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城1比1利物浦(戰報)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冠亞軍之戰,平淡無奇。
過去兩個賽季,利物浦和曼城的對壘,對賽季走勢有決定性的影響。曼城衛冕的賽季,雙方首循環交鋒也像本輪一樣,握手言和,馬赫雷斯打飛了點球。決戰是在藍月的地頭。曼城以幾毫米的優勢,拿下了比賽,再憑幾毫米的優勢,最終拿下英超。雙方你追我趕,咬住對方不放。緊張激烈的程度,超過7年前曼城首奪英超時以凈勝球壓倒曼聯。上賽季雙方各贏主場,但曼城的勝利在利物浦圓夢之后。除了找回一點面子,再無其它價值。本輪,雙方重演了2018年10月的悶戰,曼城再次打飛點球。這一次宴客的是德布勞內。
曼城該贏。
熱蘇斯扳平之后,還有一次勢在必進的頭槌,頂偏了;上半時初段,斯特林接德布勞內的傳中,也未能打穿阿利松的封堵。這兩次機會,放在不那么重要的場合,遇上不那么強悍的對手,也許沒有懸念。這就是宿命。過去10次對抗英超衛冕冠軍,曼城贏了9次;頂級聯賽遇上利物浦衛冕,打了11次沒贏過,2平9負。
利物浦的整體發揮,比曼城更疲軟,更缺乏后勁。薩拉赫藉點球為紅軍領先,本來對擅長反擊的利物浦極為有利。可惜,他們未能擴大優勢,反而被曼城搶回一分。這不是第一次了。在過去利物浦率先打破僵局的7輪英超中,有4場沒贏,3平1負。之前,利物浦曾刷出連續35場英超只要領先就贏的紀錄。
打到70多分鐘時,有一個場景很能總結紅藍雙方的現狀:德布勞內左路下底傳中,皮球的飛行軌跡不著四六,飛出底線。即使丁丁不是左撇子,以前可不這樣。這就是疲勞帶來的低靡。不僅是德布勞內少了火花,少了創造,曼城全隊都像是掛著二檔上高速的豪車——飛不起來。菲爾米諾在被換下之前,沒有一次射門打在門框之內,也沒有為隊友創造一次射門機會。這也不是第一次。射門不靠譜,玉面郎君已經有4場,造不出機會,已經有3場。利物浦名宿卡拉格賽前呼吁:克洛普應該讓巴西人首發。克洛普是這么做的,但菲爾米諾仍然沒有起色。
雙方都遇到同樣頭疼的難題:進球的人不少,幾大火力點也沒有停產(參見薩拉赫和熱蘇斯),但確保各自打法的核心人物,都陷入低潮。這不是“誰誰誰應該盡快提高”就能解決的。范戴克和法比尼奧缺陣,大大影響了利物浦既定的打法。
曾有球迷不屑原始陣型235在現代足球中還有一席之地。恰恰是曼城和利物浦——不僅在英超,而且在歐洲都是潮流的倡導者——運用這個陣型得心應手。范戴克和喬·戈麥斯(馬蒂普)既是防守的屏障,也是進攻的源頭。沒有范戴克在后場疏理和調整節奏和方向,利物浦的前場緊逼打了折扣。之前那種疾風暴雨式的狂攻,暫時束之高閣;代之以中場層層推進。原來保護后防的三名中場,由驅逐艦變成了駁船。這一下,利物浦中場缺乏創造力的問題暴露出來了。之前極少露面的沙奇里,逐漸活躍起來。菲爾米諾從后撤中鋒的角色,干脆成了中場之一。
曼城也經歷了同樣的困擾。很多行家將曼城衛冕失敗,歸咎于未能留住孔帕尼。孔帕尼之于曼城,便是范戴克之于利物浦。區別是,曼城的機會來自中場。以德布勞內為首的中場,是曼城傳控的基礎。他們要是萎靡不振,曼城的場面同樣沒有多少觀賞性。
這兩家狀態下滑,又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本季英超的混亂局面。萊斯特城本輪獲勝后,將至少保住榜首2周,熱刺和利物浦并列次席,南安普敦在上周五短暫攀上榜首。第7到第9的三家,分別是埃弗頓、水晶宮和狼隊,都拿了13分。還沒到賽季的1/3,已經沒有誰保持賽季不敗。
僅僅將曼城和利物浦的低靡視為疲勞的受害者,又怎么解釋萊斯特城和熱刺?他們打的是歐聯,賽程對他們豈不是更不友好?原因要再往前追溯,萊斯特城和熱刺的上賽季結束于7月,至9月賽季重開,期間有兩月休整。曼城、曼聯至少打到了歐戰的八強和四強,切爾西和阿森納多了一場足總杯決賽。阿森納和利物浦打了社區盾,兩隊的賽季也開始得比其它隊早。英超本季逆流回歸3替補制,客觀上加劇了所有人的體能負荷。維持3名替補,也許暫時讓維拉、水晶宮和埃弗頓嘗了甜頭,但維持不了多久。
歐戰各隊內戰外戰的明顯差異,也可視為強隊夾縫中找活路。先完成歐戰小組出線的任務,回頭再收復英超失地。季初有一波進球的狂潮,但在最近兩三輪,單場進球的數量已經回落至正常水平。無它,大家都把季初的興奮勁用得差不多了。本月的國際比賽周是今年的最后一檔,到了12月,英超的積分榜會更接近常態。亂,是好事,至少多給球迷一點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