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有一陣子,曼聯球迷滿大街找樹。
眼瞅著切爾西三天一小宣,五天一大宣,阿森納、曼城和熱刺都時不時擼上幾個,曼聯球迷迎來的卻是隊長馬圭爾在希臘被拘;博格巴感染新冠;桑喬橫豎談不攏。能不急嗎?曼聯必須補強,這是共識。范德貝克的身價“不過”4000萬歐元(現在談轉會費,哪家不要付點內馬爾稅?),而且是在名宿范德薩通力協助下完成,讓人感覺曼聯“制服組”還是不給力。不過,范德貝克這筆買賣,倒是稍微給人不同的感覺——不算亂花錢。要贊。
曼聯可算是“洗刷”了多年“抬聯”的名聲,花錢大手大腳,實際效果卻不理想。范加爾的兩年,曼聯凈投入逾2億歐元,同期歐洲各大俱樂部,僅次于曼城;總投入卻是第一。“皇薩文”都在前五之外。收獲是什么?英超第4一次,外加足總杯。切爾西凈投入還盈余,卻有英超和聯賽杯;萊斯特城總投入連前30都沒有,卻撈了個英超,隨后靠賣人海撈了一票。熱刺總投入第17,凈投入賺了1200多萬,拿到的是英超第3。同期,巴薩有三冠,齊達內半道接盤為皇馬搶回歐冠一座,尤文圖斯和拜仁都是國內蟬聯。
穆里尼奧2個完整賽季,曼聯總投入接近4億,凈投入接近3億,換回聯賽杯和歐聯杯各一。切爾西以8000多萬的凈投入拿到了英超,曼城以兩項居歐洲之首的投入,換回英超和聯賽杯。皇薩文又是各種獎杯拿到手軟。也就是說,曼聯將近6億歐元投入,連英超爭冠的邊都挨不上,史上還沒有造價如此昂貴的杯賽陣容,且其中兩個賽季兩手空空。
這4年里,曼聯陣容頻頻除舊迎新,迪馬利亞和博格巴等人破紀錄加盟,卻未能起到預期作用。迪馬利亞還以罷賽方式,迫使曼聯削價讓他加盟巴黎圣日耳曼。巴伊、林德勒夫、孟菲斯、施魏因斯泰格和施奈德林等人,要么質次價高,要么又是削價處理止損。
抬聯的名聲倒是甩了,但貼上了更讓人笑話的標簽:冤大頭。維迪奇和埃夫拉這樣的神運作,已成遙遠記憶。甚至貝爾巴托夫這樣的買賣也做不成。桑喬的轉會進了死胡同,原因不外乎是多特蒙德看死曼聯非在這棵樹上吊死,抵死不降。而其它俱樂部一聽說曼聯有意,立馬坐地起價。本來無法出手的道格拉斯·科斯塔,尤文也喊起了5000萬起步。范德貝克以低于“曼聯起步價”的轉會費加盟,令球迷又驚又喜。趕早不如趕巧,范德貝克本來是皇馬預定的,結果疫情讓一攔,暫時不要了。曼聯趁虛而入,雖然談不上撿了便宜,但沒花冤枉錢,已是很大進步。
中場并非曼聯引援最緊迫的部門,邊鋒也不是。迫在眉睫的是左邊衛、中衛和中鋒。在一片多特不讓步的炒作中,傳來曼聯在另一條戰線打開局面的消息,很有當年維迪奇和埃夫拉的感覺。盡管開銷是兩位勛宿的五六倍,剔除內馬爾稅,也在3倍以上。此舉還有另一層意義:既然悄悄地進村帶走了范德貝克,曼聯為什么不會在桑喬的煙霧下,又悄悄地摸進了另一個村子,帶回亟需的中衛和中鋒?退一萬步,曼聯今夏的支出就這么多,也不是末日。切爾西猛砸一氣,是因為憋了兩個轉會窗。蘭帕德用前任的牌也拿到前四并打進足總杯決賽,阿布打開荷包買人,算是嘉獎,外人也就別跟著眼紅。花這么大一票銀子,壓力是成正比的。
索爾斯克亞執教,是曼聯轉投長線的標志。不能因為拿到了第三,就馬上忘了自己幾斤幾兩,把原來的目標提前。只要瓜迪奧拉和克洛普還在英超,未來兩年英超仍是這兩家的囊中之物。逐步調理元氣,培養陣容,是曼聯現階段的任務。我們已知奧萊的杯賽運氣一般般,此時猴急砸上一票,萬一還是功虧一簣,到時又該上教練的樹了。不花錢,比亂花錢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