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勤伯
在這樣一場精彩的比賽結束后,你或許會產生懷疑,足球到底是不是一項集體運動?
如果足球真的就是集體運動,那么馬拉多納和梅西的阿根廷都不值得牽動那么多的悲喜。丹麥人理應在上半時就3比0領先,然而個人能力對集體的決定作用在這場比賽中顯得格外關鍵,就像丹麥并未抓住更多的機會,比利時一側在德布勞內出場以后,形勢立即發生了改觀,等到維特塞爾和阿扎爾出場,這支球隊和皮球的關系徹底發生了改變——皮球就像是狗看到主人終于來了,變得無比服帖聽話,以最順暢的方式飛進了丹麥的球門。
只有一個比利時球員在上半時保持了高水準:門將庫爾圖瓦。比利時《新聞報》總結了本隊在上半時全面被動的3個原因。第一是心態,丹麥球員很有決心要把勝利獻給埃里克森,而比利時球員內心很矛盾,他們對埃里克森和丹麥人滿懷友誼和同情,過分擔心自己表現得不夠溫柔體貼。
第二則是派上了里昂中衛德納耶爾。這是比利時隊的結構性問題。在孔帕尼退役后,比利時隊在中衛位置的資源和搭配都不如中前場那么讓馬丁內斯滿意。他最愛熱刺中衛阿爾德韋雷爾德,“托比”甚至在全替補參加的對魚腩的比賽中也有穩定出場時間。事實證明馬丁內斯沒錯,因為只有托比值得信任。費爾通亨在葡超也時常犯錯,按照葡媒的說法是“依靠經驗踢球”;德納耶爾不愛三中衛;博雅塔在德甲中下游球隊也需要為一席之地而奮爭;費爾馬倫……不說了(他竟然替補上了)。這場首發派上德納耶爾讓很多比利時人都感到吃驚,而事實也證明了他的確在自己的國家隊體系里水土不服,出球和防守都是一塌糊涂。
第三則是丹麥防守盧卡庫的策略奏效。丹麥主帥尤爾曼明確承認曾詢問埃里克森如何防守盧卡庫,答復是不能讓他得球。在比利時只有盧卡庫一個攻擊重心的時候,這個目標是有希望實現的。
中場休息后,德布勞內的出場讓球場上的攻守平衡與觀賞性都發生了關鍵的傾斜。他仍然沒有完全從眼眶骨裂中恢復,但他也沒有帶著這個包袱比賽。德布勞內讓盧卡庫受到的包圍立即減輕,而盧卡庫以一種壯觀的方式發起了比利時的反擊。他在中場拿球用速度和身體擺脫對手的表演是絕對的巨星級別,這是盧卡庫從2018世界杯以來的一大進步,他踢球更有線路和目的,他會選擇在空間更多的邊路發起沖鋒,像個橄欖球運動員一樣沖擊縱深,在對方產生慌亂的時候,他又會展示出自己細膩的一面,無論腳法還是視野。他看到了中路跟進的德布勞內,德布勞內看到了遠門柱趕到的小阿扎爾,于是,一氣呵成的進球就這樣進入丹麥球門。
隨著維特塞爾和阿扎爾出場,比利時全面展現出自己強大的中前場力量,2比1的進球很像歷史巔峰時期的荷蘭或阿賈克斯,從盧卡庫的右側突破開始,沿著對方禁區線的一連串快速的一腳橫向傳遞,經過阿扎爾兄弟的交換送到一個讓德布勞內可以舒舒服服起腳的位置。這是團隊默契的一次杰作,而最關鍵的是在于,那幾個讓這個團隊閃亮的球員都在場了。
和同樣2戰2勝的意大利相似,比利時給人的印象也絕非無懈可擊,但問題在于,當他們的進攻全面開動起來,阻擋的難度真的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