個,覆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占比90%。
根據中國圍棋協會2021年制定的《全國圍棋之鄉稱號授予辦法》,“十四五”期間要擴大圍棋之鄉的覆蓋面,遍布31個省區市,數量拓展到100個;加強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的圍棋之鄉建設,分布更為均衡;按照全國圍棋之鄉的相關規定,進一步理順圍棋之鄉工作機制和組織架構;要努力壯大圍棋之鄉的基層協會組織,向村鎮、街道、社區延伸,助力鄉村振興。
現有73個圍棋之鄉的版圖分布如下:浙江10個,江蘇、山東各5個,上海、內蒙古、福建、廣東各4個,山西、江西、湖南、陜西各3個,河北、安徽、河南、湖北、重慶、云南、貴州、新疆各2個,遼寧、吉林、黑龍江、廣西、海南、四川、西藏、甘肅、寧夏各1個。
從未有過圍棋之鄉的三個省市是北京、天津、青海。如果說有青海是“不能為”,那么北京、天津是典型的“不作為”,有說法是“圍棋之鄉”的稱號吸引不了北京,那“亞運村”、“奧運村”、“地球村”還僅僅是一個“村”,不也趨之若鶩嗎?
圍棋之鄉的地域分布極不平衡,與經濟發展程度相吻合,但也不盡然。偌大東三省,僅有三個圍棋之鄉,每個省1個,頗為慘淡;其他如棋城成都、九省通衢武漢、花城廣州亦無圍棋之鄉,不能不說是一大缺失,與它們在圍棋界的中心城市地位并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