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范德貝克來了,咋用?
能攻能守多面手
曼聯球迷最關心這個。曼聯中場不缺人,拋開傳聞即將離隊的林加德和安德烈亞斯·佩雷拉,仍然綽綽有余。首選是布魯諾·費爾南德斯、博格巴和馬蒂奇(433),副選還可弗雷德、麥克托米內和馬塔。這6個打亂每3人一組,可有20個組合,為什么還要往人多的部門添丁,給自己出一道總身價接近2.4億的7大中場排列組合題?此其一。
范德貝克和哪幾位搭檔?此其二。最后且是最重要的,他的加盟,會給曼聯的整體打法帶來什么影響?曼聯最缺的部門是后防,而后防各崗位中,又數左閘最為迫切。簽下范德貝克,也許并沒有中場優先的決策背景,更可能的是先解了最容易的題。
不過,范德貝克可能間接給出其它問題的答案。
首先,范德貝克的基本面。他是一位多面手,可以踢左右內鋒(10號和8號),還能踢防守中場(歐洲慣用6號,英倫習俗是4號)。范德貝克既能隱身鋒線身后,專職架炮扛槍;也能撤到本隊腹地,專司掃蕩保護。弗格森曾用卡里克這類“秀才”填基恩留下的坑,以至于徹底改變曼聯的傳統打法,人們也無需計較范德貝克后場協防時,肌肉不夠,殺氣不足。何況,時代變了。90年代盛行的黑又硬套餐,在當前足壇或多或少過時了。中場增加工兵,是一種示弱和以對方為主玩法。經過瓜迪奧拉的洗禮,足壇基本接受了傳控的大道方針。
既然普遍接受以技術補貼肌肉的理念,那么,在控制場面上,中場球員更多地以擠壓空間和破壞傳球線路,來阻止對手快反或滲透。范德貝克不是肌肉型打手,他在阿賈克斯的作用有很多棱面。在被腰斬的荷甲賽季中(只到25輪),他出場23次,進球8個助攻5次,不算突出,但能說明問題。說明什么?范德貝克并不是在進攻上獨沽一味,而是瞻前顧后,兩頭的禁區都有他。根據不同的陣型,無論是作為內鋒還是4231中兩個防守中場之一,又或者是433中的右路中場,范德貝克都踢過,沒有明顯短板,但也沒有格外出彩的角色。
他這個類型的球員,閱讀比賽和無球跑動的能力非常關鍵。回顧在賈府過去兩季的歐冠發揮,范德貝克的作用突出且穩定。阿賈克斯內戰外戰基本以自己為主,并不在面對皇馬或尤文圖斯這類強隊時采取守勢。這也許是索爾斯克亞相中他的原因之一。索要恢復90年代曼聯的風格和場面,主動出擊就是“國策”。B費加盟前,曼聯遇到弱隊阻擊,往往一籌莫展,傳遞斷纜時經常被快反導致丟球。能三殺切爾西和曼城,其實是穩守反擊的功勞。B費改變了很多,但依然不夠。博格巴能助拳一二,但他一直存在后場拖沓的毛病,且前途并不明朗。要保持主動進攻的能力,這步棋必須走。
翻版維納爾杜姆?
范德貝克的小伙伴會是誰?
B費必是其中之一。有這哥倆,如果還是433,且把博格巴放進去,未免太冒險。假設不變陣,剩下的人選馬蒂奇機會最大。這么安排會讓博格巴受冷落,萌發離隊的想法。姑勿論索是否口是心非,已決定放棄博格巴卻對外一再強調他的作用和價值,在需要穩定的背景下,曼聯不能從主力陣容中剔除博格巴。那就是錯誤的信號。即使范德貝克有不錯的防守能力,外界仍會質疑:曼聯這么激進,萬一開季遇挫咋辦?一個解決方案是變陣。回到442,改用菱形中場,將兩翼傳中交給兩名邊衛。或者改用343,仍然保持菱形中場,但盧克·肖和萬-比薩卡內收成為中衛。
另一個方案是輪換。遇到弱隊時,更可能的安排也許是范德貝克、B費和博格巴,而強強對話時,犧牲其中一人代之以馬蒂奇或弗雷德。如果是打三后衛卻依然讓肖和萬-比薩卡擔任翼衛,鋒線很可能裁人,三選二,靠狀態首發。這個套路有個潛在風險。拉什福德、馬夏爾和格林伍德的組合已經成熟,犧牲誰,都可能造成之前穆里尼奧時期的局面:拉什福德和馬夏爾一旦輪換,誰都不開心。現階段,影響鋒線效率的事情最做不得。
現實又很“骨感”。
索爾斯克亞上賽季尾聲堅持一套陣容,結果就是師老兵疲,拉什福德沒有狀態,青木也被對手擠出得分區域,效果遞減明顯。在無法確知是否還有新援報到前,曼聯在新賽季如果只有范德貝克,變陣和輪換是唯一可能滿足全隊需求的選擇。索不是一個保守派,更不是被動挨打型。上賽季尾聲的被動局面(對南安普敦、西漢姆和熱刺),要是不能給他提供足夠的證據,進行更深入的輪換和變陣,他也就不配在這個位置干下去。麥克托米奈擅長攔截,傳球和用球卻算不上一流;弗雷德貌似啥都會一點,但又啥也不精,這兩人失去主力位置,與其說是沒有輪換的后果,毋寧說是水平有短板。
別把范德貝克當成布斯克茨,也別當他是卡里克,倒是更像維納爾杜姆。前面談到他閱讀能力出色,這個閱讀能力就是洞察對手意圖,和預判隊友跑位的能力。陣型是死的,人是活的。奧萊會希望范德貝克能做到以下三點:為青木制造更多機會;分擔B費的調度負荷;別忘了給林德勒夫“擦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