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張奔斗
ATP倫敦總決賽開打兩天,八位單打球星悉數亮相,而一個和總決賽無關的話題卻贏得最熱的討論度:大滿貫賽事的男單比賽也應實行三盤兩勝制嗎?
目前來看,球星分為勢均力敵的兩大陣營。
ATP1000大師賽的決賽也曾是五盤三勝,納達爾回憶了2005年他和科里亞在羅馬大師賽的那場五盤決戰,他直到第五盤的搶七才驚險取勝。但因為苦戰了5個多小時,他不得不退出接下來的漢堡大師賽。正是這樣的遺憾事件,令ATP最終下決心在大師賽事中完全取消了五盤三勝制。
“但大滿貫賽事是不一樣的,我們在每一輪之間有一天休息,而且五盤三勝讓大滿貫賽事顯得更為特別。”納達爾表達觀點:“更何況這也是網壇的多年傳統,在這樣的賽制下奪冠要求更高,也更有意義和成就感,畢竟你需要在兩周里始終保持身心的高強度。”
德約的觀點則完全不同,“我是三盤兩勝制的支持者,雖然我不確信這是否有機會得到改變,畢竟這已是多年固守的傳統。”他還特別提到,網球本來就是賽季最長的職業運動項目,而觀看網球的球迷平均年齡已明顯老化,在美國竟已達61歲,嚴重缺乏新鮮血液。
這已經不是德約第一次表達這樣的觀點,而穆雷之前也曾表達過,他同樣會考慮作出一些改變,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時代需求。費德勒的觀點則和納達爾保持一致,認為大滿貫應該堅持五盤三勝制。
那么,年輕一代球員是怎么想的呢?也是兩方陣營都有。北京時間今晨出賽的梅德維德夫與茲維列夫賽后都被問到了這個問題。梅德維德夫表示他希望大滿貫賽事也能實行三盤兩勝制,并且耿直地表示這應該對自己有利。茲維列夫的觀點則完全對立,認為大滿貫賽事的五盤三勝制“應該永遠不被改變”。
這件事情很難說誰對誰錯,雙方都有很具說服力的理由。在傳統派看來,五盤三勝的賽制是大滿貫男子賽事的核心,也是大滿貫賽事特殊性以及大滿貫冠軍含金量的重要保證。正是因為有了五盤三勝制,多年來網壇才奉獻了那么多場五盤馬拉松大戰的經典。甚至在男女同工同酬的討論中,還有不少網壇人士認真探討過大滿貫女子比賽也實行五盤三勝制的可能。
但事情的另一面則是,五盤經典固然迷人,但的確也有更多又臭又長的五盤戰。還記得伊斯內爾和馬胡決勝盤打到70比68的大戰嗎?雖然足以銘刻史冊,但一場時長超過10個小時的比賽,對于球員、球迷、工作人員以及電視轉播來說,未嘗不是漫長的折磨,這也推動了溫網最終推出“縮減版長盤決勝”。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網球觀眾的平均年齡逐漸遞增,老齡化鐵證如山。一打就是三四個小時的比賽,不僅不利于電視轉播,如果比賽質量不佳的話,對于網球迷尚且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就更無法出圈吸引到新球迷了,尤其是注意力時長已越來越短的年輕一代觀眾。
的確是沒有完美方案。本人不妨斗膽提案:大滿貫前3輪實行三盤兩勝制,而從第4輪開始到決賽的總共4輪比賽,保留五盤三勝制。
這樣一來,大滿貫首周比賽場次眾多以及場地和天氣因素方面的壓力得以大大消化,還可以增加冷門的數量,足夠刺激。而從第4輪開始球星開始大面積對撞,保留五盤三勝制,并沒有扼殺五盤經典產出的可能,網壇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也可以保存。
當然,一項賽事中實行兩種賽制的確是有點怪異。不過,一國兩制都可以實行,況一賽兩制乎?
對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