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柴夫
當小邁克爾·波特在上賽季復賽后爆發時,人們都相信他會在今年成為掘金隊的重要武器。丹佛人確實給了小波特更多的施展空間,但他們并沒能在第一時間就找到波特的最佳使用說明。
新秀賽季的小波特是一名需要有球權的攻擊手,而且他的防守也成問題。但掘金隊內已經有了約基奇和賈馬爾·穆雷兩個攻擊箭頭,他們想讓小波特在二人身后扮演第三點的角色,同時還需要其鞏固自己的防守。受困于角色不適和疫情因素的缺陣影響,波特賽季初略顯掙扎,掘金的戰績也不甚理想。
但在全明星假期到來前的四連客當中,掘金狀態火爆,收獲全勝,同期內小波特場均拿到18.0分10.8籃板1.0搶斷0.8蓋帽,命中率高達61.4%——這位前鋒似乎終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波特崛起的一個關鍵在于他的位置從3號位換到了4號位,由于杰邁克爾·格林和保羅·米爾薩普都缺席了這次客場之旅,所以掘金將波特推到了大前鋒的位置,讓他和約基奇搭檔內線。這個小小的變化徹底解放了波特,空間型四號位和他的屬性完美適配。
以掘金113比103擊敗步行者一戰為例,波特在4號位上對位小薩博尼斯。由于掘金攻擊手有著足夠長的射程,而且跳投出手果斷,小薩稍有疏忽便會遭到懲罰。
二年級的波特已經是聯盟最好的投手之一,他的三分命中率達到41.6%,每場出手5.7次。而且身高逼近2.10米的波特還有著較快的出手速度,這使得防守人稍一走神就再也無法干擾到其投籃。
當波特站在4號位上時,對手面對掘金的進攻會壓力極大。一旦穆雷和約基奇發動擋拆,或者約基奇在低位要球單打,防守方很難不派協防去幫忙,但漏掉波特的危險同樣很大,他們要在兩瓶毒藥里做出選擇。
而且波特打4的另一個優勢在于,掘金在場上可以多擺一個外線發起點,他們的球會運轉得更加流暢。相比米爾薩普或格林在場打4,波特站4讓丹佛的進攻威脅更大,目前來看整體效果也更好。
根據統計,當波特打4號位時,掘金在292分鐘里百回合凈勝對手11.4分;當波特打3,米爾薩普打4,掘金在210分鐘里百回合凈勝0.6分;當波特打3,格林打4,掘金在113分鐘里百回合凈勝1.3分。
找到理想的前場配置一直是掘金本賽季的重點問題,杰拉米·格蘭特的出走對他們影響很大,他原本是穆雷和約基奇身邊的理想3D輔助。讓波特直接打3頂替格蘭特的位置,效果并不好,因為格蘭特的防守明顯更加可靠。事實上如果掘金要擺傳統的中鋒+大前,巴頓打小前鋒的效果反而比波特好。
但讓波特坐回板凳又顯得不太現實,畢竟他的天賦擺在那里,打替補可能會讓波特不爽,影響其發揮。實際上波特已經在進攻端做出犧牲了,他并沒有大量持球進攻打英雄球,更多的是扮演高個湯神的射手角色。
根據統計,波特本賽季占比最高的進攻方式是定點投射(32.3%),其次是轉換進攻(21.5%),第三則是空切(13.9%),他的觸球次數并不多。
這件事做起來遠比看上去難,像波特這種天賦出眾、運動能力也不俗的側翼,往往都渴望獲得更多持球機會,承擔更重要的角色。但比賽的回合數和球權是有限的,掘金已經有了約基奇和穆雷兩個發起點,巴頓、莫里斯也會分走一些進攻發起任務,當波特能在有限的球權里保持高效輸出時,球隊自然能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波特是有野心的,這就讓他在本賽季的耐心顯得更加可貴。和新秀賽季恨不得拿球就扔相比,獲得了更多出場機會的波特放慢了節奏,開始多傳一次球,主動和隊友聯系,每分鐘出手數也降了下來。
當然了,掘金主帥邁克爾·馬龍最不擔心的就是波特的進攻,防守才是讓他撓頭的地方。掘金的兩個主攻手都并非頂級防守者,這就需要他們剩余的角色球員不能再是防守弱點。波特本身就是重攻輕守的類型,轉變心態就是一大難關,切實打磨好防守就更加困難。
當波特打大前鋒時,掘金倒不必太過擔心自己的籃板。這位年輕前鋒身高足夠,場均能搶7個籃板,而且馬龍教練給了他抓下后場板直接推進的權限,這讓波特搶籃板的意愿和效果都不錯。而在輪轉防守方面,波特有時候還是會失去位置,不過他已經比上賽季有進步了。
很顯然,波特在防守端的表現不及格林或米爾薩普,這就把難題拋給了馬龍,是最大化激發進攻?還是先確保防守牢固?回答這個問題最終要落到另一個前提條件上:看對手。
面對步行者的時候,波特打4的效果就不錯,因為約基奇可以對位小薩,波特面對有射程的特納。但碰到擁有字母哥的雄鹿時,波特一防一擋不住希臘人,所以掘金采用了一些聯防,但這未必能永遠奏效。
到了季后賽舞臺——掘金大概率能殺進季后賽,而且有機會沖擊上半區,如果對手沒有足夠強力的前場配置,那么波特和約基奇搭檔內線足夠。但若是碰到擁有濃眉的湖人,馬龍教練就要做出取舍。
如果波特能有格蘭特的防守,那么掘金就將成為最具冠軍相的球隊之一,但對于一位二年級球員來說,他們不能要求得更多了。隨著賽季深入,波特的表現已經有了進步的跡象,這就足以令丹佛人更有信心,要知道算上季后賽,他的NBA比賽經驗也只有100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