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9月28日,2020中超聯賽第一階段比賽還剩下最后4場比賽就將全部結束。不過,爭冠組與保級組的席位已經全部敲定。最后四場比賽中,唯一的意義就是敲定第二階段首輪淘汰賽時的對陣形勢而已。不得不說,在今年的特殊時期,中超聯賽能夠順利完成第一階段比賽,是從中國足協到賽區組織者、到參賽各隊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盡管比賽本身出現一些爭議,但整體上并沒有出現任何紕漏,這也讓人對第二階段比賽能夠順利展開并完賽更有信心。
分組相對合理
今年的中超聯賽盡管在蛇形排列分組后,外界曾對此有異議。但是,經過第一階段角逐,可以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即假設第一階段兩個賽區的積分合并,積分表上排名前八名,就是由大連賽區和蘇州賽區兩個小組的前四名組成。
從這個角度來看,很難說蘇州賽區的八支球隊整體實力就弱于大連賽區的八支球隊,因為在中國足協公布了以蛇形排列的方式確定分組后,外界談論最多的就是“大連賽區明顯要強于蘇州賽區”。而且,不光是爭冠組的球隊,即便是降級組中,來自大連賽區的四支球隊所獲得的積分,也未能甩開蘇州賽區的四支球隊。
也正因為此,分組的結果其實相對公平,最終的比賽結果與積分也佐證了這一點。所以,在第二階段比賽戰罷后,如果最終產生了降級隊,降級隊恐怕也就不能以類似的理由來為自己“開脫”。更不能因為排名相對靠后的球隊因為未能與另一個賽區的球隊有過交鋒,就認定自己整體分組實力不均或不合理。
結果沒有意外
從整個賽事以及各隊的實力來看,兩個賽區的結果基本與賽前外界的分析與預測大致吻合。譬如,今年中超實力最強的隊伍依然還是廣州恒大和上海上港,這兩隊在第一階段比賽中分別拿到31分和32分,是16支中超球隊中獲得積分最高的兩隊,也是今年聯賽冠軍最大的奪冠熱門。除此之外,第三號奪冠熱門是北京國安。緊隨其后的,則是山東魯能和江蘇蘇寧。
當然,相比而言,國安隊的表現有些令外界失望,因為在第一階段比賽中,國安隊居然先后五次在領先情況下被對手追平甚至逆轉。因而,國安隊今年究竟能夠走多遠?這顯然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而大連賽區的魯能以及蘇寧先后取勝恒大,這在以往是很難想象的,恒大隊以往也曾有過輸球紀錄,但更多的時候是在對陣擺出“鐵桶陣”的弱隊交鋒時。某種程度上,恒大在“換血”后,整體實力以及控制力在進一步下滑。雖然今年報名名單上的95年齡段球員不少,但真正獲得機會出場并幫助恒大打天下的,依然還是老隊員,抑或是外援和歸化球員。
在8強隊伍中,意外的恐怕就是重慶力帆。賽季開始前,重慶隊曾被認為是降級熱門候選,但最終靠著最后一撥五連勝,提前一輪鎖定爭冠組席位。相比之下,卓爾隊未能保住小組前四名的席位,這多少與球隊內部出現問題有關。比較可惜的則是石家莊永昌隊,作為升班馬,這支“平民球隊”的身價甚至連恒大的1/10都不到,但至后期,暴露出來的問題也相當明顯,就是板凳深度不足。
外援還是主導
盡管聯賽重新開啟后的初期,不少本土球員比較不錯,加上政策影響,使得不少U23球員獲得了更多的出場機會。但是,隨著聯賽深入,外援占據主導便顯現無疑。最直接的佐證就是在射手榜上,前20名中就只有韋世豪和郜林兩名中國本土球員,其中韋世豪攻入6球,并列第10位;郜林則攻入5球,并列第15位。其他則清一色的是外籍球員!
重慶隊本賽季多少有些“黑馬”味道,完全得益于幾名外援隨著聯賽的深入逐漸恢復狀態。而永昌隊跌出前四,也是因為穆里奇與馬修斯兩名外援的受傷。
不止如此。或許是由于今年中超外援放寬的緣故,雖然在前兩輪比賽中,為公平競賽的考慮,實施“外援對等”規定,以確保晚歸隊的外援球隊有更多的機會。但統計數據顯示,在前13輪比賽中,外援出場時間累積為60509分鐘,較去年同期的54470分鐘有明顯增加。當然,外援的進球數也較去年同期有增加。
可以這么說,現階段,中超比拼的就是外援,哪一隊的外援組合更好、更強,取勝的機率也就更大。特別是對于那些實力相對較弱的隊伍來說,外援的作用更為明顯與直接。
當然,今年中超聯賽值得一說的還有不少,限于篇幅就不再展開。相信未來第二階段比賽中,各隊經過調整后,情況或許會比第一階段更好。而本身淘汰賽賽制,又將令比賽更刺激,也更有戲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