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畢陌報道
昨天中國足協發布了2021版本《中國足球協會紀律準則》,一共115條。一如既往,足協的文件和王小平先生的書法一樣,受到了廣大網友的吐槽。
比如第54條。
暴力行為(肘擊,拳擊,擊打),停賽6個月,處罰至少10萬元。
向比賽官員吐口水,停賽12個月,處罰至少20萬元。
有關這一條的處罰客體是“對比賽官員不當的行為”,對“比賽對手或其他人(除比賽官員外)不當行為”的處罰在前面的第53條。
處罰力度,暴力行為,停賽3場,罰款至少3萬元,吐口水,停賽6場,罰款至少6萬元。
在不當行為實施者和不當行為行為受害者相同的前提下,吐口水的量刑力度是暴力行為的兩倍。
初看上去滿滿槽點,坐下來仔細一想,似乎還挺有道理。
對“吐口水”這一行為的從重處罰,可能和全球大疫背景下球場防疫措施有關。
比如去年各國聯賽在5,6月復賽,就有一系列基于球場衛生的規約出臺——比如比賽球員飲用水需要貼標,每名球員一人一瓶不得混用,替補球員需要戴口罩,替補席,觀眾席,媒體席上,人員間必須留出社交距離,至于場上球員,除了注意不必要的身體接觸(比如慶祝進球時摟摟抱抱)外,國際足聯還有委員提出: 球場上不能亂吐口水,裁判有權應該對此類行為出示黃牌。
梅西C羅要停賽幾場?
不過在經過探討后,國際足聯覺得這個提案有點拍腦袋,全面禁止在球場上吐口水不太現實。
2020年因為一場大疫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紀元——現在坐地鐵,也許不小心打個打噴嚏是比“下體排出刺激性氣體”更引人側目的行為。
“吐口水”這個行為在往年是一個單純的素質問題,在2020年之后,成為了一個“惡意破壞公共衛生,增大病毒傳播風險”的行為。
而在隔壁的日本,這兩天就處理了一個類似的案例。
周六J1聯賽德島漩渦主場對福岡黃蜂的比賽,主隊在1:0領先的情況下被福岡黃蜂逆轉,賽后,有個別情緒不佳的主隊球迷反應過激,破壞了球場的防疫規則,一位球迷因為在對手球員謝場的時候對著球員大喊大叫被重罰——昨日,德島漩渦俱樂部方面宣布,直到4月末,該位球迷被禁止進入所有的J聯賽比賽球場。
德島漩渦主場不敵福岡黃蜂后,球隊謝場
按照日本體育比賽目前的防疫規約,看臺球迷除了佩戴口罩,不得吐口水外,大聲呼喊加油助威也一律禁止。
名古屋鯨八的新賽季海報通過賣萌形式提醒球迷看臺上不要高聲呼叫
基于日本體育比賽目前的防疫限制,比賽主辦方也想方設法搞替代方案,比如讓球迷用鼓掌代替歡呼。
當然鼓掌是體力活——還有更省力的方式。
J3聯賽富山勝利隊在球隊商店出售各種顏色助威口號標語,用符號和文字來代替有聲助威。
所以足協除了對于球員的紀律措施外,是不是過段時間還會出一份對于看臺的紀律措施——畢竟據說蘇州賽區馬上就要開放觀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