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孔陽
在過去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面,東、西部前八名都能直接獲得進軍季后賽的資格。但在上個賽季,NBA方面做出了細微的改革,增設了季后賽附加賽。不論是球迷還是聯盟高層,都認為這一模式有保留下來的必要。因此在新賽季當中,東、西部常規賽戰績的前八名依舊無法直接鎖定季后賽參賽資格。
上個賽季之所以會出現賽制的改變,還是因為疫情停擺導致常規賽縮水。因此聯盟決定,如果第八名和第九名之間的勝場差小于4場,雙方則要進行附加賽。第八名贏一場便可晉級,第九名需要贏下全部兩場才能拿到季后賽門票。東部方面魔術領先奇才勝場大于四個,但西部開拓者與灰熊之間的差距非常小。因此,開拓者與灰熊便展開了季后賽附加賽的爭奪。最終,開拓者隊以126比122驚險過關淘汰了灰熊隊,搭上了季后賽末班車。
那場關鍵較量,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更多的競爭終究是一件好事。” 爵士主帥奎因·斯奈德說道,“你可以在大學的NCAA錦標賽中看到不同的元素,你可以在歐洲聯賽的季中冠軍杯中看到這一點。你可以給予更多的球隊一次投入更多精力的機會,這會為比賽帶來更多的趣味和關注。”
現如今新賽季即將開打,聯盟在安排賽制的時候希望延續“季后賽附加賽”這一概念,但不再是第八與第九名之間的角逐,而是改成第七、第八、第九、第十這四支球隊之間的較量。
具體的賽制如下,分區第七名將在主場迎戰分區第八名,獲勝的球隊最終鎖定季后賽七號種子。分區第九名則是在主場迎戰分區第十名,獲勝球隊可以獲得與第七、第八PK失利球隊交鋒的機會。緊接著,這兩支球隊將為了最后一個季后賽參賽資格而展開較量。與上個賽季一樣,常規賽戰績更好的球隊只需要贏下一場便可晉級季后賽,常規賽排在第九、第十的球隊則需要連贏兩場才能晉級。
其實早在幾年之前,CBA便就進行了這樣的改革。2017-18賽季,CBA季后賽參賽球隊擴充到了10支。7到10名的球隊展開對抗,決出最后兩個八強名額。但與NBA方案不同的是,CBA才是采取的是第七迎戰第十,第八迎戰第九這樣的方案,四支球隊采取三戰連勝的賽制,最終決出殺入前八名的球隊。
相比較而言,兩種方案各有千秋。不過在絕大多數NBA教練員看來,能夠做出一些改變固然就是好的。早在一年之前,NBA其實就公布了一些有關改革的方案,當時勇士隊主教練科爾在談到季后賽改革的實惠就說道: “我是棒球外卡驟死賽制的支持者,特別是在他們做出調整之后。我喜歡那種一場決定誰能晉級的形式,那肯定會更有趣。就像我說的,我對于所有改革方案都會持開放態度,我認為聯盟確實在思考和探索不同的形式,想辦法讓我們的賽季變得更有趣一點。”
當然,如今一切都還處在最初的設想階段,相關提案還需要討論、投票才能通過。但可以肯定的是,聯盟改革的決心非常強,未來常規賽可能還會有更多花樣,隨之而來的自然也就是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