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北京首鋼球員王驍輝在球場上的防守動作引發關注。在此前首鋼對陣江蘇的比賽中,吳冠希在與王驍輝拼搶籃板時被擊打到喉嚨痛苦倒地,江蘇隊替補席上傳來“打一場傷一個”的不滿指責。今天,我們繼續邀請到邵化謙老師,和大家聊一聊被推上風口浪尖的王驍輝。
管維佳:今天我們請來了邵化謙老師,這說明我們要聊聊CBA,主要是關于首鋼的事兒,關于一位球員,他的外號叫“王銷毀”,咱們也請殳海老師就此以一個相對客觀中立的角度說一下~
殳海:我確實能理解網友的情緒,然后這好像自古以來就是籃球運動的一種現象,也是競技體育的一種現象。我覺得要分動作去看,有些動作看著就非常過分,還是能夠通過動作分出他的惡劣性質,有些動作是他的無心之失,或者說只是兇狠,而不是要廢了對方。倒不必把他釘在道德審判的恥辱柱上。
管維佳:你知道嗎?除了首鋼之外,其余所有地方的球迷,都說王驍輝打球特別臟……然而北京媒體和球迷卻說驍輝是個好孩子,驍輝不是故意的。
邵化謙:鑒于今天的話題比較尖銳,我首先表明一下我的態度——首先,我認為王驍輝在場上的很多動作是很不應該的,因為咱們也打球,咱們也看球,咱們知道在比賽場上犯規是很常見的,一場比賽,沒有幾個犯規,那不可能。但是犯規也分種類,你比如說對方上籃時你打下手,或者給一下對抗,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對不對?哪怕比如說對方把你過了,你拉一把,你吃一技犯,這個也是可以接受的。而對于那些很通俗的、沖人去的犯規,我們就是不提倡的,而且我也認為驍輝需要為他之前的這些事做一個表態。
不過說實話,很多人可能對王驍輝不太了解,也就是因為他本賽季連續的好幾次兇狠犯規,大家才知道他是一個作風非常兇狠的球員。要知道,王驍輝從2008年起就已經開始打CBA了,為什么在本賽季突然之間有了這些惡名,我可以跟大家聊一下。
我剛開始對他有印象的時候是2010年的夏天,當時閔鹿蕾率隊去陜西西安打了一個季前賽,王驍輝的身體天賦在我看來很一般,但他卻在一場對位邁克·詹姆斯(前姚明隊友)的比賽中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場他被這位前NBA球員打爆了,他知道自己在CBA成不了明星,只能做好防守、投中三分球,他是一位非常努力的球員,當他年輕的時候,他可以用自己的腳步,用自己的積極性,用近乎瘋狂的逼搶去防守外援。話又說回來,時光催人老,他現在的防守能力下降還是比較明顯的,有時候在場上確實有點兒手腳跟不上腦子了,這是可以理解的。總之,我認為外界把他從CBA單拎出來,瘋狂地鞭撻,釘在恥辱柱上,這個也是有點過分的,也是不應該的。
管維佳:最后這點我不太認同,為什么王驍輝不能被從CBA單拎出來!按此邏輯,布魯斯·鮑當年憑什么被NBA單拎出來?
殳海:一定程度上,我覺得就像邵老師說的,場上總有一些人要扮演那樣的角色,但現在媒體越來越發達,角色扮演的風險就越來越大。第一,首鋼一直以來都是CBA非常受關注的存在,他們也一直是那支被高度討論的球隊。第二,王驍輝同樣的犯規情況的確是太多了……
邵化謙:王驍輝確實有做得非常不到位的地方,但在我們都去批評他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去想一下,為什么他突然會在本賽季成為眾矢之的?每一場比賽都被深究,而且感覺他已經上了裁判的黑名單了,一個普通犯規就很可能被升級成惡意犯規……或許,不少球迷總覺著比賽場上是針鋒相對的,其實還是有很多所謂的盤外招,由于外援個人能力確實比國內球員更強一些,國內球員在防守的時候就會采取一些“花招”。競技體育,勝利就是王道,輸了說什么都沒用,贏了就是正確的,對吧?所以還是那句話,沒必要揪著職業球員在場上的某一個動作或者是某一件事……總而言之,籃球場不是法外之地,咱們業余打球開心就行了,不一定說非贏不可,更不能說為了贏而無所不用其極。
殳海:我覺得這就需要一個更大層面的呼吁,咱們其實也知道,在職業體育里,過去大家會用一個詞叫enforcer,這些球員很多時候會執行教練的命令,會在場上做一些比較出格的事情……即便是業余比賽,廢人的行為也是屢見不鮮的。
管維佳:所以說,我認為咱們的體育教育還是有一些缺失的,包括這種根本觀念上的教育。奧林匹克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奧林匹克的核心價值觀是尊重、友誼、卓越。卓越當然是追求更好的成績,但是和卓越同樣重要的是尊重和友誼。尊重,對于比賽的尊重,對于對手的尊重,友誼,在體育運動中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友誼,但在我們目前的體育教育之中,這些是缺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