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駐意大利記者 王勤伯
2月2日國際米蘭在意大利杯半決賽首回合1比2輸給尤文圖斯,孔蒂賽后突然拋出“計劃中斷說”,這番言論就像過去孔蒂對國際米蘭管理層的多次發飆,引發了一顆媒體炸彈。
在2月3日當天,筆者了解到多家意大利重要媒體將聚焦這一話題,正在進行國際米蘭出售談判和孔蒂言論交織在一起,提供了重要的線索,也引發了眾多的猜想。
果不其然,2月4日當天,《米蘭體育報》使用了孔蒂作為頭版頭條,標題是“孔蒂的三大煩心事”。而體育報紙《羅馬體育報》、綜合日報《共和報》、《晚郵報》也從不同角度聚焦了國際米蘭目前的經營困境和收購談判進展情況。
然而,最令人意外的是英國《金融時報》也在2月4日當天發表重磅文章,直接指出蘇寧目前的經營困難,表示國際米蘭急需2億美元資金救急。
2月5日《羅馬體育報》頭條報道:2億美金救命錢
可以說,最為重磅的就是《金融時報》這篇由該報倫敦、香港、米蘭三地記者聯合采寫的文章。由于該報在財經領域影響太大,意大利媒體從2月4日下午開始聚焦和熱議這一報道,毫無疑問在2月5日當天會順藤摸瓜引出更多線索。
或許是巧合,或許也不是,總之這件事情涉及的金額龐大,某一些消息的泄漏絕對不會完全是媒體挖掘的結果。就在2月4日當天,意大利專業財經報紙《陽光24小時》記者費斯塔確認,BC Partners已經對蘇寧發去收購國際米蘭的正式報價。
難道此前意大利媒體不是報道說蘇寧已經中斷和BC Partners的談判嗎?這當然是轉述其中一方的說法,但是無論《共和報》還是《羅馬體育報》都對這個“中斷說”表示了懷疑。《共和報》記者瓦尼指出這可能是談判技巧,而《羅馬體育報》則表示很多和中資企業有過類似談判經驗的人都知道這樣的“中斷”只是技術性的中斷,并不影響談判的繼續進行。
《陽光24小時》透露的BC Partners報價對國際米蘭估值是7.5億歐元,包含債務超過4億歐元。這里面很顯然就隱藏著一個巨大的談判空間,因為國際米蘭這4億歐元的債務和此前發行的3.75億歐元債券直接相關,沒有提及蘇寧借給國際米蘭的錢,也沒有提及目前經營所必須的注資,用以支付欠款、填補赤字。這筆新注資按照《金融時報》的分析高達2億美金,也是蘇寧必須在2021年之內找到的一筆錢,否則國際米蘭運營將無法維持下去。
《金融時報》重磅文章
既然此前媒體報道的蘇寧中斷談判和雙方對俱樂部估值差距太大直接相關,那么為什么BC Partners如此堅持?或許和這個基金一貫的抄底打法直接相關,他們正是瞄準了蘇寧在國際米蘭面臨巨大的經營困境,堅信自己擁有強大的談判空間,而目前遇到的抵抗和拒絕只是暫時的。
按照意大利媒體的說法,蘇寧方面并不喜歡BC Partners對媒體放料的做法,但BC Partners似乎有意就是要讓媒體知道事情的進展,或者說國際米蘭的經營困境。盡管說即使沒有這樁談判的出現,國際米蘭的經營困境也是顯而易見的。
從筆者對意大利媒體的了解和接觸,孔蒂言論引爆媒體聚焦,剛剛好和BC Partners提出報價的日子重合,或許只是一個巧合,要知道孔蒂在冬窗關閉后發炮也是他的個人習慣。
孔蒂口沒遮攔
但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發表日期和正式報價發出日期重合,卻不那么像是巧合。在報價的同時,剛好全世界知道了蘇寧在國際米蘭的經營困境,這幾乎是很直白地讓尚未進行盡職調查,但有可能被用來和BC Partners抬價的各路競爭對手明白:國際米蘭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估值和報價那么簡單的事情,近期就必須立即填上2億美元的窟窿。
基金抄底接盤,又狠又準,李哥已經以不同的方式體會過了,這次BC Partners逼宮,是另一條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