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曼聯滑落的同時,皇薩尤仁又在干嘛?
拜仁收了羅本、諾伊爾、博阿滕、哈維·馬丁內斯和曼朱基奇;尤文簽了博努奇、博格巴、皮爾洛和比達爾;皇馬除了有C羅,還摘了卡卡、本澤馬、阿隆索、大眼、迪馬里亞、瓦拉內和莫德里奇;巴薩則以小法、桑切斯、馬斯切拉諾和阿爾瓦充實了一隊陣容。
上述諸將,不少人依然效力當年加盟的球隊。即使有的人后來被挖,或不得已走人,也為舊主換來非常可觀的收益。
當然,不是胡亂砸上一通就意味著有規劃,但砸和不砸,區別還是很大的。
砸錢,意味著目標球員頗有水準。砸中了,轉手能回籠一大筆資金,為下一把砸人,甚至開創一番事業打下基礎。
以利物浦為例,該隊擺脫昔日囊中羞澀的窘境,終于有錢去砸奪冠檔次的球員,得益于兩筆轉會。
蘇亞雷斯換來了菲爾米諾和南安普敦三杰;庫蒂尼奧更神,進價不到1400萬歐元,轉會巴薩留下1.45億歐元,克洛普連吃范戴克和阿利松,就靠這筆錢。
至于蘇亞雷斯能來,也多虧了托雷斯轉會切爾西。從貝尼特斯上任到羅杰斯下課,利物浦過著拆東墻補西墻的日子,但他們沒有因為手頭拮據就疏于引援。有的球員,真是咬牙買下的。
切爾西要是沒滿足阿扎爾的經紀人,也就免談后面的兩次英超和歐聯,蘭帕德眼下也就砸不出兩個多億。
旗手被搶,曼聯并不是唯一。
在C羅轉會皇馬的同年夏天,卡卡離開了米蘭。卡卡不僅是米蘭的戰術核心,更是米蘭球迷心目中的真神。
他前腳轉會,米蘭后腳走下坡路。隨后4年,米蘭雖然有伊布和羅比尼奧加盟,但都是過客,不足以彌補卡卡的損失,皮爾洛也在兩年后投奔死敵尤文。2013年,米蘭淪為超市,伊布、弟媳、沙拉維等人接踵跳船。
2011年后,米蘭再未奪得意甲,2013年后,米蘭再未進入前四。
同期,阿森納更慘。槍手被曼城挖了兩次,第一批是阿德巴約和科洛·圖雷;第二批是納斯里和克利希。曼城首奪英超,主力陣容充斥槍手舊將。
那一時期,“阿森納賣隊長”是長期有效的段子。幾乎一離開阿森納,球員立刻在新家迎來冠軍,甚至“躺冠”。
阿森納連年被對手挖墻腳,原因之一也是引援混亂,出手吝嗇,導致實力日益下降。又有另一個段子“最已陣”,嘲笑溫格引援缺乏眼光和魄力。
阿森納從2005年賣維埃拉開始,直到大眼在2013年加盟,期間9年毫無收獲。陣容越來越淡薄,奪冠越來越渺茫,以至于小法寧愿倒貼也要返回巴薩。
可一旦阿森納開始砸錢,立竿見影,馬上奪得2014年的足總杯。但由于砸錢過于頭重腳輕,阿森納也就只能在足總杯上有所作為,英超依然持續滑坡。不僅爭不過萊斯特城,溫格還把球隊帶進了歐聯。
弗格森退休后,曼聯引援隨即掉頭,一頭扎進了(胡)砸錢的模式。
從2013年至2018年,6個夏窗,曼聯投入近9億歐元,是之前4年的4.6倍。結果呢?曼聯只收獲三個杯子,在其中4個賽季出征歐冠,英超從未接近爭冠。
時至今日,曼聯的陣容依然處處短板,雖然陣中有不下5名中衛,但依然是引援的重災區,左閘亦然。博格巴、盧克·肖、林德勒夫和弗雷德從未打出身價,姆希塔良、施奈德林、桑切斯和孟菲斯等人,要么削價處理,要么貼錢送神,羅霍到現在也沒人要。
同樣是砸錢,曼聯為什么活得這么憋屈?
很多人怪三德子外行。為了奪冠速成,他一開始對范加爾言聽計從,即使拿不下理想的目標,也煞費苦心爭取第二或第三目標。就這樣,范加爾還不依不饒,一有機會就噴他。
換了穆里尼奧和索爾斯克亞,三德子又像單擺一樣,給錢完成初期任務后,以為大功告成停供,如果他撤換奧萊,難免再來一次相同的操作。
曼聯的轉會運作有如泡方便面,自己不上心,一味靠加調料(工資)提味。惡性循環,曼聯只能通過奇葩的待遇吸引新援,經紀人都知道曼聯是待宰羔羊,誰不盼著和曼聯做生意?個個傭金宰得狠,工資咬得深。打不出水平,球員也耗完合約再走。
一旦換帥,曼聯便重復辭舊迎新的運作。
今年夏窗沒有上鉤咬桑喬,至少說明三德子明白了一些道理,哪怕主教練欣賞桑喬,也不再滿足賣家的荒唐條件。
不過,在弗格森時代,曼聯同樣存在引援只應一時亟需的毛病,區別是當年奪冠是常態,人們選擇性忽視了曼聯陣容老化,買人并非系統工程。
如果媒體批評三德子給傭金過分慷慨,不妨回顧貝貝的例子。
此人連效力伯恩利的實力都沒有,卻因為弗格森和超級經紀人私交不錯,竟以900萬歐元成為曼聯一員。弗格森承認從未看過貝貝踢球,連視頻也沒有。為什么會給門德斯這么大的甜頭?理由可能是為了將來門德斯能介紹些好貨。門德斯為曼聯介紹了多少好貨?我們只知道他手下的迪馬里亞為了脫身,不惜與曼聯鬧翻。
拉伊奧拉拿博格巴轉會的傭金,買下了美國黑幫頭子卡彭的豪宅,門德斯從市值不過90萬歐元的貝貝身上回收900萬轉會費,傭金能少嗎?
既然對門德斯這么豪爽,為什么在談阿扎爾的轉會時,又變得那么摳門,導致比利時邊鋒轉投切爾西,成為藍軍之后兩奪英超的核心?
曼聯三冠后,吉格斯、基恩和埃爾文等人的接班人,就應該是隨后引援的重點。最終,只找到了埃弗拉一個。
因為基恩離隊,曼聯不得不改變之前10年的風格,從壓制對手變成穩守反擊。C羅本來是作為貝克漢姆的接班人加盟,結果三年也無法成才,改打前鋒后終于破繭。
較之利物浦有三次賣人再投資的玩法,曼聯錯過兩奪歐冠補強的絕佳時機,尤以C羅轉會后,未能換回皇馬的荷蘭幫最為可惜。
反觀切爾西,到點就猛砸一票,將陣容徹底翻新,賣人和青訓“出租車”項目也玩得頭頭是道;曼城引援不差錢,買人走高端路線,每個窗口擼上一批。
過去10年里,雙藍成績最為穩定,曼城三奪英超,從未無緣歐冠;切爾西只有兩次未能打進前四,只有一次未能躋身歐冠。
曼聯的引援,完全不值得吹噓,倒是應該檢討多年失誤。但愿今夏引援的拖拉,只是撥亂反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