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沈天浩發自米蘭
剛剛迎來意甲百場的恰爾漢奧盧,正在成為米蘭的主角。對陣強敵亞特蘭大,首回合0比5敗北的米蘭本場能夠全身而退, “恰氏弧線”當立首功。恰爾漢奧盧的賽季數據就此來到8球8助攻——一份絕對漂亮的成績單。這其中,有5粒進球和7個助攻,其實都是在6月22日復賽后的第一場聯賽至今,在一個月出頭的時間里打出來的。如果說土耳其人是意甲復賽后的最佳球員之一,應該沒有任何問題。7月份的意甲最佳球員獎杯,到時會頒發給米蘭10號嗎?
踢回10號位,恰神脫胎換骨
這其實只是恰爾漢奧盧在米蘭三個賽季里,射進的第三個直接任意球。但比起此前對陣佛羅倫薩和維羅納的兩個,攻破戈里尼球門的這粒進球,無疑難度更高、分量更重。皮球距離球門角度不算正,且距離足有30米,難度不小,但此前在勒沃庫森單賽季射進過9粒任意球的“恰球王”,選擇了唯一一條劃向死角的線路,戈里尼毫無辦法。
任意球并不是恰爾漢奧盧唯一的武器。本場比賽,他繼續展現著復賽至今不曾缺少過的全面性。土耳其人在下半場錯過了一次梅開二度、幫助球隊鎖定勝局的機會,一腳抽射沒怎么打上,隨后又被對手后衛吉姆西蒂封堵。上半場,米蘭10號更是和伊布打出一次配合,瑞典人妙傳(隨后被判越位),恰爾漢奧盧心領神會、長驅直入,隨后一腳勁射擊中橫梁。
這是一個“恰爾漢奧盧現象”。過去幾場比賽,土耳其人在對方門前幾乎怎么踢怎么有,腳風極順,在進攻跑位和傳球時機上,也與難堪大任的上半賽季有了天淵之別。復賽后米蘭不少球員表現令人眼前一亮,但恰爾漢奧盧應該是主力球員里,前后對比最大的一個,為什么會這樣?
皮奧利確定4231陣型,讓這位在德國曼海姆長大的球員回到他最喜歡的10號位,自然是主要原因之一。在舒服的位置上,他不需要再在433或4312的邊中場位置上打消耗戰,也不需要挪到左邊鋒位置上拼自己不擅長的速度。賽季初詹保羅的陣型里倒是有前腰配置,只是土耳其人從來沒有成為優先人選,還沒得到試用機會就等來了詹保羅的下課。
空場比賽,壓力變少了?
另外一個非技戰術因素,可能同樣對“恰爾漢奧盧現象”的形成有所助益——空場比賽。土耳其球員不善表達者居多,恰爾漢奧盧也并非天然討喜的類型。來到球隊的三個賽季里,恰爾漢奧盧趕上球隊戰績持續低迷,他本人也成為被南看臺球迷噓得最多的球員之一,承受的分貝聲可能僅次于蘇索和R.羅德里格斯。南看臺球迷們自認用心良苦的“鞭策”,開場前“報菜名”時的巨大噓聲,球員社媒底下“滾蛋”的海量評論,對于恰爾漢奧盧這樣性格內向的外國球員來說,作用究竟幾何?
空場比賽,為恰爾漢奧盧這樣的前半賽季失意者,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訓練賽式的氛圍。球員精神更集中,更能發揮出本來正常的技術水平。于是米蘭10號在復賽后的第一場聯賽,面對萊切的比賽里,就送出兩個助攻,為這段時期的狂飆開了個好頭。球員本人在鏡頭前,自然還是得說“想念球迷,空場比賽不比以往,但我們還得好好踢、讓球迷高興“這樣的片湯話,而內心作何感想,自然就是另一回事了。
另一個“恰爾漢奧盧現象”的受益者,是前鋒萊昂。本場比賽萊昂仍然是替補出場,卻幾乎打出了米蘭生涯至今最有銳氣的一刻鐘。葡萄牙人在比賽第60分鐘出場,米蘭隨后馬上打出幾分鐘的進攻狂潮,萊昂在其中貢獻最大。他的速度與沖擊力成為米蘭那幾分鐘的進攻引擎。在一次精彩至極的邊路突破之后,萊昂把球傳給薩勒馬克爾斯,可惜比利時人技術粗糙、把握機會能力欠佳;另一次反擊里,還是萊昂帶球突進,整支球隊跟著他跑,結果伊布部分干擾了葡萄牙人的處理球,隨后門柱又阻擋了博納文圖拉的勁射。像萊昂這樣求勝欲一般、精神屬性不算太高的球員,在五六萬人的圣西羅替補出場20分鐘,被要求改變比賽局面,這對于這位20歲出頭的小伙子來說,可能有點強人所難。
好在恰爾漢奧盧和萊昂把握住了聯賽間歇和空場比賽帶來的喘息之機,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體育部長斯帕達佛拉前日表示,下賽季意甲仍然計劃讓球迷入場觀看,但到時迎接他們兩人的至少不會是噓聲了。聲勢浩大的南看臺,屆時可能會變成激勵恰爾漢奧盧們表現的一個積極因素,而非心理障礙。只是我們不禁要問,被球迷意見、球場氣氛“嚇廢”的球員,在足球世界還有多少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