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孔德昕
NBA全明星首發出爐,投票情況也得到公布,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吐槽大會”時間。
早在2017年之前,NBA全明星票選純粹是球迷神仙打架,誰當首發都是球迷投票說了算,拼的就是人氣。但在扎扎·帕丘利亞差一點被格魯吉亞人民捧進全明星首發后,NBA聯盟更改了規則,首發票選改為球迷、媒體和球員三方投票決定,球迷票占比50%,媒體和球員各占25%,這也被戲稱為“扎扎規則”。
改制之后純球迷票選造成的亂象少了,但其他的問題也出現了,球員和媒體投票就一定能服眾嗎?原本不少人持有這樣一種觀點:打球的人最懂球,球員們才知道誰最厲害,他們投票肯定比球迷或者媒體投票靠譜。可結果還真不是這么回事,因為一來球員未必懂球,二來球員的標準也不一定是誰打得好我選誰。
今日唱票后,美聯社記者雷諾茲“調皮”地發了這樣一條消息:“310名球員都拿到了全明星票選的‘球員票’,超越去年的292人創造新紀錄。”
算上有爭議的球員,NBA配得上全明星位置的人也絕不會超過40個,有超過300名球員都拿到了球員選票,這足以證明球員們投票的依據并非全都是按照實力。
“說實話,每年我都是讓別人替我投的。”騎士前鋒托里安·普林斯直言自己根本不會行使投票權。“我由于不同原因欣賞不同的球員,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打出了全明星級別的表現。所以如果你讓我坐下來投全明星,我確實做不到。”
不過還是有很多球員愿意親自投出選票的,只不過他們傾向于投給和自己關系好的人,比如隊友。
“你肯定得投自己隊的球員啊。”76人新秀馬克西理所當然地說,“我不會給自己投票,但我給托拜亞斯(哈里斯)、本(西蒙斯)和喬爾(恩比德)都投了,他們都是我們隊里配得上全明星位置的球員。”
還有的球員把票投給了自己的好朋友。
“我給自己的朋友投票,特別是克羅地亞的老鄉。”太陽前鋒薩里奇說,“我也會給一些關系不錯的前隊友投票,還有那種表現飛躍般進步的球員。”
當然了,也有球員很認真地對待選票,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標準投給那些最強大的球員。“我會關注那些我對位的最難防的球員。”火箭后衛約翰·沃爾說,“我投得都是那些配得上的人,無論他們是我的隊友還是對手,甚至是那些跟我關系不好的家伙。如果我覺得他們配得上全明星,我就會投給他們。”
類似的還有利拉德。“我的票都很公平,不會摻雜個人因素。我會看大家的數據,然后把票投給那些我覺得配得上的人。我看過很多比賽,所以我覺得我有資格做出決定。我也希望大家都能這么做,這樣全明星票選才能變得準確且公平。”
拋開很多球員只是在隨意投出自己手里的票,我們相信還是有很多球員會認真對待投票,即便他們的標準不同,這些球員仍在盡力選擇自己心中更好的球員。球員們常說的一句話是“來自同行的肯定最重要”,而球員票選的結果就能部分反映出大家在同行心中的位置。
比如我們看到濃眉、英格拉姆、布克、本·西蒙斯、范弗利特、拉文,阿德巴約的球員票高于球迷票和媒體票。這個結果可能包含兩方面因素:1.他們在聯盟內部的人員較好;2.和他們交手之后對手肯定了他們的實力。而無論哪種,都足以讓這些人看到投票結果時感到欣慰。
反過來,特雷·揚和韋少就屬于球員票明顯低于另外兩種票了。特雷·揚的球迷和媒體票都是西部后場第6,但球員票只排到了第11,不及身后的范弗利特、西蒙斯,看來他在場上喜歡造犯規的打法惹毛了不少對手。而韋少球迷和媒體票都排第7,球員票只排第12,或許他的脾氣確實讓自己在聯盟里樹了不少敵,或許大家只是認為防守韋少時沒有那么大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