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韋人匕
我們一直說2020年選秀大會是特別的一屆,其實這批新秀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特別問題,大部分人自三月份以來就沒有參加過正式比賽,剛剛進入聯盟不到兩周的他們,正在準備12月1日開始的訓練營。
持續不斷的疫情讓這屆新秀失去了走上高臺與聯盟總裁握手的機會,同時也沒有給他們留下通過夏季聯賽或漫長休賽期準備踏上NBA舞臺的足夠時間。
為了幫助這些年輕人更好地適應聯盟,不少老將和傳奇球星為后輩們送上了寶貴的建議,讓他們在開啟NBA之旅的時候有備無患。
前輩們總共送上了五條建議:
1. 保持專注投入
加里·佩頓(1990年榜眼秀):“進入NBA是一種榮幸和榮譽,你必須努力訓練,不要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下定決心成為你能成為的最好球員,無論被哪支球隊選中,你都要努力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幫助他們贏得總冠軍。”
馬庫斯·坎比(1996年榜眼秀):“確保你們一直在努力專注于比賽,你會有很多空閑時間,在訓練、比賽和旅途之間會有大量的空閑時間,你必須把注意力放在球館內。”
米奇·里奇蒙德(1988年首輪5號秀):“在專注于比賽這件事上,你沒有任何理由和借口——沒有額外的課程,一切都只能靠你自己投入,力求做到最好的自己。”
魯迪·戈貝爾(2013年首輪27號秀):“不要因為你的選秀順位而感到焦慮,重要的是接下來要做什么,相信自己。”
2. 把身體照顧好
達柳斯·邁爾斯(2000年探花秀):“在高中時,我習慣在賽前或賽后吃麥當勞之類的食物。現在,當你進入NBA之后,他們會在比賽、訓練和一切活動中為你準備好食物,我的日常已經不再有麥當勞。”
米卡爾·布里奇斯(2018年首輪10號秀):“時刻保持準備并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你永遠不知道何時會輪到你上場比賽,何時會寄希望于你為球隊帶來影響。當你的號碼被叫到時,你想確保自己做好了準備。”
羅伯特·霍里(1992年首輪11號秀):“早去晚走,盡可能做些額外的訓練,但同時要傾聽身體的反饋。”
3. 訓練的重要性
伊賽亞·托馬斯(1981年榜眼秀):“每天都要努力訓練,比你的對手更刻苦。當努力訓練成為你的日常習慣時,你就會取得成功。”
薩姆·帕金斯(1984年首輪4號秀):“對自己負責,把訓練視為與比賽一樣的平臺。每天我都期待著訓練。是的,訓練很辛苦,但是比賽在團隊體系中就會變得更容易。”
4. 應對旅途奔波
馬庫斯·坎比:“大學時期,一個賽季有30多場比賽。而在NBA,有些球隊一個賽季要打90 多場比賽,其中包括82場常規賽、8場季前賽和往后的季后賽。所以,我認為這可能是最艱難的調整轉變,每晚都要做好準備,同時還要應對NBA賽程安排導致的旅途奔波。”
薩姆·帕金斯:“進入聯盟后最艱難的調整,就是新秀賽季對旅途、訓練和比賽場次的適應,背靠背比賽是真正考驗人的調整。”
5. 強大的上進心
加里·佩頓:“前兩個賽季,我很掙扎,我必須接受自己不再是場上最好的球員,因為那里有很多球員比我更優秀。我必須意識到一個現實,我在大學里所做的事情無法延續到職業賽場,我是榜眼秀,所以我背上了一個期待,我必須證明自己,我必須更加謙虛,努力訓練。當我被選中的時候,我以為自己已經做到了,但其實并沒有。”
肯達爾·吉爾(1990年首輪5號秀):“當我從伊利諾伊大學被選中前往夏洛特黃蜂的時候,在我參加的第一堂訓練課上,我簡直不敢相信蒂尼·博格斯的速度竟然那么快,約翰尼·紐曼也那么快,戴爾·庫里和其他球員同樣如此,他們又快又壯,這是新秀們將要面對的最大差別。”
伊賽亞·托馬斯:“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競爭獲勝,那么與你競爭的每一個人都會徹底擊敗你。”
前輩們還送給新秀一條額外的忠告:
肯達爾·吉爾:“在即將到來的這個賽季,一切都是不同以往的,因為我們正處于疫情期間,所以這屆新秀必須意識到,他們將要經歷的事情不是NBA正常的規定,你必須預見到一些將要發生的事情并不屬于NBA文化,但希望在下個賽季一切都能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