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科所已報
地壇館已報
黨辦三人已上報
法治科四人了
社體中心已報
青少年業余體校已報
運動學校除值班人員,全報
聽從組織召喚!
盡快歸隊,聽從組織安排!
一個字,干就完了
……
這是一張令人熱血沸騰、眼眶濕潤的截圖,來自東城區體育局88人的微信群。
耿學森同志大年初三晚上接到任務的一聲號令,使得擅長體育工作的同志們,擁有了戰士般的斗志和情懷:
若有戰,召必回。
召必回,戰必勝。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對不知道會持續多久的戰“疫”,接到任務的第一時間,馬上做出反應,成為黨員干部政治定力和綜合素質的重大考驗。
面對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東城區體育局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主動擔當,在黨組織的召喚下,在局領導的組織帶動下,化身為一名名堅強的戰士,一個個戰斗英雄,頑強“逆行”,在各自的陣地、崗位上執著堅守,呈現出一幅幅生動感人的工作畫面。
領導帶頭,快速響應
東城區體育局局長黨組書記耿學森局長曾經是名軍人。一身戎裝獻身國防,而今投身體育,便將體育人的精神融入進骨子里的滿腔激情,依然履行著報效國家的忠誠。
抓隊伍、帶班子,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整合人員力量,耿學森同志身先士卒,把體育局迅速團結在一起。他心中始終有一把尺子,就是用組織來凝聚,用制度來管理。
迎戰第一時間,他迅速帶領各部門及9個基層單位黨政一把手成立了疫情防控一級指揮領導小組,充分發揮“領頭雁”“火車頭”作用。很快,兩級指揮部成立了,三級防控保障工作落實了,14個社區臨時黨支部迅速組建到位了,《區體育局關于應對突發疫情防控工作管理暫行規定》等一系列工作方案制定下發了,一場看似來勢洶洶的疫情,在有規可循,有的放矢的應對面前,也變得不那么讓人心驚了。
組織建了,制度下發了,如何發揮黨員先進性,如何實現老、中、青的傳幫帶,如何發揮主動性,讓大家自覺去干?
面對這一個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在這特殊時期,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發揮了表率作用:
你會發現快退休的老同志依然忙碌在社區一線;
你會看到許多中年骨干頂著居高不下的血壓,依然無悔堅守;
你會看到剛結婚的90后住在宿舍、休息室,每天僅3-4個小時睡眠時間,依然在一線值守。
更有……一樁樁、一件件,一個人、一群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著。
肩上有責任、心中有義務, 作為一個優秀的指揮員,總指揮耿學森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來之能戰、戰無不勝,靠的是超前意識、果斷決策、科學防控。召開例會搜集深層次、預警性信息,做好分析研判,協調解決問題,形成應對措施, “讓問題不過夜”,耿學森提出的要求,時常提醒著大家:指揮部的決策,關系到防疫工作的成敗,爭分奪秒也要把問題盡早解決。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都說過,“心無百姓莫為官”。上任四年來,耿學森正是以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領導帶動了班子成員;以軍人的作風,感染團結了全體黨員干部,為東城區體育局在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做出快速反應,涌現出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榜樣人物打下堅實基礎。
黨員干部先行,關鍵時刻頂上
“黨員先上我先上”,先鋒模范和戰斗堡壘在東城區體育人值守的15個社區,2個集中觀察點,以及督導監測的99家體育運動項目經營單位都閃光。
寒冬臘月,心如火熱。一個個臨時成立的黨支部,每一位盡職盡責的支部書記。這是特殊的主題黨日,沒有豪言壯語,只有真抓實干。那一刻,凝聚了人心。那一幕,鼓舞了士氣。
“最高的標準、最嚴的要求”。每一位黨員干部的挺身而出,傳遞著共克時艱、同心抗疫的強大正能量。
下沉干部們在社區為群眾們提供真誠服務,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服務群眾,鏟冰除雪、走訪排查,掃碼測溫、耐心勸誡,構筑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獲得了社區群眾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集中觀察點的全體黨員干部們會同各兄弟單位的專業人員,聯合安保人員共同組建工作團隊,明確職責,有序配合。做好返京登記、接轉安排、站崗巡邏,消毒監測、預防用藥、配送餐食,清潔消毒、心理疏導、垃圾消毒處理等工作。用溫情凝聚團隊向心力,用體育人的熱情感染帶動每一位身處觀察點的人員。最終收獲了20批次,來自海外8個國家的近百位境外返京人員的認可和稱贊,實現全程無一例“不滿意”反饋。
全局261名黨員在參與完成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不忘黨員的愛心捐款捐物。在忙碌的工作之外,積極主動遞交特殊黨費,愛心捐款;同時,大家結合工作中發現的群眾需求,主動拿出家中自備的防護物品提供社區老人和困難群眾。這點滴愛心,匯聚一起,進一步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同時督促全局黨員干部勇擔當,善作為,不斷提振全局抗疫的“精氣神”。
戰“疫”當前,舍小家為大家
戰“疫”集結號吹響的時候,正值中國人舉家團聚的春節假期。為了讓更多的人享受安寧,東城體育人在接到局黨組通知,局領導號召的第一時間紛紛舍下小家。這一刻,他們心中更多想到的是戰“疫”當下的國家。
有的人,來不及照顧家中生病的老人,
有的人,放下需要陪伴的年幼兒女,
有的人,忍著嚴重的腰腿疾病,依然堅持數小時值守站崗,
有的人,血壓持續升高,靠藥物支撐著依然守在崗位上,
有的人……
戰“疫”的工作看似同質性強,但重點都在細節和每天未知的“小事”中,稍有不慎,會影響群眾情緒,會損害國際形象。每個體育人在戰“疫”的不同崗位上,把個人、家庭的問題先放下,用同樣的體育人的“精氣神”,詮釋著大“疫”面前為人民服務的“大局”意識。
體育局的兩辦和為戰“疫”而成立的兩組是指揮部的樞紐,他們繃緊一根弦,一刻不敢放松。
落實防控物資的購買和使用;
保障成員的協調與調動,安排后備力量;
負責相關文件要求、會議精神的上傳下達;
協調相關科室、合作單位建立聯系,進行系統排查,做到全覆蓋。
其他局機關各部門以及9個基層單位近300位同志們則在短短幾個月時間里,轉戰了多個戰場。
從大年初三陸續停止休假,做好本單位內部疫情防控工作;到隨著防控工作不斷升級,主力參與下沉社區的防控工作;再到,當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境外又迎來疫情的爆發情況下,參與到懷柔審計署集中觀察點的疫情防控工作;最后,當疫情防控等級逐步下調后,全面進入推動體育產業復工復產各項督導服務工作中。
每個戰場都有不同的重點,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難點。
東城體育人們秉持著:
一貫的組織紀律性,力求把每項防控規范落實好;
一貫的體育人激情,力求帶動每位服務對象的運動健康意識,把身體健康保障好。
明代名臣于謙,在他的詠物詩《詠煤炭》中寫到:“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抒發了作者為民效力的報復和情懷,而今東城區體育局的全體成員,用強大的組織力、動員力、執行力,阻擊無情的病魔,用信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用真心,切實服務著體育產業全面復工復查的保民生工作。
砥礪前行,不辱使命!