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林克報道
北京時間3月5日,NBA全明星周末前的最后一個比賽日。除了多場精彩紛呈的比賽外,NBA還在這一天安排了一個非常有看點的活動——全明星選秀。
從2018年的洛杉磯全明星開始,為了拯救越來越缺乏看點的全明星正賽,NBA聯盟開始“整活兒”,不再像過去那樣按照東西部來組建全明星戰隊,而是讓獲得球迷投票最多的兩位全明星球員,通過直播“選秀”的方式來挑選自己的隊友,組建兩支全明星球隊。雖然沒有改變全明星“表演賽”的本質,但這種新瓶裝舊酒的包裝,還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加上這種選人方式很有話題性,很適合社交媒體時代的傳播節奏,于是NBA就把這種方式一直延續了下來。
算上今年,NBA已經先后舉辦了四屆“全明星選秀”了。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這四次選秀的話,那應該就是:“流水的對手,鐵打的詹姆斯”。從2018年的庫里,到過去兩年的字母哥,再到今年的杜蘭特,不管對手怎么變,詹姆斯始終都穩坐釣魚臺。而且,詹姆斯通過自己選人組建的“勒布朗隊”,在過去三年里還未嘗敗績,在改制后的全明星正賽上保持著百分百勝率,這就讓人不得不敬佩他的選人眼光和策略了。
于是,在今年全明星選秀開始前,詹姆斯就分享了自己的全明星組隊心得。“我選擇球員的時候,就是要挑那些彼此能夠互補的人,”詹姆斯說,“然后到了球場上之后,我們還要努力按照正確地方式來比賽。當然,全明星的比賽肯定會出現一些胡鬧和惡搞的情況,不過在絕大多數的比賽時間里,我們還是要按照正確的方式比賽,努力去爭取勝利。”
詹姆斯可以堅持這樣的選人策略,主要還是因為他已經在聯盟中打拼多年,江湖地位擺在了那里,很多時候無需考慮太多場外因素,專注于籃球本身即可。反觀他的三位對手,要么可能沒太多相關的經驗,要么需要照顧他人的感情和面子,所以總會有一些不太理性的選擇。就比如今年的杜蘭特,在詹姆斯手握先選人的優勢,并且在首輪挑走了字母哥后,杜蘭特用自己的首輪簽挑中了自己的隊友歐文,這多少就有些感情因素摻雜其中了,同時,杜蘭特的這個選擇,也讓詹姆斯有了在第二輪挑走庫里的機會。
并不是說歐文的實力不如庫里,這是另外一個足以展開3000字的話題了。只是在全明星正賽這個舞臺上,不管是從陣容搭配的合理性上考慮,還是從人氣角度分析,庫里都比歐文更能當得起這個首輪簽。而且,杜蘭特因為有傷不能打,等于讓自己球隊的實力在初始階段就落后于詹姆斯隊,此時又因為要選歐文而把庫里留給了詹姆斯,等于將兩隊實力上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了。
此后,詹姆斯還選擇了兩位同樣有視野、有傳球、有攻擊范圍的歐洲球員——東契奇以及約基奇,完善了自己的首發陣容。而杜蘭特在詹姆斯挑走庫里后,馬上選了恩比德來補充內線的實力。接下來的三輪,杜蘭特分別選擇了萊昂納德、比爾以及替補他本人進入首發陣容的塔圖姆。值得一提的是,比爾和塔圖姆跟杜蘭特一樣,都是來自圣路易斯,三人不僅是老鄉,而且也是關系不錯的朋友。杜蘭特的這兩個選擇,可能也有人情因素考慮在當中。
在隨后的替補選人環節中,杜蘭特獲得了首先選擇的機會。而他毫不猶豫地挑中了另外一位隊友詹姆斯·哈登。相比首發首輪選歐文的決定,杜蘭特這次替補的首選,雖然也有感情因素,但從籃球角度看這也是個非常好的選擇。此后,杜蘭特還挑走了布克、錫安、拉文、蘭德爾、武切維奇以及米切爾。詹姆斯則挑走了利拉德、本·西蒙斯、保羅、杰倫·布朗、保羅·喬治、小薩博尼斯以及戈貝爾。
從替補陣容來看,雙方可以說是半斤八兩,差距不大。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杜蘭特也沒有彌補首發陣容上的差距。不要小看這一兩個不同選擇,高手之間的過招,特別是全明星這種盡是大腕的比賽,一點微小的差距可能就會被無限放大。
在詹姆斯和杜蘭特全部選人結束后,美國媒體從兩隊球員本賽季常規賽的數據出發,進行了一番比較后發現,杜蘭特組成的隊伍,除了在得分和三分命中率方面領先外,其余各項數據——籃板、助攻、蓋帽、搶斷、命中率、扣籃以及效率PER值——都落后給詹姆斯隊。由此可見,詹姆斯全明星組隊三連勝也不僅是因為他運氣好,他在組建球隊的眼光方面,的確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在今年的全明星選秀結束后,看好詹姆斯隊取勝的聲音又增多了起來。去年站在詹姆斯對立面,但今年成為了詹姆斯隊友的字母哥,因為有比賽沒有觀看全明星選秀的直播。在比賽結束后接受采訪時,字母哥從記者口中得知了選秀的結果。在做了一個夸張的表情后,字母哥喊出了兩個字:“無敵!(It's over)”
“這就是我們的首發五人嗎?”字母哥又跟采訪他的記者確認了一遍,“有我,勒布朗、盧克(東契奇)、約基奇和斯蒂芬(庫里)?伙計,這是一套太棒的首發五人組了。是的,比賽已經結束了,兄弟們。”
看看,這就是全明星改制后帶來的新模式。在之前全明星陣容還是按照東西部來劃分的時候,陣容出爐這件事本身并沒有太多值得關注的地方,頂多就是某某明星沒有入選,會引發一些小的爭議,但很快也就平息了。但如今,將選人組隊的主動權交到球員們手里,這就相當于在全明星到來之前,無端又創造出了很多新鮮的話題,不管是球員、聯盟還是球迷,大家都聊得不亦樂乎。
可能是嫌話題還不夠,在今年全明星選秀的最后,詹姆斯還主動制造了一個新話題,話題的主角,是爵士隊的兩位球員——米切爾和戈貝爾。
這件事要從全明星選秀的最后兩輪說起。當時,在“球員池”只剩下了4位全明星可選,分別是魔術的武切維奇、步行者的小薩博尼斯,以及爵士的戈貝爾和米切爾。先選的杜蘭特挑走了武切維奇,而詹姆斯一邊嘟囔著“我需要一個大個子”,一邊選擇了小薩博尼斯。
看到詹姆斯這個選擇,跟他們一起做直播連線的TNT解說員查爾斯·巴克利開腔了:“勒布朗說他需要大個子,結果他放著7尺5的戈貝爾不要,反而拿走了6尺2的薩博尼斯。這是什么道理?”
此話一出,屏幕內外都是一片大笑。戈貝爾的身高沒有7尺5(2.26米)那么高,他在官網的報名身高是7尺1(2.16米)。而小薩博尼斯自然也有6尺2(1.88米)那么矮,他的身高只比戈貝爾低一點,但也達到了6尺11(2.11米)。但巴克利這樣夸張的對比,也讓一個問題格外突出,為什么全明星選人選到最后,反而是目前戰績最好的爵士的兩位球員被剩了下來呢?
“我想說一句話,因為我們并不是要說猶他爵士的壞話,”詹姆斯臉上還帶著笑容,給出了他的解釋,“不過你們也要理解一點,就像我們從小到大玩電子游戲一樣,我們大家都不會選猶他爵士。就算是偉大如卡爾·馬龍以及約翰·斯托克頓打球的時代,我們也從來都不會挑選他們的球員。從來都不會。”此話一結束,屏幕內外笑得聲音更大了。只是不知道,前一天在費城輸了球狂噴裁判的米切爾與戈貝爾,在聽到這樣的發言后,內心會作何感想。
要不怎么說全明星選秀能制造話題,就連NBA2K官方也在之后“下場參戰”。他們在自己的官方社交媒體上發起了一次投票,投票的主題就是“誰會在玩2K的時候選擇爵士隊?”結果,在36643名投票的網友里,只有23%的人選擇了“會”。你看,這就是改制后全明星選秀的魅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