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駐西班牙記者 武一帆
自齊達內“二進宮”到現在一年多時間,媒體輿論中的齊達內始終處在“薛定諤的貓”狀態:隨時下課,隨機不朽。接連贏下塞維利亞和門興,從歐冠瀕臨出局到小組頭名晉級,齊達內再一次“社會性起死回生”。當然,一些更繃得住勁的媒體人決定再等兩天,等到馬德里德比之后再決定是吹是黑。與馬競的比賽是今年聯賽走向的岔路口。
作為西班牙媒體界最著名的皇馬腦殘粉,《阿斯》副總編托馬斯·龍塞羅就是齊達內“好壞疊加狀態”的忠實愛好者和操弄者。這位永遠在皇馬贏球后歡天喜地,輸球后呼天搶地的不淡定大叔,此番戰后忍不住給齊達內寫了一篇頗帶詩意的頌歌:“齊達內讓我想起弗蘭克·辛納屈那首傳世歌曲《My Way》。而這首歌的原版是1967年法國人克勞德·弗朗索瓦和雅克·雷沃寫作的,但英文版原唱保羅·安卡只采納了旋律,自主創作了歌詞。而這歌詞仿佛出自齊達內本人之手,就像是他的自述:‘……我所作所為,都是自己的風格。’齊祖,我們那樣刁難你挖苦你,你卻像一塊海綿都吸收了。單憑這一點,你就與眾不同。應該還你一片清凈,對你更加信任。你永遠能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風格給出答案。”
“龍大師”的同事,以中立客觀著稱的《阿斯》前主編雷拉尼奧先生這樣點評:“對皇馬,千萬別提前宣布死訊。他隨時都能復蘇。其實球隊在小組賽的表現就跟坐過山車一樣,末輪開打前都非常危險,但最終拿了小組第一。那幾場感覺不難打的比賽都垮了,反而幾場硬仗都贏的相對輕松。是不是精神集中力的問題呢?有這層關系。不過更重要的原因大概是破密集防守的能力不足。對礦工折戟,因為靠現有套路攻不下來。如果對手想法比較多,比如巴薩、國際、塞維利亞或者門興,打起來反而更順。門興進攻很強(雖然這場沒打出來),但防守很菜。皇馬利用了這個軟肋,莫德里奇和盧卡斯·巴斯克斯在右路打開空間,讓本澤馬拿下兩殺。”
《馬卡》評論員加西亞-奧喬亞在實時賽況和火線述評中抒發著自己對齊達內的敬意,宛如滔滔江水:“應該在新伯納烏里為齊達內樹碑立傳!舍我其誰?法國人以最精彩的比賽和最高效的方式挽救了兩個賽點。對門興的前45分鐘是近2年來皇馬踢得最好的半場。可能要從第13冠那個賽季才能找到一場差不多水準的好球。齊祖,面對危機永遠沉著冷靜并成功走出困局。而皇馬球員再一次用實際行動表明:他們會為教練戰斗到底。人們還將不停地爭論,質疑齊達內,直到他被解雇的那天……那才真是大錯特錯!”
《馬卡》主編塞古羅拉則驚嘆于莫德里奇對比賽的操控力,對這支球隊的影響力:“人們常說:濃縮的都是精華。就皇馬這支球隊里,沒人比莫德里奇更會踢球。他身高只有1.70米,在這項運動中卻是個巨人。他天生缺乏強悍的身體,但踢著破布做成的足球,練就了鬼神難測的技術。在球場中央,即便被比自己更高、更強、更快的球員包圍,他也能像魔術師一樣脫出陷阱。”
“從沒見過莫德里奇像本賽季這樣跑動,盡心盡力、毫無保留地在場上釋放出每一絲能量。盧卡付出的努力大到讓人感動的地步。如果他的征程終將結束,但愿也是在這狀態的最巔峰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