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畢陌報道
雖然從執教履歷來看,圖赫爾像是克洛普的影子,但圖赫爾實質上和克洛普相差很大。
外型: 克洛普胡子拉渣,據說早年漢堡覺得克洛普面試的時候太D絲,直接給拒信,因此如今北大王情飛德乙。
圖赫爾一身齊整的黑衣,像是大學講臺上的文化人——沒錯,圖赫爾有經濟學文憑。
因此,圖赫爾的戰術哲學有非常深的經濟學思路烙印。
美因茨時代的克洛普
衣冠楚楚圖赫爾
克洛普講求以我為主,旗下球隊擅長高位壓迫,能量滿滿,特色鮮明。喜歡搞研究的圖赫爾擅長鉆研對手的每個細節,然后選擇適合的人員陣型打法,隨機應變,像是在買股票搞投資,看著曲線圖低買高拋。圖赫爾旗下的美因茨一場比賽換六次陣型,把瓜迪奧拉和他的三冠拜仁都搞得非常狼狽。
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圖赫爾堅持完美主義,對球員摳細節,要求極高,在美因茨末期和部分球員因此弄得十分不愉快。美因茨主力門將海因茨·穆勒給圖赫爾取了個綽號:“獨裁者”。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瓜迪奧拉——圖赫爾開始在一線隊執教的那年,瓜迪奧拉帶領巴塞羅那拿到三冠軍,因此瓜迪奧拉被圖赫爾立為榜樣,很多思路都被圖赫爾借鑒。
從美因茨離職后,作為經濟學學士與足球學術怪咖,圖赫爾開始研究當時興起的大數據分析,并follow了數據Nerd勒內·馬里奇的戰術博客——拿到多特蒙德的執教offer后,圖赫爾把馬里奇引進了自己的新執教團隊。
作為文化人,和溫格一樣,圖赫爾不允許球員亂吃東西,面包三明治都必須搞成全麥。
作為學術人才,圖赫爾引介體育科學家舍爾霍恩的“差異學習”理論: 球員的水平提高不是靠多次重復練習,而是要磨煉在差異化情境下隨機應變的能力。因此圖赫爾喜歡在訓練中引進一些非常規的訓練方式,提高球員的實戰應變水平。在圖赫爾的指導下,克洛普高價引進卻無法物盡其用的姆希塔良大放光彩,京多安和胡梅爾斯這樣腦子好使的球員也很適應圖赫爾的體系,同時圖赫爾還初步提拔了登貝萊(后來賣出上億天價)。
在多特蒙德,盡管圖赫爾在技戰術層面上廣受好評,但當地的一些消息源認為,圖赫爾在私下并不是很好相處。完美主義的圖赫爾對周圍人要求極高,而且缺乏圓滑的手段來緩和矛盾,比如和圖赫爾有分歧的多特蒙德老牌球探米斯林塔特被圖赫爾禁止進入訓練場。因此,盡管圖赫爾治下的多特蒙德成績不錯,但球隊內部的氣氛相較克洛普時代要緊張許多。
圖赫爾和瓜迪奧拉
2017年歐冠1/4決賽被淘汰引爆了多特蒙德的隊內緊張關系。圖赫爾稱自己被高層施壓,在球隊大巴遭襲擊,巴爾特拉受傷后,被迫照原計劃帶隊參加對摩納哥的淘汰賽。瓦茨克則稱這是圖赫爾自己的決定。最后雙方鬧翻——即便圖赫爾帶隊當賽季拿到德國杯,3天后仍然離職。瓦茨克對圖赫爾的評價: 出色的教練,難應付的人。切爾西另外一位傳說中的主教練候選人納格爾斯曼也婉轉地點出了自己老上司(奧格斯堡期間納格爾斯曼是圖赫爾的助手)的問題——除了和自己談得來的人以外,和其他人的關系就很僵硬。
圖赫爾和瓦茨克貌合神離
在巴黎,球員時代毫無履歷的圖赫爾并沒有碰到更衣室問題,內馬爾這些有想法的球員很接受圖赫爾這種鼓勵創新的執教思路,但是和萊昂納多的僵硬關系導致在萊昂納多留下的情況下,圖赫爾只能走人。
在決定聘用圖赫爾前,切爾西已經充分了解了圖赫爾的性格以及其可能帶來的麻煩。最后聘用圖赫爾的原因,可以用圖赫爾在去巴黎之前的一段采訪來概括。
在接受著名作家利特爾頓(曾接受體壇加專訪)的采訪中,圖赫爾闡釋自己的足球哲學
“每個俱樂部都有自己的靈魂: 像阿賈克斯、阿森納、巴塞羅那、AC米蘭喜歡美麗足球。對這些俱樂部來說,足球不僅僅事關贏球,還取決于比賽的方式。其他一些俱樂部,比如切爾西,馬競更不擇手段。每個俱樂部都基于比賽哲學形成了俱樂部風格和人設。我喜歡美麗足球,美麗足球就是要控球,踢球要有層次感,球員要時刻具有攻擊欲,以更多進球為目標。”
這本書的作者是體壇加的合作方,圖赫爾語錄被收入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