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2比3巴黎(戰報)
體壇周報特約記者 楊健
時隔8個月,再度在歐冠聚首的拜仁和巴黎,均備受FIFA比賽日和新冠疫情作祟,都無法以最強陣容出戰。比起只有一套陣容的拜仁前場坍塌,波切蒂諾的最大問題則是結構失衡和深度不足:維拉蒂不在,中場運轉能力直接掉檔,弗洛倫齊、帕雷德斯、貝爾納特、庫爾扎瓦和伊卡爾迪缺席,球隊可用的后手也幾近于無。天殘地缺之下,兩隊主帥均主打最穩妥保險的套路:拜仁的兩翼齊飛、傳中轟炸固然兩次推倒了“納堵墻”,但巴黎放棄中場纏斗、后場直接連線前鋒的反擊戰,更加高效利落。6次射門4次打正3個進球,著實讓完成31次射門的“南大王”很受傷。
比起殘陣拜仁仍舊花樣百出的前場攻勢,波切蒂諾幾乎還原了2018-19賽季執教熱刺時,在凱恩和孫興慜缺席時的“一根筋”踢法,彼時是略倫特做軸反復轟擊禁區、盧卡斯·莫拉不斷游弋扮演真正攻擊點,而本場既當爹又當娘的則是內馬爾。在拜仁大兵壓境的情況下,多次回到中圈甚至后場拿球的巴西人,維系著大巴黎僅有的攻勢,而除去迪馬利亞和姆巴佩,巴黎其余8人全員退守,責無旁貸,甚至后腰格耶出現了拿球后寧可錯失反擊機會,也要穩妥回傳的奇景。這樣極端的踢法,造就的固然是主隊31次狂轟濫炸,以及巴黎17年來歐冠征戰最被動的一戰,但效果卻立竿見影:兩次反擊一次是經典的內姆連線,一次則是拜仁急于壓出時,漏了定位球結束后尚未歸位的馬爾基尼奧斯。
場面固然難看,但比分才是王道,尤其對于去年歐冠決賽后落下心理陰影的巴黎而言,彼時他們是名義數據更漂亮的一方。上輪歐冠淘汰賽主場面對巴薩,巴黎被志在逆轉的紅藍軍團半場射門15次,險象環生程度并不亞于本場,但歷經這次有驚無險的歷練,如今巴黎已經展現出高壓下的紓困能力。尤其在馬爾基尼奧斯因傷缺席后,波切蒂諾沒有對位換上能打中衛的克雷爾或金彭貝,而是換上了經驗豐富、硬度足夠且能拿球的埃雷拉,擔任后場和中圈的連線員。半場之后又立馬起用左后衛巴克,對位調整表現略顯掙扎的迪亞洛,前者和全場一直在死纏科芒的達巴一起,基本完成了對拜仁兩個邊鋒的封鎖。尤其是右側的薩內,無法施展內切時表現得格外游離而掙扎,也使得拜仁引以為豪的運動戰遲遲沒有發揮功效。
而在同一階段,臨場遭遇更慘重傷病打擊的拜仁,先后折損戈雷茨卡和聚勒,中后場安全系數驟降同時,只能換上比賽感覺相對熟悉的阿方索·戴維斯和博阿滕,兩次被動換人,是弗利克全場僅有的調整。在雙方賽前賽中都遭遇慘烈減員之時,板凳深度相對更厚實的巴黎,仍是相對占優的一方。
當拜仁經歷一小時鏖戰,終于扳平比分時,擺在波切蒂諾面前有兩個選項:一個是滿足于2個客場進球,回到主場靠防反繼續讓衛冕冠軍難受;一個是畢其功于一役,完成從戰略到心理的全面打擊。一向敢于冒險的阿根廷人,果斷選擇后者。盡管在反擊中持球推進作用不及內馬爾立竿見影,但波切蒂諾始終讓迪馬利亞在場,篤信的就是33歲的“天使”一夕靈光乍現。而阿根廷老將沒有讓同胞失望,他全場為數不多的直塞球,找到了姆巴佩,爭氣的后者連晃帶射一挑三得手——有這套當世絕頂的反擊三人組,巴黎要場面甚至情懷何用?
賽后姆巴佩也對波切蒂諾的“打七寸”格外受用:“教練安排我和內馬爾一起去壓迫基米希的出球路線,并且利用場地縱深去撕開拜仁的禁區布防,讓他們和我們一起拼速度。這場比賽和上輪我們對陣巴薩很像,雖然不順利,但我喜歡這樣的強度和壓力,并享受成為決定比賽的那個人。”
就在迪馬利亞完成致命助攻后,“波叔”派上了復出不久的莫伊塞·基恩。比起姆巴佩和內馬爾,人來瘋的意大利小將,重壓之下往往有超常表現,不知疲倦的襲擾和球權爭奪,讓拜仁的老胳膊老腿也格外頭疼。比賽最后時刻,已成強弩之末的拜仁固然渴望再度破門,但已是心有余力不足。全場下來,巴黎數據方面被全面吊打:262次傳球配上73%成功率,逼迫納瓦斯做出了本季歐冠最多的10次撲救。而拜仁31次射門之外,還有多達15個角球。倘若萊萬和格納布里在場,比賽走向何方,著實難以預計。也難怪進球的舒波-莫廷賽后格外不服氣:“我們進球不多失球太快,這太讓人沮喪,下一場我們一定要進五六個球。”類似的話語,4年前恩里克也曾言中,但萊萬基本確定缺席次回合、戈雷茨卡和聚勒都有肌肉傷勢后,弗利克的表態才是拜仁的真實心聲:“我們的陣容越來越單薄了。”
但球迷們也忘記了一點,比起埃梅里和圖赫爾,波切蒂諾過去3個歐冠客場,進球都在3+,尤其執教熱刺時,在人員極度短缺情況下,能攻入觀眾座無虛席的曼城和阿賈克斯3球,足見阿根廷人斗志和決心的傳遞。誠然,法甲的大巴黎略顯“唯唯諾諾”,但波叔對壘巴薩和拜仁的重拳出擊,著實一改巴黎外戰的虛弱氣場。經歷圖赫爾調教之后,更加務實而高效的波切蒂諾,又打出了一場外戰生涯的標桿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